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拋卻浮華,去偽存真,教育需要靜下心的思考與心靈的返璞歸真

這段時間,與有些家長聊天,,家長的一些話讓我對當前的教育有了一些思考。

我:孩子放假在家都幹些什麼呢?

家長1:我家孩子在傢什麼都不幹,天天抱著一本畫冊,畫呀畫呀畫。叫他別做這些無用的,他偏不聽,甚至還不理我……

家長2:我家孩子在家還是不錯的,每天都能做很多練習,從不出去,做的也挺多,我還比較滿意,就是不知道能考取好大學不?

家長3:我家孩子啊,沒什麼講的,一點都不聽話,什麼都不做,看樣子是個放牛的命。

在面對孩子時,我們對他們的最大的希望是好好讀書,將來能成就一番事業。於是,唯讀書有用論成了絕大部分家長的教育標準論。

有人說過: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讀書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也許,這句話是讓所有人選擇讀書作為孩子出路的一種最大的理由吧。

拋卻浮華,去偽存真,教育需要靜下心的思考與心靈的返璞歸真

讀書是一個人最好的出路

讀書可以成就人的事業,也可美化人的靈魂。

有人說:讀書,讓我即使沒有富裕的生活,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強大至今,甚至日後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嫁妝,我未入過繁華之境,未聽過喧囂聲音,未見過太多生靈,未有過滾燙心情,但書本給了我所有智慧和感情。

這讓我看到了讀書對於一個人的最真實的作用。所以,讀書一定是一個人成就自己的最好的方式。

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家庭,任何一個國家無不對教育高度重視。也就有因可尋了。我們在得到良好的教育之後,可以讓自己活得學習帶來的知識,可以獲得學習帶來的各種能力,可以獲得由學習帶來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獲得由學習帶來的人際交往和平臺。可以獲得由此帶來的家庭與未來……

就如前面家長話語中最樸實的理解:不讀書就是放牛的命。而勤奮的孩子帶給父母的卻是滿懷希望的欣慰。

拋卻浮華,去偽存真,教育需要靜下心的思考與心靈的返璞歸真

教育的意義狹隘化成為現代教育的缺失,浮躁成為其典型的特點

教育的意義是廣泛的。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曾說:“教育, 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是教育在靈魂上的感召作用,教育可以讓我們用精神的力量傳遞美德,傳遞能量,傳遞思想,傳遞意識……這是教育的最大的意義。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更多的意義被認為是膚淺的。

你為什麼要讀書?

我要好好讀書,將來能找一個好工作。

我要讀書,將來當一個科學家,當一位軍人……

我要讀書,將來能掙很多錢!

我要讀書,我要考一所好大學。

我要讀書,我要為父母爭光,讓父母不在操心。

……

讀書,在我們絕大部分人的心理成為了浮躁的動機,成為了人生的必要的工具。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因為,沒有這些,你讀書的直接的驅使在又在哪裡呢?況且,有了這點驅使總比沒有驅使要強多了。

即使在教育者的眼中,也呈現出過多的浮躁。

努力吧!不然考不取好大學。

努力吧!不然將來工作不好找,人生難有出息。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為成績而成績,為分數而拼搏,唯升學率加班加點,未取得成績,還採取各種手段。

考試前押題預測,考試後又牽強地去炫耀自己猜中了多少知識點,考試後再哀嘆他自己學生考的不好,或者炫耀自己學生考的好。

考試考的好,舉家歡慶!考試考的不好,舉家哀愁。

考得好,學校獎勵,考得不好,挨訓受罵。

……

功利的驅使讓教育變得浮躁不堪,以致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也因為浮躁的本質而變得屢改屢敗。

我曾想:如果失去這些功利,迴歸樸素自然,教育該走向何方?

拋卻浮華,去偽存真,教育需要靜下心的思考與心靈的返璞歸真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認知自己才應是最真的追求

西方先賢曾提出三大問題:我從哪來?我是誰?我要去哪?我非常欣賞這句話。

三個看似簡單又毫無關聯的問題,卻讓我看到了我們教育的巨大缺失與悲哀。同時更讓我們看到了教育最需要做的事。

你無法回答這些問題,真說明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如果人,最終不能瞭解自己。那麼,又如何知道自己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呢?

是啊,不瞭解自己怎麼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呢?如果個人都不知道想做什麼,國家與民族更不知道該做什麼。

就像一位中國人去日本訪問的時候,看到日本大學生在繁重的學業之後依然參與茶道培訓、藝術鑑賞等活動。不僅疑惑地問“這有啥用啊?”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們正是以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知道這正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修心,而這可以讓孩子更加了解自己。

自古強大的民族都是重視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國以及日本的教育是全世界學習的典範。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更是如此。

中國之所以被稱為文明古國,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歷萬種災厄而總能重生,因為我們重視教育,我們尊師重道。

然而,如今,我們更多地把才學、教育與財富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很多“讀書無用論”,是的社會變得異常的浮躁。然而,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什麼都可以浮躁,但是我們的教育不能浮躁。

因為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麼?通俗點說,教育是為了啥呢?

北宋教育學家張載就說讀過讀書的真正目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是啊,教育就是讓我們更清楚的認知自己,讓我們民族更清楚的認知自己,從而掌握個人的命運,創造國家和民族的美好未來。

拋卻浮華,去偽存真,教育需要靜下心的思考與心靈的返璞歸真

拋卻浮華,去偽存真,教育需要有返璞歸真的心態

教育不是快餐,而應是食之回味無窮的享受。教育不是狂飲止渴,而應是細細品味的茶趣。

而我們現在的習慣了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甚至把這種方式引申到教育,讓它在現實面前失去了應有的本色。

而當前的功利式教育讓孩子不是在教育的氛圍裡享受心靈的薰陶,而是在深情的期待中備受困擾。然而,當他們失去了對教育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時,也就必然讓教育成為一種負擔。

於是,在教育的重壓下,教育的功利與孩子的純真的嚮往形成了深刻的矛盾,也就衍生出了一個又一個教育的悲劇。

我們每當評價別人的悲劇時都是在指責孩子的無知與家長的無“法”,然而,卻不知這種無知與無“法”的背後正是對教育本質的真正無知。然而,我們在指責他們的同時,又是否能認識到這些呢?顯然,我們也只是茫然的同情與指責罷了。而要真正地去擺脫這種浮華後的浮躁,卻已不是一個人能做得到的。因為教育在各種層面上都以染上了現代的色彩。

所以,我們的時代需要給教育一點空間,讓它有一點返璞歸真的踹息的機會。

拋卻浮華,去偽存真,教育需要靜下心的思考與心靈的返璞歸真

我的寄語

作為一個行走在教育教學領域15年的我,也自然無法逃脫這個社會對教育的片面的認知。然而,每當看到或聽到人們口中的教育時,卻又不自覺地在內心升起一絲的嘆息。

我們是現代社會的寵兒,然而,寵兒卻終究難以走出“父母”的懷抱,他們總在別人的思想和寄託中掙扎,最終活出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

而這,正是我一直思索的。但我卻也難以衝破俗念,讓自己真正的卓立與這樣的環境之中,我只能用這樣的擔憂與文字來表達我內心的一點陋見,以示我對教育的一點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