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互聯網程序員可以做多久?

一隻檸檬精953


參考一下華為:開除35歲以下的程序員。

雖然華為的業務面很廣,不是一家純真的物聯網公司,但還是可以做一下參考的。

不過,這說的是程序員這個職位,但是,你也要想,長期做下去,只有自己綜合實力還行,是會升職的呀,不管快慢,大概率也是會升職的,不可能一直停留在程序員這個崗位啊。


塗層在線


你見過35歲以上的程序員嗎?有人也許會反駁說見過,但是確事實卻是鳳毛麟角。

之所以絕大部分程序員只能做到35歲左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工資上不去,更不願意降下來,企業成本太高。

大部分公司的產品或項目所用到的技術,都是重複造輪子居多,團隊結構常常是幾個老油條帶著一幫新兵蛋子幹。而一般企業都會優先給年輕人漲工資,老油條相對來說就漲得比較緩慢。

到了30歲左右的程序員,再往後加薪的幅度越來越小,企業如果不及時換血,就會導致團隊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因為年輕的程序員也逐漸在變成老油條,他們是要漲工資的。

在控制成本的壓力之下,企業更傾向於,優化掉年紀大的程序員。



2、再也不可能像年輕時候一樣加班熬夜了。

程序員這一行加班熬夜是避免不了的,都說30歲是一個檻,特別是身體狀況,30歲之前熬個通宵,回家睡一覺,爬起來還能接著幹,可是到了30歲以後,熬個通宵可能需要兩三天,甚至一個星期才能回過神來。

不是說30歲以後的人就變得墮落了,變得不積極了,而是他們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尷尬,一旦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那麼整個家庭也將面臨崩潰。

30歲以後的人,愛惜自己的身體,也是對家庭的一種責任,他們往往不敢過於瘋狂的加班,這情有可原。但是站在企業的角度,卻必須讓人力資源最大化利用,尤其在團隊中,不可能因為你年紀大就讓你搞特殊,所以一方面企業不願意留下年紀大的程序員,年紀大的程序員也不願意在這個行業裡面熬下去了。



3、性格原因,晉升或者轉型困難。

不可否認,隨著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的提升,有一部分人是可以獲得晉升的,但是那畢竟是隻是少數,相當一部分的程序員,因為長期和電腦打交道,不善於與人交流和溝通,這也成為他們晉升和轉型的最大障礙。

4、幹久了,對這個行業產生了厭倦

熟悉的地方往往沒有風景,同一件事情幹久了,必然會有厭倦的情緒,這就好比夫妻之間相處久了,有一種左手摸右手的感覺,工資上不去,強度那麼大,明天卻沒有奔頭,誰還沒有點兒別的想法呢?



5、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他們早早的給自己做好了職業的規劃,第二職業或者副業都做得相當的不錯。當35歲危機來臨的時候,他們依然可以從容面對,華麗轉身。

可能很多人會拿身邊的極端例子來反駁,認為程序員這個職業,只要保持空杯心態,只要你還想幹,你就可以一直幹下去,幹到老。還是那句話,你見過35歲以上的程序員嗎?如果你見過,你見過幾個?

在中國,程序員是一碗青春飯,這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青春漸遠,你是否做好了準備!


葉老師自媒體


一般情況下,互聯網程序員可以做到35歲。

程序員年齡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從數據來看,25-29歲程序員佔比高達50.9%;30-34歲其次佔比30.3%可見程序員的成員隊伍主要是35歲以下的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35歲以後可能轉變為架構、管理等崗位。

35歲是個分水嶺

程序員的35歲,是個分水嶺。假設畢業生是本科,24歲畢業,到35歲,有十年的輝煌人生,有的基本上能獨當一面去做管理,有的還只能是代碼搬運工。在大多數公司,管理工資高,能滿足自己,而繼續敲代碼,工資不一定能滿足自己。

35歲,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時間去照顧。而大部分程序員的工作量基本上是負壓狀態,996,007這樣的生活基本上無力照顧家庭。

