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五年之約”新進展:綠地400億再下山東一城

疫情之下,房地產在逆境求生的同時,仍未沒敢放鬆攻城略地的節奏。進入2020年不足2個月,綠地集團率先拿下山東一城——

2月18日,綠地控股集團與煙臺市人民政府以視頻會議的形式正式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圍繞高鐵商務區、超高層地標、國際會展中心等領域進行整體戰略合作,推動打造煙臺產業升級、功能複合的城市經濟新載體,建設一座“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融的現代化新城。

“五年戰略合作”獲新進展

攜400億首進煙臺

自2009年底進入濟南,綠地便一直將山東其視作重要的戰略投資區域。進入山東11年的時間裡,綠地集團已成功開發佈局濟南、青島、濰坊、德州、臨沂等多座城市。

據綠地集團總裁助理、山東事業部總經理、安徽事業部總經理薛明輝介紹,這一次進入煙臺,是綠地與山東省政府於2019年簽訂的“五年戰略合作”的重要步驟之一。

據“五年戰略合作”協議內容,綠地集團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裡,將與山東省政府展開“山東省核心城市新舊動能及產城融合、山東省骨幹城市高鐵商務區、山東省集中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山東省文化旅遊健康產業、山東省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山東省國際進口貿易”以上六大領域的合作。

據薛明輝介紹,自2019年9月份起,綠地集團就開始著手開展與煙臺市政府進行相關的溝通、洽談和實地調研工作。當談及選擇煙臺作為新一年綠地山東省內的首個進軍之城的理由,薛明輝給出了兩點理由:

一是優越的地理位置,“煙臺是環渤海經濟圈內重要節點城市,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骨幹城市,也是連接京津冀經濟圈和東北亞經濟圈的交通樞紐城市。”多年來煙臺的經濟發展水平始終名列山東省前三位,城市實力可觀;二是近年來的政策加持與城市的經濟地位提升,“去年8月底,山東自貿試驗區設立了煙臺片區。作為唯一一個以面向中日韓經貿合作、發展海洋經濟為主的片區,未來的煙臺將在貿易便利、投資便利、創新合作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薛明輝說。

煙臺的房地產市場體量,一直以來與濟南、青島等城市同屬于山東省房地產市場的第一梯隊。據銳理數據顯示,煙臺市2019年全年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共成交50319套,銷售面積521.67萬平,成交金額577.27億元,成交均價11031元/平。長期以來,龍湖、碧桂園、旭輝銀盛泰、新城、中海、招商、中梁等品牌房企在此持續深耕,近年來綠地泉、新力、青特、華髮、北京天恆、上實、康佳等房企也首次進入煙臺市場。這一次綠地集團的到來,可以說是為煙臺本就競爭激烈的房地產市場再添一支強軍。

魯樓觀察 |“五年之約”新進展:綠地400億再下山東一城

2019年1-12月煙臺房企銷售榜單。圖片來源:銳理數據

總投資約400億

聚焦“三生融合”發展模式

根據協議,雙方擬在煙臺高鐵南站城際空間站、芝罘幸福新城地標、牟平區會展中心等三大領域項目上開展合作,整體開發範圍約4100畝,總投資合計約400億元。

薛明輝說,從規模和投資上看,這不僅是開發項目,更是聯合造城,是一個持續的、發展的進程。“這三個項目將伴隨著造城的節奏推進,隨著區域發展的日漸完善而完成。”

據薛明輝介紹,此次協議涉及的三大項目,將在日後的發展過程中,分別扮演煙臺市高鐵門戶、城市地標和會展名片三大城市角色:

綠地煙臺城際空間站擬打造站前核心新城、星級酒店、商業辦公、科創中心、生態宜居、國際貿易等特色片區,將高鐵商務區的辦公、商務、酒店、會展、會議、商業、教育、康養、旅遊等業態融合重組,依託產業多板塊、產品多元化的集團優勢,建設融合發展的生態創新新城,推動形成產業升級功能複合的城市經濟新載體,打造煙臺嶄新的高鐵商務區;

