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從“倭寇的蹤跡”一窺明朝百姓對待海禁的態度


“片板不許入海”的海禁政策非但沒有阻止傳寇的侵擾,反而斷絕了沿海居民的生路。我們不該簡單沉醉於抗倭戰爭的勝利之中,因為許多“倭寇”不過是被迫“下海”的大明王朝的子民。

從“倭寇的蹤跡”一窺明朝百姓對待海禁的態度


倭寇的蹤跡

有明一代,甚囂塵上的“倭患”問題讓朝野上下傷透了腦筋,而所謂“倭寇”是否為純粹的日本國人,頗難概而論。
由於明朝腐敗的政治讓當地居民民苦不堪言。不堪貪官汙吏的剝削的百姓紛投人“倭寇”。
根據記載明朝東南各省都有大量百姓去當倭寇,甚至為倭寇提供物質,情報。這些所謂殺人不眨眼的倭寇成為東南一些居民所熱烈歡迎的對象。

從“倭寇的蹤跡”一窺明朝百姓對待海禁的態度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東南沿海居民將大海視為衣食父母。由於沿海地區的土壤土質實在是不合適種植。百姓只能向海洋進軍,只有開發海洋,東南沿海的百姓才有活路。

但是當時的明朝統治者為了政權的穩定,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實行了嚴厲的海禁政策。在海禁政策下,是不能出現遠洋商隊的規模,並且沿海居民也不能私自下海,否則殺頭。

但客觀的貿易需求是無法遏制的,由於海禁政策下的非法商業貿易充滿了暴力,於是吸引力大量破產農民加入,逐漸形成了大量的武裝走私集團,這些武裝走私集團和原有的海匪,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結合起來,逐漸成為了所謂的倭寇。

雖然這些倭寇在明朝政府運用國家武裝機構的暴力打擊,但是這樣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不過好在朝廷中的有識之士的建議下,朝廷開始放寬海禁,使得百年難以平定的倭患迅速穩定下去。

但即使這樣,封建統治者也沒有重視海外貿易,他們只會關注國內的一畝三分地,只會為自己的地位著想,把鞏固自己的地位作為第一要務,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他們認為天下百姓接受自己的管制才是良民,否則是刁民,要給予捕殺的。所以封建專制制度才是產生倭患的根本原因。

長期以來,中華帝國認為中原以外的地區只是蠻荒之地,是根本不需要入法眼的。對他們來說,中國就應該是天朝上國,什麼都有,根本沒有存在和他們進行平等貿易的需要。天朝和外國進行貿易,不過是皇恩浩蕩,為了讓四方蠻夷擁有一些天朝的日用品,才特別開的皇恩。

從“倭寇的蹤跡”一窺明朝百姓對待海禁的態度


這種狂妄自大的性格並不是明朝才有的,而是持續了幾千年封建王朝的現象。早期還好,中國是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有這種思想也不奇怪。但文明是會變化的,中國還一直保持著這種自上而下的閉塞與愚昧,將中國隔絕在世界之外,從而喪失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明朝是幸運的,在與世界文明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滅亡了,留下了一個硬明的稱號。讓衰弱落伍的鍋讓自己的繼任者清朝背上了。鴉片戰爭後,面對比倭寇鳥銃更甚的西方國家的洋槍洋炮,衰弱無能的封建政府立刻敗下陣來,讓中國文明接受了百年苦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