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這一仗,看到了湘潭人的特質與力量

抗擊疫情,舉國參戰。在這場彪炳史冊的戰爭中,我們湘潭以對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主動出擊,科學應戰,攻克了一個個難關和堡壘。回望這場艱苦的鏖戰,可以說,這一仗打出了湘潭人的血性與剛猛,打出了湘潭人的堅毅與頑強,打出了湘潭人的情懷與氣勢,打出了湘潭人骨髓裡流淌的紅色基因、文化傳承和精神圖騰。

这一仗,看到了湘潭人的特质与力量
这一仗,看到了湘潭人的特质与力量

透過這一大仗,世人看到了湘潭人的特質與力量。這特質就是——

忠 誠

忠誠,體現在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深刻領會和全面落實,體現在對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堅決執行,也體現在對省委具體安排的及時照辦。

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

總書記的指示剛剛傳到,湘潭市委迅速進行傳達學習和落實。1月21日,湘潭市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即告成立並運轉。1月23日,湘潭進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狀態。

1月24日,省衛健委公佈湘潭確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當天,湘潭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佈《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呼籲全市人民齊心協力、自覺配合、主動參與、科學應對,防止疫情擴散,共同守護家園。

同日,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緊急叫停各類聚集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全市所有娛樂演藝場所、網吧等停止營業,健身中心、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體育館等公共文化體育館所全部閉館。

緊接著,關於減少人員聚集、新冠肺炎救治、疫情防控工作紀律、為疫源地來潭返潭人員開放定點賓館的各種通告,以及各類便民服務機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提示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通知與告示相繼發佈,全市性的疫情防控體系逐漸形成。

隨著這個體系的建立,1889支黨員突擊隊、6524名網格員聞令而動,廣大基層幹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人員、環衛工人等,嚴守崗位,忠誠履職,各種防控措施因此而迅速落實到每一個村組、每一個小區、每一道關口,直至每戶、每人。

很快,全市人民迅速參與進來:不聚會、不聚餐、少出門、勤防護……每個人既是自己生命與健康的第一守護者,又是整個疫情阻擊戰的積極參戰者。

因為忠誠,所以我們有著強大的凝聚力。正因為全市上下堅決執行了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嚴格履行防控責任,全面落實防控措施,湘潭,這個與長沙接壤、地處交通樞紐位置、特別是春節期間有著人員聚集的習俗和大量流動人口的城市,新冠肺炎疫情卻在全省處於最少病例這一方陣之內。

这一仗,看到了湘潭人的特质与力量

果 敢

因為果敢,所以我們的每一項舉措都充滿了迅猛的爆發力與穿透力。

口罩緊缺?我們生產!

大年初二,湘潭高新區雙馬工業園的湖南臻和亦康有限公司的車間裡一片繁忙,口罩生產線的30多名員工取消春節假期,全部到崗,加班加點趕製各類口罩。接著,該公司又緊急新添三條口罩生產線,大幅提高產量,每天可增加口罩生產量10萬隻以上。

擴大生產亟需熟練工人,於是,青山橋皮鞋廠老闆娘帶著十多名員工增援縫紉生產線來了。1月30日、2月2日和2月7日,湘鄉市先後組織73名熟練縫紉工支援湖南臻和亦康有限公司。

與緊急增量的口罩一樣,醫用防護服不夠?湖南永霏特種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火線轉產,成為湖南首家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並以令人驚詫的速度建好了韶山新廠區,開始生產防護服;酒精供應緊張,湖南飛鴿藥業有限公司僅用一天時間就辦好了生產酒精的相關許可,迅速投入醫用酒精生產……

為確保對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湘潭市迅速制訂科學合理的收治戰略:市中心醫院為湘潭市集中收治的定點醫院,市一醫院為集中收治的後備醫院。隨著資源的整合和優化,湘潭市市級共有隔離病房94間,床位212張。市一醫院南院作為新冠肺炎醫學觀察點和病例收治預備點,從選址確定到改建完工僅用了三天時間,2月7日正式啟用,創造了令人震驚的“湘潭速度”。

雨湖區長城鄉充分利用醫聯體醫共體開展疫情防控的經驗和做法,被國務院聯防聯控工作組點贊和推廣。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通過各種形式的志願服務,把希望和力量、愛心與信心,傳遞給廣大市民;新聞工作者深入前線,將最新鮮、最及時、最真實的現場呈現在公眾面前……

这一仗,看到了湘潭人的特质与力量

擔 當

擔當,在這次大戰中湘潭將其展現得淋漓盡致,也由此體現出湘潭人旺盛的戰鬥力。

他人有難,我一幫到底。

湖北缺醫生? 湘潭援送! 2月11日,湘潭首批28名醫療隊員出征,馳援黃岡,湘潭市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學博士易釗泉任隊長。