35歲,學習能力漸漸退化,身體可能被996的生活摧殘,不能再通過加班來完成工作量,不學習跟不上互聯網技術變革,跑不贏年輕人,年輕人工資低,能熬夜,學習能力強,這是不爭的事實。除非去做管理了,或者成為真正的技術大牛,架構師級別的。真正喜歡技術,一定要牢牢把握機會,努力學習,掌握核心知識,才能有核心競爭力。

綜上所述,我認為互聯網程序員可以做到35歲左右,做管理的或者架構師還可以繼續做下去。身為互聯網一份子,在而立之年,不由得深深感慨。


下班後的天堂


說到這個話題,很多程序員又會說了,程序員只是吃個青春飯,到了30往後要不就得轉項目要不就得轉產品,反正就是不能再寫代碼了,否則最多也就幹到35歲,等著被辭退吧…

也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就到處散播著這種言論,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放棄的藉口不是嗎?多少人打著這樣的藉口混混日子不思上進,心裡打著30歲就轉崗要不就跳槽的小算盤。

雖然社會上的確是有這樣的一些表象,例如前段時間的一些大公司裁員,具體就不挨個說了,說多了怕違規。當時馬爹不是說過嗎,阿里以後每年都會向社會上輸送1000名在阿里工作十年的人才!

我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所以青春飯這種說法沒有絕對的對錯,對的一面上面說過了,錯的一面說之前,讓我們來看下數據,來自一篇老外的論文《Is Programming Knowledge Related to Age?》,數據來自StackOverflow.com,程序員沒有不知道這個網站的吧。不過以下數據確實只能僅供參考,畢竟不是針對國內的數據做的分析,那不管怎樣,讓我們先看下吧,也許會得到什麼收穫

年齡分佈圖

(高點25歲,中點29歲)

能力(活躍度)分佈圖

(25歲左右上升,50歲左右下降),所以說30歲往後的程序員比比皆是,並不是只能吃青春飯,這可能也是國內外互聯網行業的一些差異,以上數據剛也說了,代表不了國內的情況,僅供參考。

總之,我認為30歲並不是結束,而是新階段的開始。作為程序員,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讓自己不被社會淘汰,才能真的不只是吃青春飯。


每天一行代碼


我做這行已經15年了,現在37,我來說說我看到的情況吧,35的確是個分水嶺,如果35歲還是很基礎的崗位,基本不可能找到工作了,35歲以上的有一些轉為管理,有些人說技術好歲數大不成問題,那基本應該是那種國企的情況,私企的話如果不轉管理或者創業做老闆的話,基本也很難找到工作了,中國的私企說老實話基本沒啥技術含量,都在做一些基礎的應用性的東西。另外人過35歲以後,的確身體和精力都沒法再承受現在這些企業高壓力高強度高加班的工作,我曾經嘗試過,不是做不了,而是真的精力無法承受這些工作。我原來見一個40左右的人,加班就加了幾天,後面做事整個人都是暈的,最後那老闆可能怕他死在公司就把他給開了。


老歐日常


程序員這個職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這是一個高薪職業,很多人都認為,互聯網IT行業薪資普遍高於其他行業。IT行業薪資水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IT行業的工作,但錢到用時方恨少,很多人也擔心一個問題,那就是IT行業的薪資趨勢是什麼?會不會逐年下滑?我們來從幾個方面簡單地聊一聊。

一、經濟環境

要說支撐中國經濟的兩大支柱是什麼?毫無疑問的可以說是IT行業和房地產。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GDP數據,我們可從中看到,房地產行業已經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達到了相對平穩的狀態,而互聯網IT行業依然在高速發展。再結合這些年國家對IT行業的一些扶持政策,可以給出一個大膽的預測:未來IT行業會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一支撐。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跟上當前經濟環境的腳步。

二、IT行業需求持續增加,逐漸代替各行各業

這一方面也是我們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在我們的生活中方方方面都能感受到,基本上現在的出行,有一個手機就能解決了,衣食住行中,這些便利的內容,這得益於程序員日日夜夜,勤勤懇懇的一行行代碼敲出來。他們功不可沒!我們所用的軟件在一代一代的更新,所以在將來仍然需要足夠多的程序員來開發和維護這些軟件,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所以社會對程序員的需求還在上升,程序員的工資目前看來還不會減低,反而根據水平還會繼續上漲。

