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什麼我讀完《三體》,覺得沒一點意思,別人看過後評價卻那麼高?

宋育平倉央嘉措


我看過《三體》說實話看完後,心中有一點悲痛與傷感,同大腦中的思維就像炸開一樣,感覺自己對於生活和宇宙瞭解的很渺小。

《三體》的科幻性很真實

《三體》是一部科幻小說,但是這部科幻小說與我們經常看到的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不同,《三體》中的一個科幻很真實,有科技的創新,而在科技這個方面同時也深刻反應人類社會的進步,文明之間的競爭,宇宙飛船和外星文明,並不是那種一開始直接就戰爭,而是一場預謀。

一般科幻電影劇情一般就是面對外星人入侵,然後一起抵抗最終勝利,或者與其他外星文明抵抗邪惡外星文明的故事,又或者是人類文明內部的一些科技戰爭,但是這種科幻帶來的更多的是心裡上或者視覺上的快感,《三體》這部科幻帶來的是精神上的衝擊,讓人反思。

《三體》科幻外衣下的社會狀態

《三體》中有兩句宇宙文明標語:

1、生存是文明第一需要。

2、文明的不斷增長和擴展,宇宙中物質重量是保持不變的。

這兩句宇宙社會學的定律如果放到現實社會會發現之間相互吻合的一面很真實,人都是要生活的,當然不僅僅是人,包括動物植物也是一樣,所以這些生物想要長久發展第一點就是生存,說通俗一點就是要把命先保住。

而第二點則是考慮到能量的守恆和變化定律,這個有些類似工業革命,西方文明爆發式的發展。當然這個規律放在外星文明角度去看也是一樣。

文中三體文明的入侵最大的原因就是生存,在文明和科技這個方面三體文明早就甩開人類文明好幾個世紀,三體文明在最後懼怕的來源便是但是一點:

技術爆炸。

所以在讀《三體》這部小說時可以不僅僅是從科幻角度去看,這部小說有愛情,有情親,有競爭,有謀略等等。同時仔細體會也會發現其中有關人性的一方面考慮。

《三體》獲得雨果獎也是有一定道理,小說的評價也不應該只從一方面去看待,用小說中一句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話來說。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