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頤和園南如意門附近的這兩個大石柱子真是用來拴船用的嗎?


前兩天有朋友問了旮旯兒一個問題,說在頤和園看到兩個石柱子不知是做什麼用的,旮旯兒特意發了一條微頭條做了一個說明,根據手頭的一幅乾隆時期所繪《萬壽慶典圖》上的場景判斷,這兩個石柱子應該是牌樓的夾柱石。沒想到帖子發出後引起很多人的異議,不止一人說這是用來拴船用的,還有人說頤和園導遊告知這兩根石柱是下馬石,那麼這兩根石柱子究竟是做什麼的呢?有圖有真相,旮旯兒今晚上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眾所周知今天的頤和園是著名的皇家園林,同時也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旮旯兒最初是從小學春遊時知道頤和園的,無論是從老師嘴裡還說從《那拉氏》之類的小人書上都得到這樣的常識,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為自己修建了頤和園。其實確切地講,慈禧是在被英法聯軍焚燬的乾隆時期建造的清漪園基礎上重新修建的頤和園,而清漪園則是當年乾隆送給其母孝聖皇太后六十大壽的生日禮物。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這兩個石柱子的位置,現在頤和園有六個可以供遊客出入的大門,旮旯兒比較喜歡走北宮門和西宮門,因為這兩個地方停車比較方便。現在離這兩個石柱子最近的是南如意門,進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座繡漪橋,由於位置比較偏,很多人對這座橋並不熟悉,但這卻是真正乾隆清漪園時期的遺物。


乾隆是否從水路來過清漪園旮旯兒沒有考證過,但慈禧乘船從水路前往頤和園卻是常事兒。昨天還有網友留言說皇帝從紫禁城乘船前往頤和園,這絕對是不可能的,眾多資料顯示,清代帝后要想從水路前往頤和園都是從萬壽寺附近的碼頭上船,然後沿長河進入昆明湖的,而繡漪橋則是長河和昆明湖的界橋,仔細看在這張照片中透過橋洞就可以看到那兩個石柱子。

我們近前看看這兩個石柱,只見上面雕刻有如意雲頭和蓮瓣紋圖案,旮旯兒在所發微頭條裡已經說過,乾隆《萬壽慶典圖》中畫的已經很清楚了,當時在東堤上建有一座兩柱三間三樓沖天式牌樓,所以很大可能這兩個石柱就是這座牌樓兩側木柱的夾柱石遺存。但這會不會如網友所說是什麼拴船用的石柱呢?凡事要做出一個判斷最有說服力的就是要有真憑實據,幸好有明白的網友提議說看看柱子是不是實心的就清楚了。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旮旯兒今天一大早就驅車直奔頤和園,七點鐘多一點兒就進了西宮門,走到石柱前舉起三腳架延時自拍了幾張照片,看到畫面時一下子就踏實了,說實話旮旯兒之前路過這裡多次,還真沒有仔細觀察過這兩根石柱,其實稍微認真看一下就會發現石柱並不是一體而是由四塊拼接而成的,毫無疑問這就是木柱的夾柱石,旗杆、幡杆、探海燈杆以及牌樓都可能用到。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兩根夾柱石,旮旯兒又查了一些手頭關於頤和園的資料。在這張清末的《京郊西山名勝圖》上所畫的頤和園部分清晰地描繪了園內的各個景點,其中還包括很多現在已經不在的建築。圖中可以看到在南如意門外以及西堤上還有多座四柱三間式牌樓,但是園內東堤上從繡漪橋到崑崙石之間並沒有任何建築,所以要想判斷這兩個石柱是乾隆還是光緒時期的恐怕還要根據其他特徵來判斷,不過旮旯兒還是傾向於這是乾隆時期的遺物。

之所以說這兩根石柱不是拴船用的其實還有很多理由,慈禧當年從水路乘船前往頤和園的路線和行程基本都是固定的,其在頤和園內的住所是樂壽堂,為此在湖邊專門建了一座靠岸碼頭,也就是水木自親殿,趾高氣揚的老佛爺不可能隨便找個地方把船一拴就棄舟上岸了。

如果仔細看一下會發現實際上慈禧的御用碼頭並不大,這也說明其實所謂的龍舟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龐大,當然這也是受到長河的寬度和深淺所限。關於慈禧當年所乘御船的樣子在耕織圖景區曾經有沙盤模型做過介紹。


提到慈禧的御船就不能不提一下永和號小火輪,這艘由日本製造並贈送給大清的遊輪曾經作為慈禧御用船隻的牽引船使用了一段時間,在旮旯兒收藏的這張《頤和園全圖》資料中就畫有這艘小火輪。

除了慈禧自用的水木自親碼頭外,在頤和園內還建有幾處可以停靠船舶的碼頭,其中一處是在南湖島上,有文章說慈禧當年坐船回頤和園經常會先到龍王廟上香,然後再乘船回樂壽堂,說實話旮旯兒對這個說法有些疑義,頤和園內有多處皇家廟宇,可供祈福燒香的地方太多了,老佛爺為何偏偏要到龍王廟上香呢?

另外頤和園內還有一處碼頭是在對鷗舫,這裡離水木自親殿不遠,如今被闢為小賣部,在景點說明牌上寫著這裡是當年帝后登船遊湖的碼頭,也是,畢竟偌大的昆明湖水面也不能光供老佛爺一個人享用啊。


當年由於國力所限,慈禧重建的頤和園並未能完全恢復到清漪園時期的規模,加之庚子年間頤和園二次遭難,所以園內很多建築如今都已不復存在,如今在後山還可以見到很多牌樓夾柱石遺存,對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再仔細研究一下這些夾柱石。 有圖有故事,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一千多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朋友們閱讀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