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被徐志摩稱為“翡冷翠”的意大利小城佛羅倫薩有何吸引人之處?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除了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這“三傑”外還有哪些人?溼壁畫為何物?有何特點?關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我們真正瞭解了多少?這些問題都將在紀錄片《局部》第三季中尋找到答案。著名畫家、藝術家陳丹青擔任主講人走訪意大利各處教堂,為溼壁畫正名,揭示文藝復興常被大家忽視的另外一面。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由陳丹青主講,文化品牌“看理想”和優酷共同出品的節目《局部》第三季於2020年1月8日在優酷視頻獨家播出。《局部》前兩季的總播放量超過1.1億,第三季在豆瓣評分高達9.6,被網友譽為“看理想系列最精良、最值得深思的節目”。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歷時三年的匠心鉅製

用完美鏡頭表達對藝術的敬畏

《局部》第三季從籌備到播出花費了整整三年的時間。2017年主講人陳丹青在佛羅倫薩停留三個月,走訪意大利各處教堂,最終為《局部》第三季確定了主題:偉大的工匠——意大利文藝復興溼壁畫。2018年陳丹青開始重新學習文藝復興的藝術史,並進行講述稿件的準備與撰寫。2019年《局部》攝影組經過多方努力獲得了意大利幾十所教堂、修道院的許可,得以進入內部實景拍攝。三年的努力,交給觀眾的是一份滿意的答卷,《局部》第三季近距離拍攝的壁畫畫面讓人感到十分震撼,猶如身臨其境,而陳丹青的講解則憑藉其獨到的見解帶領讀者穿行於文藝復興那個藝術蓬勃發展的時代。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陳丹青在《局部》第三季中曾言“《局部》不是上課,不賣知識,《局部》是觀景器,我帶大家去沒去過的地方,看沒看過的畫。” 由於溼壁畫的獨特屬性——畫在牆上的畫,因而美術愛好者在世界範圍內的絕大多數美術館是無法領略到溼壁畫的魅力的,需要觀者親自前往溼壁畫所在的教堂、宮殿、莊園、私宅。《局部》第三季所做的,就是替觀眾走訪這些在地圖角落中隱藏的地區,通過現代化的拍攝方式,將溼壁畫直觀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在《局部》第三季每集的開篇部分,主講人陳丹青的身影出現在各個堪稱藝術奇蹟的溼壁畫前,在教堂高聳的穹頂之下,每一個人的身影都顯得格外渺小,而藝術則是永恆的存在。節目組對待藝術敬畏的態度,展現在每一個堪稱完美的鏡頭之中。意大利中部小城阿西西,白色建築聖方濟各教堂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莊嚴、聖潔,隨著鏡頭的推移,教堂內部的結構一一展現,而最令人驚歎的則是那一牆牆明豔生動的壁畫,實景壁畫的拍攝,使得熒幕前的觀眾彷彿親臨教堂,仰頭注視那一幅幅藝術的瑰寶。在每一個追求完美鏡頭的共同作用下,觀眾在屏幕前取得了最好的觀感效果。著名出版人,理想國品牌創始人劉瑞琳在《局部》第三季的開播發佈會上表示“我認為《局部》至少可以跟電視史上那些最具雄心壯志的里程碑式的偉大紀錄片比肩了。”

