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小學1至6年級全面禁止校外補課,贊成嗎?


在投票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幾個問題:

  • 校外補課為什麼這麼火。

  • 補課到底有沒有用。

  • 全面禁止校外補課的緣由。

少兒類的校外培訓已經有了20年的歷史了。

最早主要集中在英語培訓上,後來發展到作文、奧數、藝術類、素質類、體能類...現在更是五花八門,沒有學不到的科目。校外的培訓之所以火了這麼久,

原因1:門檻低。原因2:需求旺。原因3:現金流好。

補課類的主要集中在:學科類別的科目上,這是剛需,家長都有焦慮,都盼望孩子能成才,所以捨得投入。特別是初三、高三的應試輔導。這一切都是應為高考這條線,高考可以改變人生命運。

補課的到底有沒有用。

補比不補肯定是有用的。這個補,一方面是因為家長沒有能力幫助孩子的課業,孩子也牴觸家長。另一方面,找到好的老師,確實有效果。

學習關鍵還是靠孩子自己,別人都代替不了,學習的習慣、能力決定學習效果。

大家都在補課,實際上補的意義就不大了,好學生會更好,差生就算有提升,也很難追上。

全面禁止校外補課的緣由。

  • 政策原因,過去是因為國家對教育投入不夠,拿民辦教育做補充。但是民辦教育的發展,有很多制度上的設計是矛盾的,本身教育的公益性決定了教育的走向。

  • 在校老師在校外補課賺錢,造成課上不教課後補的不良現象,違背了義務教育的初衷,造成很多不好的社會影響。

  • 因為一段時間內,高考制度還是比較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機制,所以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 再就是,校外補課是有錢人玩法,造成社會不公,這也是違背教育的初衷。

綜上所訴,從發展的角度,我個人贊成禁止校外補課。


教育現在時


我覺得提出這些問題的,和贊同禁止補課的,都是底層家庭,本來他孩子和有錢人的孩子是平等的,都是85分,然後有錢人去補課考了95,這些家長心理就不平衡了,然後就大喊:憑什麼補課?應該禁止補課

我有錢,就是想讓我的孩子跟你們孩子拉開距離,怎麼了?

我大學在泳池做教練,教游泳,那些孩子各種補習班,游泳班舞蹈班拼音班,又參加夏令營。你別跟我說什麼沒童年,人家這樣辛苦,到高中大學,人家全面發展就能裝B,你孩子也就只會讀書,還讀的不好。

人家暑假夏令營或者補習班,你們就酸,說人家沒童年,而你孩子的童年就是王者榮耀打遊戲或者玩泥巴,人家夏令營各種遊玩,見識的東西也多,差距就是這樣拉出來的。

雖然我的童年也是玩泥巴,捉迷藏這些,但我覺得我童年真的沒這些有錢人過得充實


小紅帽嫉妒小綠帽


這要分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語數外。

1.一到五年級。

我認為小學五年級之前沒有必要在校外補課。理由是一到五年級知識簡單,有點文化程度的家長在家就可以輔導孩子學習。重點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把學習當成生活中不必課少的一部分。


<strong>把孩子送到校外輔導班的家長,一部分家長是為了讓輔導班的老師看孩子做作業,而省去自己輔導孩子家庭作業的麻煩。一部分家長是想讓孩子在 輔導班真正學點東西,對孩子的學習有所提高。


我的一位學生,每天在他姑姑開設的校外輔導班寫作業,三年來,他的學習成績沒見提高,還是原地踏步。他只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業,這樣的校外補課不上也罷。



小學一到五年級的重點不是把孩子送到校外補課,而是幫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讓讀書、學習融入孩子的生活,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strong>

2..六年級

六年級面臨著小升初,孩子和家長的壓力都特別大,許多地方面都臨著擇校、



如果孩子面臨擇校,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一點的中學,家長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校外輔導班,給孩子補補課。數學可以上個奧數班,提升一下孩子的思維能力。這對孩子在小升初中能考一個好成績,選擇一個好學校,會有一定的幫助、


