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60歲大爺做木工30餘年,200多年老屋柱子腐爛,看他“補”成啥樣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只要勤奮努力工作,都能做出優異的成績,得到別人的肯定。杜大爺是一名木工,以前,主要以幫人打傢俱為生,由於技術精湛,受到村民們稱讚,如今,他從事古建築的修復工作,很多人看到他乾的話後都豎起大拇指,一起看看他和同事把老房子“補”成啥樣子。圖為近日,杜大爺蹲在地上用鋸子把已經腐爛的門檻鋸掉。

杜大爺年近花甲,家住皖西南山區,做木工已經30餘年。以前,做木箱子、衣櫃是他常乾的活兒,隨著社會發展,各種款式新穎的傢俱在傢俱店都能買到,農村木工的活兒越來越少,於是,去年,他加入到古建築修復工作中。老房子裡的許多門檻已經腐爛,他首先將其鋸掉,然後用新木板替換上去,木板是新的,卻要做成古建築原來的模樣,而且還得牢固,他說。這對技術方面是一種考驗,不過,更考驗人的還在其它地方。

古建築是一種記憶,也是歷史的見證者。近些年,不少地方加大對古建築的保護力度。杜大爺現在修繕的這棟老屋佔地1100多平方米,有200多年曆史,磚木結構,柱子、橫樑上的木料經歲月的洗禮斑斑駁駁,精美的木雕展現了古建築文化的芬芳,讓人百看不厭。雖然這棟老屋歷史悠久,共有房屋六十餘間,但裡面沒有住戶,那為啥要修繕呢?


“繼宗志遵祖訓培育德才後代,重族譽正家風懲治不法子孫。”老屋堂軒柱子上的對聯十分醒目。原來,這棟老屋是當地汪氏家族的祠堂,建造初期是家族逢年過節開展活動的地方。抗戰時期,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在文革期間卻遭到破壞,木雕牌匾等不少地方損壞。圖為正在修繕中的堂軒。

老屋由於年久失修屋頂漏雨,造成很多木料腐爛,杜大爺和同事一起將其換成新木料,無論是造型還是結構都遵循維持原貌為重點,再經過油漆粉刷後需與老木料的顏色保持一致。對於沒有腐爛和有重要價值的木雕則以修復為主。在修繕老屋的過程中,有的木料需要更換,在更換的時候,不能因為修復工作損壞古老的木雕,杜大爺稱這是一項體力活,更是一項“巧”力活兒。

柱子是承載棟樑的構件,這些柱子的下半部分已腐爛,如果整根換掉可惜,倘若只“換”腐爛的部分則是最考驗工人的技術了,杜大爺的一位同事說,就像裝在杯子裡的水,讓你保留上半部分而先喝掉下半部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後來,他們想到一個辦法,那便是將新老柱子接頭的地方分別開成凹凸槽,再合起來,經過加工後的柱子粗細勻稱,刷油漆後很難看出是接起來的。


老屋戲樓上的圍欄做工精細,雖然有多處腐爛損壞,經過修復後亦很難看出維修的是哪個地方,村民們說這種圍欄是把老圍欄翻新,又把新木料做“舊”的結果。

無論是室內還是天井中,老房子不鋪水泥地面,有的臺階石頭損壞,則在其它地方已經拆除的老屋裡調運石頭過來。圖為工人們在抬石板。

杜大爺和同事個個精神飽滿,每天起早歇晚為修繕古建築而忙碌。他們稱自己不是木工或者瓦工,開玩笑地說自己是“補”工,老屋哪裡該修該“補”該換,都得按照要求來做,不但要維持原來的模樣,還得確保其牢固度。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榮耀,因為經過修繕的老屋得到很多人的誇讚。

老屋是歷史文化的見證,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雖然這裡不是村民的住房,但村民們覺得,修繕這樣的老房子具有一定的意義,不但能提升地方形象,還能利用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業,帶動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圖為老屋大門兩側的石鼓頗具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