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這場病毒的戰役中,最先熬不住的會是農民嗎?為什麼?

二寶故事




雲中雨滴57579595


題主你好,我不知道你的這個結論是從哪裡得來的,要麼你不是農民,要麼你是被磚家迷惑了。我也是農村的,下面以我家的情況來給你講講。

首先先說下"錢"。農民不怎麼會超前消費,很少有車貸、房貸,而且基本都有存款,不會因為一兩個月沒工作而沒錢花,或者因為還不上貸款而焦慮。就比如我家,我家沒買房子,全款買了輛破車,手裡沒幾個錢但是一兩個月還是能過去的。至於你們最為擔心的房貸、車貸也有些人也有,但是很少。不是說農民的消費觀念比較落後嗎,但是通過這次的事情,我覺得還是多存一些錢比較靠譜。

其次說下生活。題主說的這個問題無非就是說農民沒工作了掙不來錢了就生活困難,但是你別忘了農民有地,屯裡有糧心裡不慌。比如疫情這段時間,我家就沒怎麼出去,出去也就是買一些特別的蔬菜,比如土豆、芹菜等我們不種的,還有一些水果。而且這次疫情又處在春節期間,農村過年那肯定要備很多東西。我來說下我家春節的備貨:

糧食:麵粉、大米各80斤,饅頭有50個左右,玉米糝、小米各10斤,綠豆、黑豆、紅豆若干,另外還有8編織袋玉米、10編織袋花生,去年的小麥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我媽拿去賣了。其實我比較聽信老一輩人的忠告的,他們曾經說過,屋裡備的糧食最低要夠吃到來年收糧食。

蔬菜:大白菜、白蘿蔔、胡蘿蔔、芍菜各一編織袋,乾菜、粉條各10斤左右,辣椒、香菇、蒜薹、蘑菇、菠菜、蒜黃、蓮菜等若干,雞蛋4箱,另外還有一分地的菜地。

肉類:一個豬後臀尖,兩個羊頭,一個牛頭,牛肉、臘肉若干,大魚4條,雞7只,另外還有活的下蛋公雞4只備用。

調料類:食用油保守估計50斤左右,食鹽一箱子,至於醬油、味精、蠔油等那就可有可無了,另外零食還有若干。

我家的年貨到現在還沒有吃完,我家的情況就是農村的典型代表。手裡有糧、有存款,你覺得農民們會是最先扛不住的嗎?




虎稚稚


我是農民,住農村。我覺得最能熬的住的就是農民了。就我家來說吧,家裡土地裡有菜,蘿蔔白菜,蔥蒜芹菜樣樣有,雞鴨一起家裡養了二十多隻。而且每天還能有雞蛋和鴨蛋一起能有十幾個。糧倉裡還有幾千斤稻穀。從年三十到今天,雖然年前買的豬肉吃完了,村裡道路雖然封路,去不了集市。可我家門前就是稻田,我這幾天每天都能去抓魚,泥鰍和鯉魚一起,每次都能抓到十多斤魚。一家人根本就吃不完。就這樣葷菜有多了一樣口味。從年三十到現在,一個多月了,生活絲毫不用擔心。除了不能上班掙錢。什麼都沒多大影響。


守望物美的幸福


不會的,農村現在應該是比城市好多了,首先吃喝不用擔心,我爸在老家,啥也不缺,村裡統一訂購水果,麵粉,肉,油。菜農村不缺,我們那裡種大棚。反而是我們在城市那幾天差點沒得吃了[捂臉],現在很羨慕在農村的,弄的都想回農村了。


cece微笑


我也是農民十多年沒種地了,影響是有點,但我認為到目前為止問題還不很大,只不過往年我都是元宵節後就打工,今年還沒著落,很多人哇哇一片呢,我想問一下難道你平時是掙一元用一元沒有一點積存,如果是這樣你也是大失敗了


快樂12248


最熬不住的不是農民,因為據我斫知,農民家庭在一般情況下,庫存糧食都解決2一3年的生活不是問題,再者蔬菜自已種不去錢買,加之都簡吃少用,雖然如今日子過得很好,但從來都還是靠勤儉節約為準,農民種糧多半還要靠天,斫以存糧是防自然災害,其次農村在一般情況自然空氣好,戶與戶之間不是那麼密集,病疫慢延程度較低,相比城市要安全一點,雖然醫療條件不如城市,但當今農民防範意實還算不錯,我曾經也當過農民對農村農民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因為我這一身工、農、兵、學、商都體驗過,再者對於農民有錢又用,無錢少用或不用,至少生存還是無問題。因此病疫之後最熬不住的永遠不會是農民。


呂玉樹435


這個問題得分清楚才好回答,第一農村人在鄉下種有糧食,疫情再延長半年也可以應付,而且還能在村子周圍隨便活動;第二農村人在城裡首付供房的人,他們平時裡都是以打工為主,也就是農民工,因受疫情的影響不能外出務工,斷了經濟來源,對房貸對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並不像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可以按月領工資。所以沒有固定收入的農村人首付供房是最難熬。


第一位5


不會是農民,因為在農村有1千塊錢能花兩三個月,沒有那麼大的花銷,土豆,白菜,曬乾的豆角皮還有辣椒,野生的蘑菇,野生山菜,大米也是自己種的,在有兩個月就可以在家門口賺錢了,不用出遠門,每天都是150到200元的收入一天一開的沒有工廠累,早上6點到下午5點,你們看怎麼樣呀?大家看看農民能挺住嗎?[靈光一閃]


擁抱幸福的愛


【大別山鷹】評點:首先,我要解釋清楚的是我是一個半工半農的人,是一個鄉鎮企業倒閉後中年半截外出謀生的下崗工人,其實是一個地道的農民。

這次疫情前,本來從浙江台州回家想過一個親近自然和鄉情的快樂年,可誰知,回家沒有幾天,就趕上了疫情擴散漫延的關口,結果和大家一樣,人是回來了,可是由於疫情的肆虐,大家自回來後一直封閉在家,很少在外面走動,目的一個:再大的事,維護生命最重要。

疫情自發生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了,無論是都市人,還是農村人,大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所圍困,如果要說是都市人最先熬不住還是農村人熬不住,這個要看目前時局的發展後再作結論。如果說疫情持續下去很快就會消夫,具體時間來講一個月或兩個月,我想大家都會相安無事,如果是還要堅持兩個月以上,這無可質疑首先堅持不住的是都市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都市人的日常生活資源大部分生產自農村,如果疫情在短時間內不能得到控制,城市工廠不能開工,或不能完全開工;那麼正處於春耕季節的農村既受農業生產資料的約束,同時也不能放開手腳去搞春耕生產,這樣一來就勢必延誤農業生產,導致減少欠收,之後對城市供應的各類農副產品減少。試想一下,在這種農產品供應緊張的都市,其物價也會飛速上漲,都市人難道還能長時間熬得下去嗎?反過來,因為農村人是土生土長的人,只要沒有離開土地,即使暫時在生活物資缺乏的情況處境困難,但農村人還是在短時間內想盡辦法能度過難關,最少能解決吃飽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到田野裡四處走動,讓心情放鬆,這一切是都市人所不具備的。

本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他人意見。關注#今日頭條#,關注#頭條三農#,關注@大別山鷹,每天更新內容,讓你感受不一樣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