2月17日下午,湘潭市疾控中心按上級要求派遣一名“戰士”馳援湖北,卻有74人鄭重地在支援湖北的請戰書上按下血紅的手印。

武漢缺食品?湘潭援助! 湘鄉市東郊鄉2000幹部群眾捐贈大米、牛奶、方便麵、火腿腸、八寶粥和餅乾……

武漢缺工人?湘潭援建!搶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急需建築工人,湘潭縣鐵軍建築勞務等5家公司,火速組織勞務人員奔赴武漢。“去!不要報酬,無償支援!”湘潭48歲的民工王裡江用這樣的回答道出了援建人員的共同心聲。

武漢缺建材?湘潭援送!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急需開關插座,湘鄉深思電工的朱茂華向武漢逆行10多個小時,火速送達。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幅增量生產的口罩,湘潭並沒有以“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便利而“截留”,而是全部交由國家統一調配,這種全局意識能不讓人欽敬?

還有,一些從疫源地來到或途經湘潭的人員,回不去也走不了,怎麼辦?各縣市區和園區都確定了點賓館,讓他們在定點賓館接受隔離觀察,享受親人般的關愛。

說起這種擔當精神和大局意識,不能不讚一讚湘潭縣委、縣政府主動抱起並照顧好“別人家的孩子”的故事:2月上旬,援建武漢的164位民工從疫源地來陸續返回,在沒有接到任何單位關於此事的函告、也沒有任何單位統一組織行動的情況下,湘潭縣不作份內份外的計較,主動攬責,及時把他們統一安排到鑫田賓館進行隔離觀察,制訂並執行了嚴格的消毒防疫措施和應急預案,確保疫情不擴散。

社會關愛我,我回報社會。2月15日,湘潭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成功地捐獻了血漿400ml用於救治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這,屬於全省首例。

2月17日下午,湘潭又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

这一仗,看到了湘潭人的特质与力量

樂 觀

“豁達、樂觀”,是湘潭人固有的精神風貌,面對疫情,猶是如此。而這,恰恰彰顯也湘潭人堅韌的承受力。

這種樂觀,源自於對黨和政府的絕對信任,源自於對防控措施的高度認同。

在疫情的陰霾下,也要找出一片快樂的天地:

新冠肺炎的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應該怎麼做?這個專業而又枯燥的問題,被湘潭縣創作的一幕情景劇演繹得生動有趣。為此,新華網將其推介,短短几天,點擊量即達80萬人次。

《爸爸去消滅病毒了》,湘鄉市融媒體中心推出的這個動漫小視頻,令人百看不厭,超百萬的點擊率由此而來。

“如何在家不瘋癲——宅家趣味短視頻徵集”活動,為宅家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並且又能為疫情防控加油鼓勁的嶄新平臺,長時間宅家的煩燥因此而緩釋。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春光,今又春光,戰地記者分外強。”新聞工作者“迎疫逆行”,宣傳別人,淡忘自己。而“讓我贊一回你們——為‘抗疫’戰鬥中的新聞工作者而歌”,第一次讓他們集體亮相,獲得一片贊聲。

“在線教學”“線上培訓”“非遺技藝線上欣賞線上學”“穿越時空的遇見——湘潭文物線上展”“抗疫作品徵集”……隔斷疫情,不隔斷親情;疫情嚴峻,但我們從不悲觀!

戰況看好,疫情趨穩,湘潭又迅速推出了鼓勵企業復工復產的系列舉措。於是,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送補貼、送政策、送服務,提振企業復工復產信心,成為湘潭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另一道風景線。為此,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這個典型經驗進行了宣傳報道。

人勤春早。疫情籠罩下的湘鄉農村,欣欣向榮的春耕場面被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向全球。

这一仗,看到了湘潭人的特质与力量

“武漢的小朋友,你們好。我到過武漢,看過黃鶴樓和長江大橋……我還想去那裡玩。可現在你們那裡暴發了一種病毒……相信不久醫務人員就能打敗他們。”九華和平科大小學一年級的6歲小朋友鄧聿安,用拼音加漢字“湊”成了這封149個字的書信。這封信被人拍了照發到網上,立刻引發網民圍觀。信雖簡單,卻在率真的童趣中透出真誠與自信。管中窺豹,這不是從一管之孔中窺見了湘潭人特有的忠誠、果敢、擔當和樂觀嗎?而這種歷受湖湘文化浸濡和薰陶、深受紅色傳承洗禮與激勵的鮮明特質,正是我們打贏抗擊新冠肺炎阻擊疫戰的內生力量,也註定了這場戰爭的苦難輝煌、我們完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