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破疫而行築底氣——廣州推進復工促復產一線見聞

作為全國三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廣州堅持分區分級精準施策,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努力實現“兩全”。步伐不停、任務不減。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超過90%。

不讓口罩“拖後腿”

復工率超過90%,廣州憑什麼?

答案或在一條條滿負荷運轉的口罩生產線上。

在廣州冠樺勞保用品公司車間內,32條生產線全部開啟,日產量已從5萬隻擴產到110萬隻。“復產之初,多數員工已返鄉過年,我們開5倍工資,返崗還不到10人。”公司董事長陳瑋向增城區政府反映,“沒想到第二天政府就派來工作小組,很快就招到120多名員工。”

防疫物資到位是企業復工復產的前提條件。小小一隻口罩,已成為不少企業復工復產的“卡脖子”問題。春節以來,在廣州多個政府部門動員下,約20家企業快速轉產。

提前謀劃、主動出擊是廣州實現口罩生產“加速度”的重要原因。廣州市工信局副局長張建華說:“當全國口罩產能只恢復了40%多時,廣州已實現100%復產。當其他城市著力提升產能時,廣州已開始考慮核心原材料熔噴布緊缺問題。”

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廣州金髮科技改造生產線,將熔噴布專用聚丙烯材料日產能提升到了200噸。

目前,廣州口罩日產能已接近500萬隻,“一罩難求”局面大幅緩解。廣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建榮說:“廣州將繼續加大口罩等緊缺防控物資生產,不能讓口罩等防疫物資拖了復工復產的後腿。”

破解“復工難復產”

高復工還要高復產。

缺人、缺資金、缺供應鏈是當下企業復產普遍遇到的難題。廣州積極搭建企業互助平臺,實行“一企一策”,採取“一對一”跟蹤服務。

近年營收超3600億元的廣汽集團全面復產需要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當公司董事長曾慶洪向有關部門反饋情況後,需協調的93家企業,已復工87家。“整車廠的零配件庫存通常維繫一週,只有上下游企業同步復工,我們才能正常運轉。”他說。

廣州有306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外資企業貢獻了廣州5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2月初,由於上游供應商沒有復工,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一度面臨原材料供應困難。“政府及時介入有力保障了安利公司的產業鏈穩定,目前廣州生產基地五個系列產品線已全面恢復生產。”公司供應鏈副總裁陳森林說。

倒逼營商環境優化

疫情是一次對城市社會治理能力的檢驗,也是倒逼營商環境改革的助推器。

17日,廣州召開市委書記專題會議,率先提出要以營商環境改革助推企業及重點項目復工復產,將解決復工復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營商環境改革的重要內容。

兩天後,廣州貝研生物公司收到了關於公司年產消毒液20噸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決定,這是疫情發生後廣州新投資生產消毒液的企業。“太快了!”公司負責人陳偉感嘆說,“沒想到這麼快就收到了審批決定。”

疫情發生以來,從市屬銀行降低貸款利息,到國企物業減免租金,再到社保減負,廣州市區兩級政府陸續出臺的一系列“硬核”舉措,為佔據廣州經濟實體超九成的中小微企業送上“及時雨”。

由於受疫情影響不能如期交貨,德資企業海瑞克隧道設備公司面臨著上億元合同違約風險。廣州市貿促會收到求助後,以“不見面辦公”的方式幫助企業提交佐證材料,僅用兩個小時便開出不可抗力證明書。廣州市貿促會主任楊勇說:“要盡力避免企業的無謂損失,就需要我們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當下廣州數十個超過10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已按下“快進鍵”。廣州市住建局副局長李朝暉表示,“能線上審批的絕不線下審批,能不見面的絕不見面審批,廣州將進一步簡化流程、壓縮審批時間,為經濟發展釋放營商環境優化的效能。”

(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