三、IT人員工作強度大,利益產出多

要是說到加班這個詞,相信很多人的腦海裡第一個出現的職業,那就是程序員,動不動就是趕項目通宵到天亮,一週都在加班,沒有休息時間,當然這也是程序員們,工資高的原因之一,這都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換來的,所以才有高薪的回報。但是從現實層面來講,如此重複敲代碼是一件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長此以往終究會使人變得麻木。但豐厚項目獎金,年終獎,期權等,能讓多數人願意承擔壓力去努力工作的動力。公司也利用這一點來吸引員工為努力工作,系統上線時間快,工期提前交付,老闆開心,員工拿錢舒心,也算是一種雙贏。

四、IT行業的槓桿效應,帶來源源不斷的經濟效益

通過編寫代碼開發一個系統,一個軟件,實現同時服務上百萬人,只有軟件工程師才能做到。而許多工作在同一時間只能服務一個人,是不具備這樣的槓桿效應的,程序員通過開發軟件,運行在電腦了完成了大量的工作,代替了人工千百萬日夜也計算不完的數字。

以手機話費充值為例,以前都是到各大營業廳去線下充值,而服務人員一時間也只能服務一個客戶,自動網上充值功能上線以來,你還去過線下營業廳去充值話費嗎?我是好幾年都沒去過了,線上的優勢很多,同時千百萬個用戶充值都是沒問題的,如果放到線下,不知排隊到猴年馬月呢!一名軟件工程師就可以完成這個功能的開發,產生的效益高了,自身的價值也就大了,高薪也就成為了必然。所以這個社會需要程序員。

總結來說,我們作為程序員只有不斷的提升自身技能,跟上社會的發展,所謂“沒有不會的,只有不用的”,就是說我們程序員,要與時俱進。


精選影視集錦


程序員剛開始確實是一個比較辛苦的職業,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能,但是也是很多應屆生和95後都比較想從事的高薪行業,而且也是前景不錯的行業。並且這個行業更看重能力,對學歷的要求相對會弱一點,這就讓很多學歷不是很好的同學有了逆盤反身的機會。

關於可以最多久的問題如下

1.前期提升技術向管理崗晉升打基礎

2.3-5年開始走向管理崗

3.35之後體力跟不上可以跳槽去國企相對輕鬆也很穩定

3.可以選擇自己創業和做兼職也不錯


陝西優就業


我認為35歲會成為一個分水嶺,35歲之前的員工為了增長工作經驗,提升自己的能力,會選擇敲代碼做程序開發,到了35歲之後,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會選擇轉到管理層的崗位,因為這個時候經驗已經攢夠了,身體這方面可能也會成為一個限制,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再去敲代碼,所以說這個分水嶺還是很重要的.


一隻檸檬精953


程序員這個職業究竟可以幹多少年,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很多人都說只能幹到30歲,然後就需要轉型,就像《程序員技術練級攻略》(鏈接:https://coolshell.cn/articles/4990.html)這篇文章很多人回覆到這種玩法會玩死人的一樣。我在很多面試中,問到應聘者未來的規劃都能聽到好些應聘都說程序員是個青春飯。因為,大多數程序員都認為,編程這個事只能幹到30歲,最多35歲吧。每每我聽到這樣的言論,都讓我感到相當的無語,大家都希望能像《21天速成C++》(鏈接:https://coolshell.cn/articles/2250.html)那樣速成,好多時候超級有想和他們爭論的衝動,但後來想想算了,因為你無法幫助那些只想呆在井底思維封閉而且想走捷徑速成的人。


用戶12801145061118


個人劇的,主要看這個人是否在進步,是否在不斷吸收新的知識

這個行業迭代更新很快,很多培訓出來的新鮮血液又懂得知識、又有活力朝氣,工資也不用很高,換位思考,你會選擇哪一位呢?

所以在任何時候都需要去學習進階,即使到了所說的30,35,如果選擇培訓學習核心的知識點,走捷徑,在公司又有經驗,又知道新的內容,這樣才會有競爭力。現在這個時間正是學習的好時機,可以去找一些免費的試聽課,覺得合適在選擇知識付費,畢竟眼前的學習是為了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