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臨汾汾河岸邊上百隻鸕鶿枝頭棲息河邊覓食場景讓人感嘆


看看,仔細看看這樹上的東西是什麼?告訴你,我真沒想到,春節回家竟然能在老家汾河岸邊的樹上看到了這麼多熟悉而又陌生的鳥。

說它熟悉,是因為曾多次在影視劇或攝影作品中見到過它的影子,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漁民在水中雙手划著一條小船,船頭上橫架著一條木棍,本棍上站立著的幾隻黑色的大鳥,而這些鳥不時地躍入水中,動作敏捷的把一條條魚兒叼到船上。說它陌生,是因為只是在影視或攝影作品中見到的多,而對生活在北方城市裡的我卻很少有機會近距離的接觸和拍攝到它。

所以,當來到汾河岸邊時,望著河對岸樹上那一隻只的鳥時讓我感到了吃驚,這是我有生以來,在一個不大的空間內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鳥,來不急多想,快速拿起手中的的相機,緊張而又激動的進入拍攝狀態。


望著或靜或動,或打或鬧的鳥,我從不同的角度或大場景或大特寫,實實在在的過了個拍鳥的癮。

回到家中,經過上網查找資料和比對,我真正確定了這就是我多次曾在影視或攝影作品中所見的魚鷹, 它的正式學名-鸕鷀。

據資料介紹,鸕鷀,是一種中到大型的海鳥,往往生活在海濱,在中國南方常見,然而,由於長期大量的捕捉和環境破壞,野生種群數量已變得很稀少和不常見,已被中國國家林業局列入到《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級別。

鸕鷀捕魚為江南水鄉的獨特景緻,是我國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然而一隻馴化的鸕鷀,其下水後往往是不分大小,遇大捕大,遇小捕小,一天可以捕捉到20-30千克的魚兒,對漁業資源破壞極大。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規定已做出明確規定:禁止使用電力、魚鷹捕魚和敲作業。在特定水域確有必要使用電力或者魚鷹捕魚時,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同時,第二十九條第三款還規定:未經批准使用魚鷹捕魚的,處五十至二百元罰款。所以,鸕鷀捕魚目前在許多地方已被禁止,而現在所看到的大都是一些自然景區為吸引遊客或攝影愛好者而進行的表演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我們臨汾的汾河邊,竟然會有上百隻的鸕鷀在此生存,這場景實在讓人感嘆。

除此以外,我還發現鸕鷀是一個飛行的高手,雖看到它們站在高高的枝頭,但飛行起來的高度和速度還是出乎我的意料

面對著這高空展翅飛翔的鸕鷀,在這裡我真心希望大家關注和愛護這些珍惜的鳥類,共同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