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當前疫情嚴重,閉關當中你對生命和生活又有了怎樣的思考?

鄭州小胡


在這段“閉門思過”的日子裡,讓我自己有了一些覺察和感悟。

首先是內省,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覺察自己的內在,去反思過往,我看到了以前未曾覺察到的自己的傲慢心、評判心和分別心......

二是健康。我以前對鍛鍊身體、養身基本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那麼這一場災難的到來,使我深刻的領悟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沒有健康,一切都免談。現在全社會最關注的是什麼,那就是能否健健康康的生活著。哪怕是柴米油鹽,哪怕是平平淡淡,健康才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三是誠信。疫情期間,也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社會誠信缺失的可怕!看到了一些隱瞞的事情,我也曾義憤填膺過。但同時我也在想,如果是我在那個位置上,我能否做出正確的選擇?我能不能做到真實的去面對情況?我對此還是有點懷疑。我們要學會經常去反思,去覺知什麼讓我們不能去面對,我們怎樣成為一個有誠信有擔當的人,我們怎樣在全世界樹立起中國人誠信的品質?其實這也是一種文化的走向,而這種文化的走向也許需要我們每一位中國人,每一位朋友都從自身做起,從娃娃抓起。


螢火蟲的天空


冠狀病毒肺炎來襲像是給我們按下了暫停健。一時間所有國人居家隔離,阻斷傳染源。

突然的急剎車真是一下子不太適應。不過這個不是閉關的閉關帶給了我們許多思考。

第一、疫情爆發提示我們要改變以往不良的生活狀態和習慣。

1、保護環境愛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共處。

2、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人類的發展中從來都與災難共生共存。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扛起了危難。那些心懷大愛而不懼艱險的逆行者,他們才是國家的脊樑。

1、引導青少年崇尚英雄,培養有擔當有情懷有專長的下一代。

2、弘揚社會正能量意義深遠。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不是掛在牆上的的標語,它們應該裝進在每一個公民的內心,化為行為指南。

災難造成危機,但也警醒我們對將來的思考。危機就是危險和機遇共生體,只要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必定能將危機轉化為機遇,更輝煌的明天一定屬於中國!


心理學工作者張淑娟


人們只有在危機中會去思考,就像古語云“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並不是說大家都後知後覺,希望平心靜氣,在家也要充滿對生活的熱情,就像我為什麼喜歡徒步,因為獨自走在戈壁灘上,腦海中往往忘卻了周邊的一望無際,從而能想明白很多問題,讓自己能輕裝上陣,所以疫情在家的日子,也請你能思考一下人生,給自己減減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