如果孩子不面臨擇校,按照家庭住址就近入學,家長可以靈活掌握,認為有必要就可以給孩子報個校外輔導班,沒必要就可以不報。

對於孩子的興趣培養。

對於孩子的興趣培養,可以利用週六周天,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孩子報一兩個課外興趣輔導班,培養一下孩子的興趣也無可厚非。


但要把孩子的興趣愛好,作為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家長可以為孩子找一個相當專業的老師,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培養,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就目前為止,要想全面禁止校外補課,還有一定的難度。只要教育資源不均衡,存在擇校的問題,就不可能全面禁止校外補課。


木爻木大說教育


本答觀點:我不贊成,我覺得是禁止不了的,因為從各個方面看,都無法禁止校外補課這種事情的發生。


01

第一點:因為有很多父母給孩子找家教老師。

我在深圳這邊工作和生活,在深圳地區,有太多的家長給自己的孩子找家教老師了。像我的一個鄰居,他的孩子才上小學二年級,然後孩子每天在下午5點下課以後,要在家教補習機構裡面再上課三個小時,補習完以後,父母才去把孩子接回家。

有一次,我在電梯裡面遇到了他們一家人,和他們打了聲招呼,然後他們說,剛去把孩子從補習班接回來。然後我就問了他們,現在小孩子在補習班裡面學什麼,他說學書法、鋼琴和文化課。而且文化課,是那種超前預習的。就是有兩三個家教補習機構的老師,帶著他的小孩進行超前預習。而且還在學習三年級的各科知識,然後每天的花費是600元,相當於一個小時200元。當時我聽了他的介紹以後,非常驚訝啊。


但是他的老婆在一旁很輕鬆的說道:“孩子不補習,到了以後和別人怎麼能競爭呢?”


是啊,怕自己的還在在成績分數上落後於其他孩子,是大多數父母給自己的孩子找補習班的原因。而且很多父母都在很積極的給孩子找補習班。所以很難一下子就把校外補課

給禁止掉。


02

第二點: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比較吃力,所以他們需要課外補習的幫助。

我們知道,每個班級,一個老師基本上要面對幾十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很好的照顧得到的。並且,對一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上就會有很多困難,某些科目的成績分數就是提不上去。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一部分學生是一定要找補習機構進行補習功課的,不然的話,這對孩子來說,將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補習機構還是很有市場的。



03

在社會競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校外補課禁止不了。

說白了,為什麼補習機構會存在?是因為補習機構有市場,有人花錢買單,所以補習機構才會一直存在。

其實,校外補習機構存在的本質,就是因為這個社會的競爭壓力很大。很多孩子想上一個好的大學、想找一個很好的工作,那麼一定是需要把自己變得非常優秀的。在這個過程中,各種補習、培訓班等等,就層出不窮了。


所以,如果要禁止掉補習班,就需要先解決社會競爭壓力這個本質的問題。


但是,我們知道,社會壓力是一下子解決不了的,而且關於社會生存的競爭壓力,是一定一定會存在的。這就像那句話所說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一句話,社會競爭壓力一直存在,對孩子來說,參加各種補習機構的情況就會一直存在。


因為你不去補習,總會有人去補習的。

紅魚學長


我孩子的學校現在開始實行每天下午放學之後再加兩個小時的課,到七點多再放學,然後每個月交一百塊錢,當然這是自願的,是我們這的政委讓這麼做的,因為現在暑假裡很多孩子去到處玩,會容易出意外,比如溺水,現在加上補習就是防止孩子放學後再到處玩,避免出什麼意外,我感覺挺好的


用戶92595277123


堅決支持!舉雙手贊同!把歡樂,把天真,把明亮的雙眼,把健康還給孩子!讓我們的下一代不要變成(四隻眼)!不要為了爭什麼第一名而讓她他們成了培訓機構的賺錢工具!堅決支持:取締所謂的(培訓機構)!把快樂的童年還給他們。


