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怎樣理解祥子的劣根性?

潘越676


怎樣理解祥子的劣根性?

要問怎樣理解祥子的劣根性,這不光是老舍先生的高超寫作手法與嫻熟表達能力,的確是民國時期國民的一種"懦夫不立志"的現象。

譬如魯迅先生《阿Q正傳》裡的阿Q,和茅盾《動搖》裡面的愚昧軟弱的國民,俱使讀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駱駝祥子》裡的祥子也是一樣,自我卑貶,附炎趨勢。正如魯迅先生批判國民時期國民的三種劣根性,一是精神上的勝利,二是菲薄之至,三是膽小怕事的心理特徵。

其實,作者寫作,《駱駝祥子》裡的祥子的意圖,並不在於表述祥子的劣根性,而是在於表達對當時社會的一種絕望與蒼涼。


愚叟抱甕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祥子的劣根性不能完全責怪社會。

我們可以看看同樣是車伕的老馬。

老馬雖然一輩子很慘,最後孫子小馬得病無錢治療而死,然而老馬卻從沒有害過人。

這是老馬做人的底線。

雖然我過的不如意,雖然我可能被社會壓迫,但最低程度我不能去害那些 沒有害過我的人。

而我們看看流氓頭子劉四爺,這樣一個老混蛋,他其實也沒害過什麼。

作為劉四爺,他看透祥子的本質,不允許女兒嫁給祥子,就當年來說也是沒有問題。

因為那個年代,女兒嫁人都是父母做主,虎妞自己要強行嫁給祥子,還說自己懷孕,就形同忤逆。

劉四爺沒辦法接受。因為女兒私奔了以後,劉四爺無法繼續經營車行,所以變賣後走了。

有人指責虎妞的難產而死,是因為劉四爺不管女兒自己逃走。

其實這不存在。因為虎妞並不是沒有親戚,他之前就去向姑媽打聽過劉四爺的事情。

虎妞之所以會死,是祥子故意不願意花錢、不許求人,目的是讓她死了,好擺脫一個負擔。因為當時虎妞和父親鬧翻,自己的錢又基本花光,對祥子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

所以,祥子明明可以去求虎妞姑媽,而姑媽不可能看著虎妞橫死吧,但祥子根本不去。

所以,虎妞的死,同劉四爺沒有關係。

劉四爺不是知道虎妞難產需要錢卻不給錢,他根本不知道這個事。

而祥子隨後的所作所為,說明他本性惡劣,同老馬、甚至劉四爺都不是一類人。

首先,他詐騙了對他一直很好的曹先生,從曹先生手中騙取了不少錢,用於自己揮霍。

看來,其他人被他騙過的也不少。

大家說,一個本性好的人,能隨便去騙對自己有恩的人嗎?

不可能的。

其次,謀財害命。

祥子為了35塊大洋的賞金,出賣了阮明。阮明是個打著革命旗號,試圖撈錢的讀書人,祥子是他發展的成員。

然而,祥子為了區區賞金,揭發了阮明,導致後者被遊街槍斃。

而阮明和祥子並沒有個人仇恨,這說明祥子已經為了錢不顧一切,必要時候可以謀財害命。

這種就是人渣中的人渣,下一步祥子可能就會去殺人放火了。


所以,祥子絕非好人,而是屬於流氓無產階級中最惡劣那一批。


薩沙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祥子在遭遇中逐漸沉淪,這個過程暴露了其自身劣根。

祥子由一個老實巴交的良民蛻變成一個愛貪小便宜的無賴,經歷了沉淪三步曲第一步,虎妞和小福子相繼離世,絕望的祥子自悲自嘆。第二步,自閉的祥子柳巷尋歡,自暴自棄。第三步,祥子窮困潦倒,出賣恩人,自滅自亡。

在祥子沉淪過程中:虎妞年近四十依舊待字閨中,其緣由是沒有男人可以接受她的醜陋與跋扈張揚,選擇少不更事的祥子是現實而無奈的,而恰是這種選擇逐漸把他拉向不可自拔的境地。虎妞懷著身孕死去時,祥子並沒有徹底崩潰,而小福子的死卻讓他的精神世界瞬間坍塌,顯然祥子不深愛虎妞。既如此,他又為何不與虎妞決裂?是因為,對祥子而言,虎妞總可以讓他不勞而獲,此細節透出了他的自身的劣根:可以說,祥子的靈與肉,是被他自己出賣的,“懶人的思想不能和人格並立,一切可以換作金錢的都早晚必被賣出去。”