微觀的視角

帶來細緻豐滿的藝術史

杜尚認為,一件作品的著名程度,取決於被談論的次數。而陳丹青進一步細化了這一觀點,他認為作品有名或無名“取決於被印刷的次數”。《局部》第三季通過近距離走進意大利溼壁畫,在拉近鏡頭與溼壁畫距離的同時也拉近了觀眾與溼壁畫的距離,從側面提高溼壁畫的“印刷次數”使得從前被大眾乃至美術史忽略的大師及其傑作以更加親和的方式走進觀眾的視野。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陳丹青認為藝術史不應該簡化,在《局部》第三季的敘述中陳丹青選擇避開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這三位舉世聞名的藝術家,談及原因,陳丹青表示“我們目前的眼界只是那段歷史的千分之一,這千分之一,太多篇幅給了以上三個名字”“許多文藝復興時期一流甚至超一流的畫家和畫作都被這三傑的過度傳播給壓過去了。我聽到成千上萬的壁畫在叫‘還有我,還有我’我是替他們說話。” 陳丹青的這一選擇,使得《局部》第三季變得宏大而細緻。其宏大在於《局部》第三季盡力展現的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溼壁畫的全局;而其細緻則在於《局部》第三季對溼壁畫的起源、發展,溼壁畫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進行了詳細入微的介紹。《局部》第三季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瞭解、思考文藝復興美術史的切入口,也幫助更多美術愛好者走進溼壁畫這一奇妙而美麗的世界。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紀錄片《局部》曾對錫耶納階梯醫院進行講述,並由此延伸至文藝復興時期教堂之外的溼壁畫創作。從傳統美術史的角度來看錫耶納階梯醫院的壁畫並不十分著名,而陳丹青則給予其整整一集的篇幅,其目的在於向觀眾傳達更加全面、真實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溼壁畫發展狀況。溼壁畫並不僅僅存在於教堂,在當時的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的醫院都有教堂專門配置的壁畫和雕刻,使得病人即使臥病床頭也能直接感受到耶穌基督的仁愛。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在《局部》第三季第二集《契馬布埃與喬託》一集中,佔據較多篇幅的不是這一對享譽美術史的師徒,而是一位無名工匠。陳丹青自己稱“阿西西教堂全部壁畫,最讓我驚訝、最讓我迷戀的不是喬託,也不是契馬布埃,而是我身後這排中世紀無名工匠的畫。”陳丹青對於這幅無名人士的畫給予了毫不吝嗇的誇讚和宣揚,稱其自由、靈妙的筆觸如同神仙下凡,並對其畫畫的方式、線條進行了專業、準確的分析,感性介紹的同時包含著專業的嚴謹。《局部》第三季擺脫了傳統美術史的束縛,將關注點真正放在了每一幅值得被關注的作品上面,為了解藝術史發展提供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思路。

構建觸摸得到的時代

展現文藝復興時期社會的面面觀

“在每個城邦的血光烈焰中,所有教堂高奏管風琴,牆上畫滿聖母和聖嬰。”陳丹青力求推翻觀眾心中對於文藝復興那個時代浪漫唯美的想象,帶領觀眾共同發現文藝復興時代被隱藏的真實面貌。《局部》第三季沒有將畫家、壁畫進行單獨的展示,而是將其融入到其所在的時代與社會,在對當時歷史環境充分介紹的基礎上,對溼壁畫及其畫家進行詳細的介紹,從而幫助觀眾更好的理解壁畫的風格特點,及其所傳達的時代精神。《局部》第三季第一集的名字即為“回望文藝復興,十五世紀的城邦演義”,陳丹青在開篇即對意大利當時的社會環境、各大家族的分佈情況進行了條理清晰的講述,也為接下來的講述做足了鋪墊。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15世紀前後,每個意大利城邦都有稱雄一時的專制君主,如:米蘭的維斯孔蒂家族、維羅納的斯卡利傑爾家族、帕多瓦的卡拉拉家族、曼託瓦的貢扎家族、費拉拉的埃斯特家族、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現在的文化聖地則是他們當年兵戈相見的戰場:佛羅倫薩、米蘭、威尼斯、那不勒斯,雄霸一方,周邊小邦國或被攻佔,或被迫歸順,或尋求託管。六百年過去後,當時的血雨腥風被淡忘,在人們心中佔據重要地位的還是那前後三百年曆史留下的燦爛的藝術瑰寶。正如《局部》第二季所引用過的話“繪畫不會說,不會動,但繪畫更長久。”

匠心之作:豆瓣評分9.6的《局部》第三季,帶你走進溼壁畫的世界

《局部》第三季通過充分的歷史背景的敘述,乃至對當時藝術家生活的細緻呈現,幫助觀眾建立起一個更加完善、全面的文藝復興時期社會的總體印象,在打破了以往固有觀念之後,溼壁畫在觀眾心中不再是高高在上,晦澀難懂的存在,在陳丹青獨特的表述方式下溼壁畫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更加親切、接地氣,。什麼是美?怎樣定義美?如何欣賞美?這些問題,都在《局部》呈現出的每一幅溼壁畫中找到了答案。《局部》在展現一個時代的藝術的同時,也在向觀眾傳達著對於美的理解和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