退休老頭一個


說實話,我兒子小學六年,就補了算是一年的數學吧,因為給他補數學的是在校老師,一抓的嚴了,他就不敢上課了,所以斷斷續續的上的,現在初一,心裡話,沒啥用。就像我兒子今年小升初這個假期吧,他班百分之九十都在家補課,就為了初中開學的摸底考試,反正我帶孩子玩兒了一大圈,啥也沒補。回來摸底考了大榜100多,反正我挺滿意,你沒付出那麼多,能有這成績就不錯了。說重點,小學和初中學的沒啥聯繫,我是感覺習慣很重要,孩子要是有自主學習的習慣,上了初中,家長會省心很多。小學補課真沒太大意義,你不如培養他自主學習的習慣。對了,個人意見,小學四年級開始可以補英語,英語打點兒提前量是好的,這樣你也能瞭解一下孩子對英語的接受能力,如果接受的慢,提前學可以讓孩子有個接受的過程。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強,你就可以安心了,上初中就會省力一些。


心態要好1314


我贊成,因為我認為小學到六年級補課沒有必要,相信絕大多數家長也會贊成,因為送孩子去校外補課也是無奈之舉。當然了,以成績論成敗不應該從小學開始。

補課為什麼會這麼火熱?歸根結底在於國內的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帶來的結果是學生和家長過重地看中考試分數,為了提高考試分數,家長們操碎了心,有些家長甚至盲目跟風,不惜一切代價送孩子上補習班。

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還小,他們不應該這麼早就承受巨大的學習壓力,他們應該享有快樂的童年,試問有幾位家長是在小學的時候開始補課的,上一代人在沒有經歷過補課的經歷下不照樣取得輝煌的成績。

從小學就開始瘋狂的校外補課很容易給孩子留下學習的陰影,這對以後的學習不但不會有好處,甚至會產生不利影響。還是那句話,小學階段的分數的高低或者說成績的好壞不能夠決定高中成績以及高考成績。因此家長們不需要在小學就送孩子去課外補習班,正常上課就足夠了。

因此非常贊成全面禁止小學一至六年級的校外補課,這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家長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要真正地做到全面禁止很難,你覺得呢?


Hello學長好


首先我的觀點是贊成小學1至6年級全面禁止校外補課的。我現在是一個家長,但也讀了書,在農村經歷了小學經歷。

先談一下我曾經的小學,八十年代中後期,讀了六年小學就進入了九零年代。那個時候的小學,除了第一次是爸媽帶著我去報名認識班級教室外,以後的日子都是自己一個人或者和同村同年級,也有高年級的學生一起走過田間小路,到學校去上學。

那個時候家到學校的路,基本都是田埂間的路,公路也就是石子路,但路遠。自行車也很少,大車也是偶爾見到手扶拖拉機,我和小夥伴蹭過幾次拖拉機回家,但六年絕大時間都是走小路,安全,不用擔心車的危險。

回到正題上,那個時候讀書,我成績一般,理解和掌握知識比其他同學困難些,但沒有參加課外補習班,一來是農村沒有,二來是家庭條件不允許。到了小學五六級的時候,特別是數學應用題問題,常常理解有困難,那個時候我是多半請教高年級的哥哥姐姐,暑假寒假的時候,有時候也請教自己房前屋後的叔叔伯伯們。

我認為,過早參加各類學習培訓班,弊大於利。一是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出現捨本求末的問題,認為課堂學習無所謂,反正課外學習還可以補上。二是課外補習,都是一定數量的學生在一起學習,不是一對一的補習,一般針對性不強,能否提高關鍵還是在於個人的努力。三是補習班若過多,小學生承受不住,影響身心健康,進而影響學習的興趣。四是課外補習,不同的補習機構,收費不同,這無形之中對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產生了新的壓力。

我認為,小學的學習是最基礎的學習,一定要牢固,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學校的教育,二是家庭的輔助教育。要通過學校的學習教育,建立起課堂學習為主的學習根基,通過回家練習預習,建立自我主動學習的習慣,達到不斷提高,強化學習興趣的目的。


吉祿學閣


成績好的學生不會補課,成績差的學生,補了也白搭,你的孩子成績不行,有沒有找到原因,就知道傻不拉嘰的補課,補課老師興奮的睡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