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農家小院,如何改造成雨水花園?

粉妝樓1997


雨水花園是利用自然形成或人工控掘的種有灌木,花草,樹木等植物的淺凹綠地,被用於彙集並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種生態可持續的雨洪控制與雨水利用設施。

想做好雨水花園,首先要利用地勢做好整體規劃,為了實現在減少灌溉的情況下維持院內綠化,整個小院的地勢,要營造引水而下,便於接收利用場地內的徑流雨水,以及建築屋頂排水的地勢,實現自動灌溉,且不會有洪澇的目標。

植物,是花園的主角。雨水花園的植物一定要選擇既耐澇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因為雨水花園,顧名思義,與雨水息息相關,我們要做好旱季與澇季,植物本身抗性的選擇。一般我們優先選擇根系發達,生長迅速,莖葉肥大的植物。

除此外,我們要選擇淨化能力強的植物。植物對於雨水中汙染物質的降解和去除機制主要有兩個方面:1.通過根系將氧氣傳輸到基質中,在根系周圍形成有氧區和無氧區穿插存在的微處理單元。2.植物根系對汙染物質,特別是重金屬的攔截和吸附作用。

為了花園的美觀性,我們可以選擇互相搭配的植物,提高觀賞性。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也可以提高對水體的淨化能力。

最後,我們還可以保留農家小院的一些特質。開闢一角,種植瓜果蔬菜,既經濟環保,又保留了農家特色。

以上就是我對農家小院如何改造成為雨水花園的淺薄觀點,希望和更多花友及設計者一起探討。


花事正好


雨水花園是一種模仿自然界雨水彙集、滲透而建設的淺凸綠地。匯聚的雨水經淨化,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

一、植物選取

1.優選本地植物,適當配種外來物種。2.選用根系發達、莖葉繁茂、淨化能力強的植物。3.選用即可耐澇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4.選擇可相互搭配種植的植物,提高去汙性和觀賞性。5.多利用香花植物。

二、場地佈局

根據場地,合理設置出入口,硬質鋪裝換成可以進行滲、滯、蓄、淨、用、排的海綿溼地花園。具體設計還需依據實際,合理設計。






龍影隨行


這是我的弟弟一手一腳慢慢搞起來的農家小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606c00013b1637f9cd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