魯樓觀察 |“五年之約”新進展:綠地400億再下山東一城

綠地·煙臺城際空間站項目效果圖。圖片來源:綠地集團

煙臺幸福新城擬建超高層地標、科創總部基地、商業綜合體及旅遊宜居示範區,為芝罘區再造一座現代化新城,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魯樓觀察 |“五年之約”新進展:綠地400億再下山東一城

綠地·煙臺幸福新城效果圖。圖片來源:綠地集團

煙臺會展中心(擬)建立煙臺牟平現代化城市副中心,充分發揮中日韓自貿區核心城市的獨特區位優勢,圍繞商展貿娛為中心,抓住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的紅利,打造集人才培育、企業孵化器、商務服務、公共服務、休閒旅遊、生態宜居為一體的會展中心新城區。

關於協議中所提到的“三生共融”概念,薛明輝說,“三生共融”首先是軟性環境與硬性環境的結合,其次是產業與城市空間充分融合,再次是城市經濟與市民公共活動充分融合。“這是新時代下,經濟、人群、空間的三重變化催生的城市新形態,它不僅在中國,在全球的創新活躍地區都所有體現,更已經成為多城市積極探索的新形態。”

薛明輝說,在本次的合作中,綠地將充分發揮企業在市場機制下的靈活性,與政府力量有機結合,在造城的過程中打造一流的硬件環境,如地標建築、會展中心,充分彰顯城市氣質,並通過內容營銷和創造市場,吸引運營商為居住者服務,提升新城的動能和活力。

借力特色小鎮

5年計劃投資山東10城

“三生共融”的概念,最初和目前最廣泛地是運用於國內城市的特色小鎮領域,北大中國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文虎所提出的“三生特色小鎮”概念是其雛形。而“特色小鎮”正是綠地集團在山東地區擴張的最主要形式。

2017年,綠地集團斥資千億在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打造了綠地·雪萊小鎮項目。這是綠地集團以特色小鎮形式在山東落下的第一子。據薛明輝介紹,該小鎮是綠地集團投身參與山東省“打造健康頤養示範省”的發展大潮以“生態為基、產業為本、文化為魂、健康為根、旅遊為道、智慧運營、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的產物,“經過2年的建設和發展,雪萊小鎮已規模漸成,成為了濟南人週末出遊的第一旅居目的地。”

隨後在2019年,綠地在青島啟動綠地國科健康科技小鎮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該項目是由青島市城陽區政府主導,綠地控股集團、中科院直屬大學國科大聯手打造。據介紹,該項目目前是“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的重點示範工程以及青島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薛明輝說,國科小鎮將引進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學校、國科大雙創基地、國科大學術交流中心、國科大直屬附屬醫院、健康管理學院,以及綠地繽紛商業、康養酒店、頤養公寓等,從多維度共同構建起300萬方健康教育大城。

2019年,綠地集團正式宣佈以特色小鎮為載體,將在山東區域內統籌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大科技、大健康等多元產業協調發展。

關於未來綠地集團在山東的發展規劃,薛明輝說,綠地跟山東有很好的合作模式及願景,除了在濟南、青島以外,山東的很多城市面臨城市革新、經濟轉型。這些都是綠地所需要的,是綠地在發展中所期盼的。

“比如山東的臨沂、煙臺有很多產業與綠地發展保持很高的契合度,綠地會根據各個城市在產業轉型中的變化和綠地自身發展所需,找到結合點。2020年,綠地要精耕濟南和青島兩個中心城市,快進濰坊、德州、菏澤、臨沂、濟寧、聊城、淄博、泰安這些骨幹城市,根據各個城市不同的資源稟賦,發揮綠地的獨特優勢,優化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和特色小鎮項目,突破在山東的產業投資運營服務以及整個項目的資本市場對接,實現綠地集團與山東的互惠合作、互利共贏。”

薛明輝說,綠地集團計劃自2019年開始未來5年,重點投資佈局山東10個城市(濟南、青島、煙臺、濰坊、德州、菏澤、臨沂、濟寧、聊城、泰安),圍繞注入新產能、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集中形成總投資額約5000億元的一攬子投資計劃,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為山東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