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研報|光伏發電:技術迭代加快 海外光伏市場繁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研报|光伏发电:技术迭代加快 海外光伏市场繁荣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平價壓力下,光伏發電行業何去何從?

1 新能源發電補貼退坡,產業界積極應對

近年來,我國出臺多項政策支持新能源發電產業的發展,取得較好收效。據國家能源局2020年1月20日於其官網發佈的2019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底,中國大陸太陽能發電(主要為光伏發電)累計併網裝機容量達到204.68GW。然而,為了引導產業長期健康發展,官方亦明確對新能源產業的相關補貼將逐步退坡,近年來電價調整如表3所示。

2019年4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9〕761號),將集中式光伏電站標杆上網電價改為指導價,且2019年指導價較此前標杆價有所下調,並適當降低新增分佈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

根據國家能源局官網2019年7月11日刊載的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工作總體情況》一文,I、II、III類資源區的普通光伏電站和全額上網分佈式(非戶用)項目的平均補貼強度在0.0381~0.0846元/kWh之間,這三類資源區對應的算術平均補貼強度分別為0.06435元/kWh、0.04695元/kWh、0.07975元/kWh;自發自用、餘電上網分佈式項目平均補貼強度為0.0404元/kWh。我們根據該文相關信息,對各類資源區裝機比例取值如下,普通電站:全額上網分佈式:餘電上網分佈式=79.5%:2.5%:18.0%,計算資源區加權平均補貼強度,分別為0.06154元/kWh、0.03896元/kWh、0.06893元/kWh。相關數據提取與測算如表4所示。該文還提及,在22.79GW的競價補貼統計樣本中,I、II、III類資源區的項目裝機比例分別為8.9%、12.2%、78.9%,我們據此測算,2019年非戶用光伏競價項目的平均補貼強度為0.0646元/kWh。

研报|光伏发电:技术迭代加快 海外光伏市场繁荣

2020年1月23日,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支持推進平價項目建設,強調電網關口作用,倡導理性投資,確定2020年度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15億元(其中戶用項目5億元)。2020年1月22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官網發佈了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解讀,明確新能源發電補貼採用“以收定支”的原則,確保2020年新增項目補貼額度控制在50億元以內。

我們預計2020年中國大陸光伏市場將迎來複蘇,新增併網30GW,較中電聯版2019年統計數據(26.81GW)增長11.9%。

總體來說,我國光伏行業仍將向“去補貼”的方向發展。2019年5月20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通過“發改辦新能[2019]594號”文件公佈了2019年第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由16個省區(含直轄市)能源主管部門報送,共計20.76GW。

在實際項目建設中,三峽新能源格爾木領跑者500MW光伏發電項目和中核匯能甘肅玉門黒崖子50MW 平價風電示範項目分別在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和風電領域成為首個實現“平價”上網的併網項目。

三峽新能源格爾木領跑者500MW光伏發電項目

據《中國能源報》(2019年11月4日第9版)報道,總投資約21億元的三峽新能源格爾木領跑者500MW項目上網電價為0.316元/kWh,略低於當地煤電標杆電價(0.3247元/kWh),首次實現光伏電價低於當地燃煤發電標杆電價,於2018年12月29日併網發電,至報道日運行良好,已超額完成年度發電量任務。我們認為,發揮項目“規模效應”、應用先進技術、獲得免費用地,是該項目合理控制成本、實現“平價”上網的主要因素。

據前述報道,項目應用了彼時領先技術,如:全部採用310Wp以上PERC單晶組件,轉換效率可達18.9%,在條件適宜地塊還採用了雙面發電組件,較傳統方案提升單位容量發電量;逆變器採用1500V逆變系統,與傳統1000V系統相比,將光伏組件串聯能力提升約1.5倍,節約初始投資0.05-0.1元/Wp;部分採用固定可調支架和平單軸跟蹤支架,與固定支架相比,可將日均發電量提高11.4%。

另據微信公眾號“能源雜誌”2019年11月15日文章報道,格爾木500MW項目所在區域,都是政府無償劃撥的國家未利用荒地。而據《中國能源報》(2018年10月8日第10版)報道提及的案例,某光伏電站項目土地複合成本達到20元/平方米,可折算成0.5元/W。由此可見,用地免費也是格爾木500MW光伏項目實現“平價”上網的重要因素。

考慮大多數光伏項目的具體情況,“平價上網”短期內在全國大面積普及仍有一定難度。但是,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在補貼退坡預期的引導下,產業界優質企業將持續以“降本增效”為核心目標,發展新技術,優化資源配置,並積極開拓新市場,最終促進光伏產業進步。

2 光伏資產交易活躍,國有資本藉機佈局

回顧2019年,光伏市場出現的重要變化有:國企借收購加快光伏運營資產佈局;製造環節出口比例擴大。展望2020年及未來數年,我們預計,一方面,海外市場仍將成為光伏製造業的重要目標市場;另一方面,技術迭代將加快,促進光伏發電降本增效,推動平價上網儘快普及。

2018年5.31新政實施以來,光伏行業競爭與市場洗牌加劇,光伏發電資產交易市場變得活躍。我們預計,2020年該市場將持續活躍,且國有資本將藉機擴大在光伏發電領域的佈局。

據普華永道中國及德國萊茵TüV集團2019年3月21日聯合發佈的《2019中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白皮書》,2018年5.31新政後不到半年時間內,我國光伏電站市場基於存量的收併購交易的數量、金額和容量超過了前三年的綜合,該文統計共完成11起交易,交易容量1.295GW,交易金額接近90億元,如圖17所示。

研报|光伏发电:技术迭代加快 海外光伏市场繁荣

進入2019年以來,中國市場存量光伏發電資產交易持續活躍。同時,多家國企加速進場,與民企優勢互補促進產業發展。一些存量項目存在補貼拖欠經年的現象,導致相關業主資金鍊緊張,從而出現一些業主尤其融資成本較高的民營企業轉讓光伏發電資產的需求。與此同時,而一些資金充裕、融資能力較強的央企或地方民營企業,出於國有資產增值保值等考慮,藉機以合適價格購入光伏發電資產。

據國際太陽能光伏網(sloar.in-en.com)2019年12月4日發佈的來源於“光伏頭條”的文章(作者:郝睿飛),2019年1-11月中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規模為3.35GW,較其統計的2018全年交易規模1.39GW增加1.41倍。從當期交易統計來看,出售方多為民營背景企業,如協鑫新能源、江山控股、順豐清潔能源等,而收購方則以國有控股企業居多,如中廣核太陽能、國投電力等。

2020年伊始,此類交易持續進行。據H股上市公司保利協鑫、協鑫新能源2020年1月21日聯合公告,兩家上市公司的間接附屬公司將向華能一號基金及華能二號基金出售目標公司全部股權,該等目標公司擁有7座已營運的光伏電站,總裝機約294MW,首批該等股權協議涉及6家目標公司,交易價格為8.505億元。公告提到,協鑫新能源與中國華能集團正積極推進其他批次之出售事項。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