表面看,祥子“一步一沉淪”的悲劇之源,是社會因素所致。然而,祥子墮落也好,失德也罷,除客觀社會因素以外,更是自身劣根所致。

字典中對劣根性的解釋是:長期養成的、根深蒂固的不良習性:我同意“長期養成”,但對於“根深蒂固”卻不敢苟同。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惡。性善論和性惡論自古就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在我看來,人性是複雜的,無所謂:“大惡”,亦無所謂“大善”。人性中有“善”的種子,亦有“惡”的誘因。同樣的環境會有不同草木的生長,繁茂枯榮,關乎其根的優劣。


薩滿民俗


他是舊社會貧苦勞動人民的縮影。他善良、質樸、固執,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忍精神,希望能拉上屬於自己的車。然而他的命運可謂三起三落。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擊後,他的願望終於完全破滅。他喪失了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從上進好強淪為自甘墮落,開始遊戲人生,吃喝嫖賭,蛻變成一個行屍走肉的無業遊民。

十八歲,身材高大,年輕力壯的洋車伕。祥子是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伕,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許多優良的品質。他善良純樸,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性和堅韌的精神,但他也不講理,滿嘴謊話,好佔便宜,還出賣人命。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蘊藏有反抗的要求。他一貫要強和奮鬥,不安於卑賤的社會地位。但祥子被舊社會摧殘壓迫,他的願望一次又一次地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打破。祥子的悲慘生活深深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反映了當時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暗無天日。



水靈兒芳芳


我們承認黑暗的、汙濁的、人吃人的社會是造成祥子悲劇人生的罪魁禍首,但是祥子自身性格的雙重性、墮落性、劣根性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因素,對他的人生悲劇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1、樂觀與盲目

  祥子從鄉間來到城市,對生活滿懷熱情和樂觀態度,即便車丟了、錢被劫,依然不懈努力,有著積極向上的個人奮鬥精神。但是他無法認清災難的社會根源,不知道個人的努力比起社會沉重的壓迫是多麼微不足道。即使是有了自己的車子並且始終保持者,又何嘗能夠擺脫那些壓制而真正成為獨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勞動者?這種不切實際的打算,使他始終陷入盲目的黑暗,一切真正的努力化為毫無意義的泡沫,等待他的只能是失敗和悲劇。祥子對於自己的這種努力也不斷有過反思和疑問,因此第一次丟車後,儘管他仍然努力拉車攢錢,可是幹者幹著,他便想起那會事,一想起來,他心裡就覺得發堵,不由得想到,要強又怎樣哪?即使馬上再弄來一輛,焉知不再遇上那樣的事呢?可見他已經預感到前途的黯淡,並向自己提出了反問,但他隨即做出的回答仍然是“即使今天買上,明天就丟了,他也得去買。這是他的志願,希望。不拉自己的車,他簡直象是白活······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買車,非買上車不能對得起自己······,設若一旦忘了這事,他便忘了自己,他覺得自己只是個會跑路的牲畜,沒一點起色與人味”。結論是無論付出多麼大的代價,“有了車便可頂的一切”,作為個體勞動者,他們只有在這種追求中才多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和生活意義,但是他們忘記了周圍的黑暗社會是無法實現心中的理想的。


漫123


祥子起初老實、堅韌、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最後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自甘墮落。《駱駝祥子》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伕的悲慘命運。

祥子來自農村,拼命的賺錢,經過三年的努力 ,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迎著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願望。

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願望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輾得粉碎。



海邊的卡夫卡sea


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人格特性。有優點也會有缺點。而在特定的環境下,劣根性就會表現出來。

這從祥子的經歷中也可以看出,祥子是老舍經典小說《駱駝祥子》的主人公,他的劣根性表現在:

一、只看重個人利益,且自以為是,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並不相信別人的勸告。

比如說在他被抓之前,已經有消息傳播,有士兵駐紮。可是祥子根本不關心這些。

當有人去清華,且出了高架時,在利益的驅使下,祥子顧不得風險,而只是安慰自己沒有那麼巧合的事情。

他判斷的依據,就是之前從天壇經過時,天壇並沒有像傳說中住滿了兵。

因此他把所有傳言都置之不理,結果被現實狠狠打臉。車子被沒收,他自己也被關押。

試想一下,當時他能多一些理智性的判斷,多一些謹慎,那麼他的辛苦買的第一輛車也不至於付水東流。

二,以貌取人,可又貪戀虎妞給他帶來的現實利益。

在虎妞面前,祥子是矛盾重重的,他討厭虎妞太過強勢,又要求虎妞給他掏錢買車。

既痛恨虎妞毀了他對結婚的美好想象,又心安理得的享受著她給自己生活的照顧。

有人說在困境中最能表現出一個人的所有缺點。

因為虎妞難產,為了省掉治病的錢,他可以麻木的看著妻子在痛苦中死去。

雖然說當時他沒有錢,可是也沒有任何實際行動表示,他願意在這件事情上多想想其他辦法。

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只是虎妞的死,使他不得不再一次賣掉車子為虎妞辦理喪事。

這才是讓祥子最痛苦的地方。

三.祥子喜歡小福子,又害怕承擔照顧小福子父親及其弟弟的責任。

虎妞死後,小福子從主動示好,而且小福子也很符合祥子對於妻子的選擇標準:溫柔善良。

可是小福子有一個愛喝酒的父親,及兩個未成年的弟弟。

這讓祥子在小福的表白面前,選擇了逃避。

最終小福子淪落風塵,並釀成悲劇。

四.他將所有錯誤歸結於社會因素,做徹底放縱自己的藉口。

畢竟之前曹先生已經表示可以幫助他。可是因為小福子已經死去,讓祥子徹底打消了向光明前行的念頭,不斷沉淪。


語凝ly


怎樣理解祥子的劣根性

劣根性就是人類不好的品質或不健康的心理。人之初,性本善也好,人之初,性本惡也罷,人生來其品質不能說是好是壞,關鍵在於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也就是說所處的環境對人類品質的影響至關重要。如果生活在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人們都不知道偷盜、欺詐是什麼,人的劣根也不會顯現出來,也就沒有什麼劣根;如果生活在一個充滿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社會呢?為了基本的生存,也會變成這樣的人來適應,也就是說劣根就呈現了出來。

祥子的劣根性是怎麼回事呢?我認為就是當時的黑暗社會造成的。老舍筆下的祥子初到北平是一個積極向上、憧憬著未來美好生活的一個人。可他都遭遇了什麼?連人帶車被抓壯丁,這是人生的一落;辛苦攢的錢被孫偵探敲詐走,這是人生的二落;被迫與虎妞成親,後又因為虎妞辦喪事賣掉了車,這是人生的三落;最終精神被壓垮的是心愛的小福子死。這都是當時黑暗的社會原因活生生的把一個正常人逼到了生無可戀的絕路。所以與其說是祥子的劣根性,不如說是當時黑暗社會的寫照。


月夜的雪狼


作為一個人來說,祥子本身是沒有劣根性的。而造成他人生悲劇的根本原因,最核心的是社會的黑暗和他自身的侷限性。

祥子本身是中國大部分基層階級的代表。他們純樸耿直、吃苦耐勞,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改變命運。但是社會是複雜的,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地位,他與社會的各種聯繫決定的,祥子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他視野的侷限性,在遭遇磨難的時候,沒有人指引他擺脫困境,只能在病態的社會環境中一步步滑向深淵。祥子本身其實就是黑暗統治下北京基層貧苦百姓痛苦生活的一個縮影。


微眼看南陽


所謂的劣根性是在當時社會下,由於自身思想的狹隘而產生的必然結果。

祥子是農民出身的車伕,帶有農民的勤勞、誠實、質樸、要強等品質,也帶有思想狹隘、封閉、愚昧、保守、自私等缺點。

在“沒有公道的世界”裡,因果關係常常是顛倒的:他有好體力不能自食其力,有好品性不能獨善其身;而他思想和思維缺點卻足以釀成苦果。狹隘封閉使他對社會出奇的隔膜,竟然相信只要行得正就能立得牢,不招惹誰就能平安生存,最終隔膜導致災難。

軍閥混戰的消息傳遍全城,到處關門閉戶謹慎防範,祥子卻要冒險,結果車被搶去,還差點送命,災難對他來說勢在必然;但他的簡單愚昧無疑加速了悲劇的降臨。孫偵探順手敲去了他買車的錢,他悲憤交加,困惑的是“我招誰惹誰了!”他只知道不招誰惹誰就不該受欺負,而不知道自己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像他這樣既無權勢、又無財力,只知道拉車吃飯、不能審時度勢的人,是註定要遭殃的。

祥子也曾經在痛苦中思考,但狹隘、簡單、封閉的思維限制了他,他沒有做到行之有效的努力,而是把一切都歸於“命”。每次受到傷害之後他都想到“命”。既然是“命”,他就不再抗爭,聽從命運安排,投降,妥協,區服,苟生,最後只能孤注一擲,“破出命”像社會報復,這也就養成了祥子的劣根性,“他為自己努力,也為自己完成了死亡”,他的靈魂將隨他的肉體一起爛在泥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