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農民日報:廣西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出村進城

眼下正值廣西沃柑上市季節。“2月12日至3月31日期間,對沃柑銷售量1000噸以上的經銷商每噸補貼20元,對電商按每單1元給予補貼,力度很大。”2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黃四妹告訴記者,實行相關補貼政策後,當地沃柑平均日出貨量從800噸-1000噸上升到2000噸左右,最高達4000多噸。“對外地客商實行實名報備、定點接待、全額住宿補貼等優惠政策,目前到武鳴採購沃柑的客商不斷增加,昨天超過200人入住定點酒店。”黃四妹說。

農民日報:廣西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出村進城

作為全國柑橘主產區之一,今年廣西柑橘產銷行情可謂一波三折。因春節比往年早,全區柑橘類水果節前走貨比例有所下降,春節期間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銷售一度出現困難。2月初廣西農業農村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全區砂糖橘、沃柑兩大水果存量與上年同期相比,銷售量佔比分別減少約15%和10%。

“組織人員進行存量調查、網絡對接,並下達相關通知措施,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組織銷售,現已取得明顯效果。”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月18日,全區砂糖橘已銷售70%左右,其中梧州、百色等地已銷90%以上。“由於春節期間霜凍天氣造成中北部產區部分未蓋膜柑橘受凍變質,使得北部晚熟期蓋膜果園銷售加快,預計到2月底3月初,北部產區正常商品果可以銷完,尾市價格還有一定上漲空間,但抬升幅度應該不大。”該負責人分析。

線上線下奇招頻出 共破柑橘“賣難”

2月13日晚,一條直播視頻讓桂林市民王先生感到吃驚:“興安砂糖橘銷售開播就被‘秒’,手真快,我守到屏幕前都沒搶到。”

據興安縣電商協會統計,當天直播開播3分鐘,6.5萬單砂糖橘被“秒完”,13.3萬單渠道單分銷爆倉,後追加的1.5萬單也被直接“秒掉”,每單為5斤-10斤不等,總銷量約100萬斤。

“疫情期間除了積極開展線上促銷外,我們還參與了支援武漢的戰‘疫’助農行動,每天將5萬斤砂糖橘、沃柑用直達汽車運至武漢。”該縣電商協會會長孫珩介紹,目前協會已簽訂直供阿里的合同,下一步將向建立水果雲倉的目標努力,形成一個推動農戶擴大種植面積,促進當地農業發展、果農增收的良性循環。

農民日報:廣西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出村進城

無獨有偶。桂林市永福縣與京東商城合作開展砂糖橘推介,並邀請多個“網紅”團隊進行網絡直播。同時,組織1000餘名銷售中介、果商和貨車司機參與採購和運輸,砂糖橘日銷售量達8000多噸。截至2月16日,全縣已銷售砂糖橘35萬噸,佔總產量的50%。“縣領導、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相繼出鏡,在京東商城3000家商鋪開展永福砂糖橘推介直播,當日關注粉絲達26.7萬,在京東官網連續多日直播,每日瀏覽量均過百萬人次。”永福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陶紅打趣道。

“推動柑橘主產區採取村自為戰策略,通過檢疫隔離等措施確定採收包裝和運輸人員,全程防護作業,減少人員直接接觸。”近日,到武鳴收購沃柑的客商張新田給當地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沃柑流通服務微信群頻頻點贊:“信息提供到位,在群裡我們就能及時瞭解哪裡的果好,哪裡的果便宜,產銷對接高效方便;同時,區裡印發通知要求各鎮村嚴禁違規設卡攔截農產品運輸車輛和人員,能確保收購水果順暢流通到各地。”

政策疊加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出得了村、入得了城

“獎補真像一場及時雨,解決了資金回籠不及時等問題。”面對記者,貴港市平南縣大青棗種植戶戴升權感嘆。讓果農稱道的是該縣實施多重疊加獎勵政策:對銷售大青棗、柑橘的經紀人,在2月15日-29日期間銷售500噸以上的,根據銷售總量按20元/噸進行獎勵;落實50萬元對參與銷售柑橘、大青棗的物流企業予以獎補;落實100萬元對累計銷售達10萬斤以上的電商平臺,按0.2元/斤予以獎勵,10萬斤以下按每單0.1元獎勵,有力促進了當地農產品銷售。

