02.25 國培—2020江蘇省考面試熱點:小學生使用手機APP做作業引發爭議

【熱點背景】

鏈接一:期末考試臨近,一位一年級學生家長向記者反映,孩子每天要通過手機APP做作業,語文、數學加起來差不多要做一個小時。一個學期快上完了,孩子的視力已經受到影響,出現了嚴重眨眼的情況。記者就此調查了當地12所學校,其中7所學校未接觸或嘗試過手機APP做作業,另5所學校使用程度不一,大多是用來留英語和數學作業,並嚴格控制作業量。

鏈接二:湖南省人大代表聶金華在兩會上建議:小學階段應取消佈置網上作業。他在調研中發現,在湖南的多所小學,老師會要求每位家長下載教育APP,教師後端操作後,作業自動發送到學生端。學生在手機上完成作業任務後提交,系統會自行批改、進行評價並反饋教師。軟件還配套有通知、家校互動等功能。“這一舉措看起來讓小學生接觸新鮮事物,減輕教師負擔,但實際上問題很多。”

【熱點題目】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小學生使用手機APP完成作業成為普遍的情況。針對讓小學生使用APP做作業這一現象,有網友認為這是“互聯網+教育”下的大勢所趨。也有網友認為,這種行為弊大於利。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1.亮明自身觀點。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學校利用APP等新技術、新形式輔助教學,是一種積極的嘗試。但是不能過於依賴,要把握適度原則。

2.分析觀點一。

手機APP利用形象有趣的畫面,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培養小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手機APP能通過影像、聲音以及對答案的及時評價等多種方式,幫助孩子查漏補缺,更好地完成作業;減輕了老師批改作業的工作量,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備課、班級日常管理中。

3.分析觀點二。

小學生自制力不高,過度依賴手機APP,容易使他們沉溺其中;在手機上做作業,容易影響孩子的視力健康;學生日常習慣了在手機上做作業,但在考試的過程中需要手寫完成,這也不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手機智能化批改作業的方法也削弱了師生之間的密切關係;除此之外,對一些條件不好的家庭來說,智能手機並不是生活必需品,專門為了學生完成作業購置手機,也是一筆開銷,這也容易導致教育的不公平。

4.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1)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科課程特色等,將手機APP與紙質作業相結合,針對性地佈置不同類型的作業。

(2)家長擔負起監督的職責,幫助孩子合理規劃使用手機完成作業的時間,保護視力。

(3)學校做好把關,嚴格審查作業APP的內容及鏈接、應用功能等,上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

(4)教育部門嚴格監管,打擊違規佈置作業、非法作業APP進校園等行為,規範教學活動。

國培—2020江蘇省考面試熱點:小學生使用手機APP做作業引發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