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湖北、北京以外劃三檔!不同風險地區咋管控?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於2月25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武漢現有重症佔比最近3天下降趨勢明顯

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25日發佈會上介紹,進入2月以來,武漢現有重症病例佔確診病例的比例從2月11日的最高點31.6%波動下降至2月24日的22.0%,最近3天下降趨勢明顯。湖北其他地市和全國其他省份現有重症佔比2月7日以來保持穩定,2月24日分別為11.8%和10.5%。通過採取基礎醫學與臨床實踐、前方臨床救治與後方多學科支持、醫療與護理、醫療與管理相結合的治療措施,有效避免了輕症患者轉為重症,重症患者救治效果逐步提升。

低風險地區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提到,目前對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據疫情嚴重程度,以縣級為單位,劃分為低、中、高風險地區。低風險地區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消道路通行限制,不得對企業復工復產設置條件,不得以審批、備案等形式為藉口拖延企業復工復產;中風險地區儘快有序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組織人員有序返崗,指導用工企業嚴格執行消毒、通風、測溫等要求,降低人員密度,減少人員聚集,做到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復產同步推進;高風險地區要繼續集中精力搞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再有序擴大復工復產範圍,同時也要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企業的正常運轉。

不同風險級別地區如何管控?

針對分區分級防控疫情問題,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低風險區採取的措施是嚴防輸入,對來自中風險區和高風險區的人員要給予必要的健康服務,低風險區的醫療機構要加強規範管理發熱門診、呼吸道門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中風險區域採取的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在低風險區域採取的措施基礎上,做好醫療救治、疾控預防等物資、人員的準備,對於發現的疫情要精準確定隔離場所和管控人員;高風險地區要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在前述措施基礎上要停止聚集性活動,依法實施區域交通管制。

口罩日產能達5400萬隻

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表示,從口罩供應角度看,目前全國日產能達5400萬隻,比春節期間提高3倍。N95口罩日產量90萬隻,月底有望達到100萬隻。近一個月來組織口罩全產業鏈復工復產,口罩生產能力利用率達110%。目前已支持三批企業,增產擴產口罩,新上一批口罩生產線,有充分信心,口罩供應會持續改善。歐曉理同時表示,提倡口罩科學按需使用,呼籲根據暴露等級使用口罩,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提倡口罩要科學按需使用

歐曉理表示,不但要加大口罩供應,也要提倡口罩科學的按需使用。這次疫情對口罩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必然造成供需雙方不對等,現在馬上要達到口罩要多少有多少的狀況是不現實的,所以科學按需使用口罩、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在當前很有必要。“有人日常居家的時候也戴著N95,有的人一天接觸不到一兩個人,也四個小時換一個口罩,我們覺得這太土豪了,完全沒有必要。在此我們呼籲每個人在科學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都要肩負起科學節約使用口罩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