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助力精準抗疫,新一代數字技術展現治與效

助力精準抗疫,新一代數字技術展現治與效


新冠肺炎疫情為2020年的春運期間的中國大流動按下了“暫緩鍵”,對國民經濟和社會治理產生了重大影響。與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互聯網和數字技術成為這次抗擊疫情有力變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互聯網平臺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也成為科技戰“疫”不可或缺的力量。


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核心特徵, 就是利用算法和算力來發揮數據的價值。數據的流動,讓人們能夠超越空間和時間進行信息傳遞,實現“非接觸”協同。數字技術正是利用這種跨越時空限制的“非接觸”效應,在科技抗疫的過程中,能夠提升疫情防控的全流程、多角色和多場景的協同效率。數字技術在對抗疫情中的突出價值可以歸納為,信息傳遞高效化、防疫抗疫精準化、生活服務便捷化和公益物資協同化。


助力精準抗疫,新一代數字技術展現治與效

圖1:數字技術在對抗疫情中的突出價值


數字技術通過協同更多的社會力量,不僅能夠提升對抗疫情效率和效果,也將推動應急管理體系的數字化創新。在疫情防控方面,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和互聯網、實時數據深度融合,在疫情防控全流程發揮重要作用,包括醫療科研、疫情報送和發佈、精準防控、公益物資、社會治理和工作生活等方面。


在基因測序、檢測試劑和疫苗研發方面,醫療機構和企業積極採用數字化技術,加快研發速度,提升研發效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僅用時10天就破譯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為檢測試劑和疫苗的研發提供了寶貴時間。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自動化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利用達摩院的人工智能技術將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由數小時縮至半小時,大幅縮短確診時間,並能精準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


助力精準抗疫,新一代數字技術展現治與效

圖2:新型冠狀病毒結構


在疫情報送方面,互聯網APP減少基層的疫情報送工作量,降低時間消耗。杭州市的社工可以將把本社區當天最新的疫情防控直接發送到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釘釘群,每個社區每天疫情報送只需填寫一張表格,隨後這張表格將由街道同步發送給疫情防控指揮部和數字資源局。基層疫情報送“一表通”實現多表合一,避免重複上報,減少人工彙總消耗的時間,讓基層人員有更多精力投入一線防控。


在信息發佈方面,互聯網助力政府權威信息發佈的實時性和傳播範圍。人民網上線的“全國地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實時動態”平臺,實時更新全國疫情,並提供了提供了同乘查詢、在線醫生問診(人民好醫生)、科普闢謠、物資救助等多種服務。浙江省面向公眾的“新型肺炎防控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只用24小時就在支付寶和浙裡辦APP上線,公眾可以在平臺上查詢自己是否曾與新冠肺炎病患同行、在線問診一線醫生。互聯網頁成為民眾獲得防護知識和疫情案例的主要渠道,對遏制疫情蔓延的發揮了特定作用。


助力精準抗疫,新一代數字技術展現治與效

圖3:新聞聯播報道浙江省 “新型肺炎防控公共服務管理平臺“


在精準抗疫方面,大數據技術幫助有關部門加強疫情防控的反應速度,提升防控疫情擴散的預警能力;在線診斷能夠快速回應公眾問診需求,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節約醫療資源。杭州、鄭州、成都、廣州等地利用大數據輔助疑似患者的軌跡溯源和高危人員的提前預警,防控疫情擴散,從而幫助政府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和精準性。杭州市衛健委與公安系統通過城市大腦的平臺建立了衛健警務-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系統,自動篩查從武漢來杭人員,並與通信運營商合作對來杭人員發出短信提醒。各地方政府和眾多頭部互聯網APP紛紛上線互聯網醫生免費義診服務,全國醫生通過“在線義診”服務向包括湖北省在內的居民提供在線服務。以阿里健康“在線義診”為例,每小時平均近3000人發起在線諮詢。


