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家長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做題習慣?讓孩子學習不吃力?

很多學生在高年級之後,會出現成績差的現象,其實這就是做題慢,馬虎,遇到問題本能的退縮的原因

總之言之,是“做題習慣不好”,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做題習慣呢?下面總結幾點說明下。

1、獨立完成作業

孩子作業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估算下孩子的作業時間,然後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等孩子做完作業後,再檢查孩子的作業。

我看很多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孩子在哪做作業,家長就跟到哪?指點這個,指點那個的。一旦發現作業有問題,字寫錯,字寫的醜,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批評,責怪孩子。我家一年級上學期的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擔心他不寫,擔心他寫的慢,其實就是“不放心”。

我發現孩子在您的指責下,並不沒有改善,事後仔細分析了下,孩子在這樣的緊張,焦慮的環境下,思維是不轉的,他聽不進去,當然也不會改過來,屢次屢犯,那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沒有了。除了孩子在託管班的時間,只要在家寫作業,我都是讓他獨立一個人在房間寫作業,寫完作業後再叫我。即不依賴,也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

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對的,不要指出具體是什麼錯誤,可以圈出來,讓孩子自己再思考下。如果孩子找出來了,就及時鼓勵。

家長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做題習慣?讓孩子學習不吃力?

2、做題要專注

在孩子做題時,不要打擾孩子,有些家長自己在吃東西,又看到孩子在做作業,挺辛苦的,又把吃的端到孩子書桌面前,讓孩子吃,這其實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孩子原來的注意力被你破壞了,等吃完後,又很難集中起來,專注力不好的孩子,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音干擾。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做題拖拉,家長有必要的時候,可以與孩子溝通下:“是不是遇到什麼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媽媽幫忙?”,這樣的好處是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學習上來了。當孩子告訴你,沒有難題時,就跟孩子說:“我就相信你會做的,等完成後,叫媽媽哦。”這樣孩子就會盡快完成作業的。

家長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做題習慣?讓孩子學習不吃力?

3、如何輔導孩子做難題?

假性不會做的題目,大多數孩子共同存在的問題是缺乏耐心讀題,只看了一遍,就感覺不會做,就說不會這道題。我家兒子也有這個典型的問題。遇到這種問題,家長最好不要直接告訴他題目的答案,而是讓他把題目讀三篇,讀完後再看是否會做?當孩子做出來後也記得要及時的鼓勵孩子。這種方法會使孩子感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獲得自信。

確實會遇到他不會的題目,家長朋友不要直接給孩子列出解答方法,要一步步的去引導孩子的思路,這樣才是最有效的幫助孩子打開思路的方法。孩子會了後,你可以再出幾個類似的題型,讓孩子解題,孩子如果會做了,那說明他真的懂了。如果不會,說明還是不懂的。

家長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做題習慣?讓孩子學習不吃力?

我是頭條號:家有小學娃,育兒,教育經驗分享,歡迎點贊,評論,關注,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