農民日報:廣西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出村進城

在百色市西林縣,記者瞭解到,每天都有客商來收購當地砂糖橘,每天200萬斤銷往雲南貴州等地,預計3天到4天后銷售完畢。全市為運輸農產品車輛發放特別通行證,並倡議愛心消費活動。截至目前,已認購砂糖橘200多萬噸,與廣州、深圳等地簽訂結對幫扶訂單;同時,鼓勵採購商進駐百色,對到當地參與促銷的企業和人員給予生活補貼,銷量前十名的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

“統籌做好水果採收及上市銷售,在確保嚴防疫病擴散情況下,保障農產品流通渠道的暢通,讓水果出得了村、入得了城。”自治區黨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廳長劉俊向記者介紹,全區將前期各地有效做法進行總結提煉,出臺了加快推進“菜籃子”產品生產和銷售工作的十條措施,涵蓋建立產銷矛盾分級調處機制、定期調度生產銷售情況、發放防疫保供產品生產企業證明和保供產品銷售證明、加快復工推進養殖業穩定生產、開展生鮮農產品收儲冷藏錯峰銷售、做好吸引全國客商來桂採購商的服務工作、抓好農產品“點對點”產銷對接、幫助保供企業融資問題等各個方面。

“要求各市、縣充分依靠好防疫指揮部的領導機制,快速解決當前農產品生產銷售流通出現的矛盾難題;各市、縣每週應至少開展一次農產品產銷情況分析調度,繼續執行好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通行證制度;配合完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協助做好運輸企業運費、租金、保供儲備、冷鏈、防疫等費用測算和補貼,幫助解決貸款、稅收等問題;通過大平臺引流,形成一批全國農產品銷售新‘爆款’。”劉俊說。

暢通外銷渠道還需進一步排憂解難

2月7日,玉林新希望飼料公司一條呼救信息引起該市農業農村部門高度重視。“他們原計劃從茂名調運1000噸飼料原料回來,但當地卡車司機擔心出省返回要隔離14天而不願發車,後經我們與市交通運輸部門協調,決定改從梧州基地調運250噸成品、600噸原料回玉林,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玉林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運橋介紹,對農業企業困境的快速反應得益於全市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的建立,“安排一名處級幹部聯繫兩家企業,每家企業安排一名科級幹部作為聯絡員,保障農業全產業鏈正常運行。”

據統計,玉林市農業農村局聯絡員制度建立以來,近半個月共幫助企業銷售雞苗1000萬羽、家禽600萬羽、生豬13萬頭、蔬菜水果200餘噸。同時,通過給企業出具“點對點”運輸證明的做法,累計為100多家企業解決了畜禽產品、種畜禽等運輸受阻問題。目前玉林市飼料生產企業復工率達100%,飼料供應漸趨穩定,全市146萬存欄生豬、1.14億羽家禽的口糧問題基本解決。

農民日報:廣西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出村進城

“通過企業官網、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朋友圈開展宣傳,組織消費者拼團採購,以接近成本價30元/只的優惠價配送給各地消費者。”廣西春茂集團負責人說,現在“點對點”調運正常發貨,公司肉雞銷售價從最低谷時每公斤4-6元回升到10-12元,“雖然還沒達到成本價,但已看到了希望。”

在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畜牧處調研員羅軍看來,進一步暢通畜禽產品外銷渠道還面臨一些具體問題,“比如活禽、禽苗跨省運輸交易,仍存在受阻現象。”羅軍認為,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國多地都不同程度地限制活禽交易的情況,“建議分類有序地回到對活禽經營市場採取‘一日一清洗、一週一大掃除、一月一休市、活禽零存欄’的制度上來,不搞‘一刀切’。”

“雖然70%以上達標的選果廠已復工,但柑果營銷體系還有待完善。”自治區水果生產技術指導總站有關負責人指出,2019年廣西柑橘產量超過1000萬噸,其中砂糖橘產量佔一半,且熟期較集中,品種、銷售方式相對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必須正視砂糖橘過量的現實,利用廣西多樣的氣候特點調優結構,熟期實現均衡上市,提升品質和營銷能力,增加高檔市場銷售比例,從根本上解決外銷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