在公益物資方面,全社會的網絡協同有助於提升防疫物資供需匹配效率。

在湖北等省市醫療物資告急的情況下,眾多企業和社會主體利於自身優勢,用實際行動自發為前線提供急需的醫療物資。從原材料、生產、採購、物流配送各個環節,數字技術大大提升了供應鏈的協同效率,支付寶上線防疫物資信息服務平臺,用區塊鏈實現全程可追溯。比亞迪、波司登等企業迅速調整產線開始醫療物資的生產,全社會產能和供給能力明顯提升,全社會多主體的自組織協同和數字化技術密不可分。


助力精準抗疫,新一代數字技術展現治與效

圖4:阿里巴巴14國直採醫療物資,馳援武漢


在社會生產方面,數字化“網格管理”在維護社會穩定運行上發揮作用。許多城市積極採取以社區防控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湖北隨州兩天完成220萬人的健康登記,阿里雲聯合釘釘和支付寶推出的智能社區疫情防控小程序是其得力工具。在大數據助力企業精準復工方面,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的指導下,杭州健康碼實踐將推廣至全國,與之配套的還有釘釘開發的針對企業員工的健康打卡功能。在平抑物價方面,淘寶和天貓呼籲平臺上的醫療物資的商家不漲價,並加大對平臺商家的補貼力度。


助力精準抗疫,新一代數字技術展現治與效

圖5:國務院推廣杭州健康碼,幫助企業精準復工


在生活服務方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生活配送緩解了城市生活服務“盲點”。超市的線上派送業務和各大互聯網訂餐派送平臺,幫助解決特殊時期民眾“不出門”“吃飯難”的問題。多家企業公開的數據顯示,除夕至初四,每日優鮮平臺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餓了麼口碑在北京的生鮮外賣訂單量同比去年春節增長了7倍。電商平臺聯合線下合作藥店進行送藥,滿足居民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用藥需求的同時,也減緩了醫院非新冠肺炎緊急病患的就醫壓力。互聯網外賣平臺在承擔醫護人員配餐和口罩等醫療物資派發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餓了麼聯合全國406家商戶發起“醫護關愛”計劃,截至2月6日送出42111份愛心餐,讓醫護人員“吃好喝好”。


助力精準抗疫,新一代數字技術展現治與效

圖6:醫護人員收到的愛心餐和祝福卡片


互聯網遠程辦公技術為全國在家辦公和上課的協同需求提供新方案。各大互聯網公司企業推出了在家辦公和在線學習的解決方案。僅在2月3日,就有超過2億人在家使用釘釘在線協同工具辦公,釘釘通過阿里雲連續擴容10萬臺雲服務器。釘釘的“智慧課堂” 為10000所大中小學、500萬學生在線課程直播,並覆蓋廣大農村地區的學校。


這場戰“疫”,驗證了數字技術對實現社會治理的協同化和精準化具有重大價值。各地在疫情防控中的應對差異也反映了數字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應急管理機制、數字技術普及程度和管理者數字領導力,對數字技術紅利的充分發揮關係重大。


首先,應急管理機制是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

數字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組織機制是生產關係,數字技術要發揮充分作用,生產關係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其次,數字技術的普惠性還需要進一步推廣和下沉,須著力消除“數字鴻溝”。數字化技術紅利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須從沿海的發達省市進一步向中西部的省市推廣,數字化系統和服務要從政府內部的系統進一步下沉到基層組織和普通民眾。


最後,數字技術要發揮更大作用,與管理者的“數字領導力”緊密相關。領導者如何掌握和具備“數字領導力”,是否能夠積極擁抱數字技術,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調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協同攻關,成為未來數字技術持續驅動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創新的關鍵。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歷經苦難,又生生不息,千百年來的艱難困苦造就了我們百折不撓的堅韌品格和萬眾一心的民族情懷,疫情終消退,勝利必將到來。相信在疫情過後,新一代數字技術這一跨越時空限制的“非接觸”效應,會對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等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並加速我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