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林芝市今年民生事業發展展望:幸福灑滿尼洋河畔

中國西藏新聞網

林芝市易地扶貧搬遷在全區率先完成搬遷入住,建成產業配套項目26個;“五個100%”教育目標全面實現;棚戶區居民改造居住環境的期盼得以實現;老年人休養生息有了好去處……一項項改革舉措、一件件民生實事傳遞出令人溫暖的力量。今年,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從期待將變為現實,好日子正一步一個腳印走來。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們走得再遠,也不能忘了為什麼出發。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教業保,小至百姓冷暖,大到國家情懷,近在一朝一夕,遠到千秋萬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也印證著林芝市轉型發展路上的赤子初心。

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今年,林芝市將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強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全力做好國家衛生城市第二輪複評。推進智慧城管建設,完成數字化城市管理智慧中心二期改造。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加強物業管理,加大違建治理,繼續實施城市“三化”工程,維護好市政基礎設施。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建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和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示範區。加快巴宜區、察隅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創建。積極引導和支持工商企業租賃承包地,發展良種繁育、設施農業和規模化養殖等現代農業。鼓勵農牧民群眾開辦家庭旅館、參與項目建設等多種渠道增加經營性收入,實現不離鄉不離土融入產業增收致富。加強鄉土人才培養,鼓勵支持各類人才領辦創辦經濟實體,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全面消除“空殼村”、持續壯大薄弱村、鞏固提升富裕村,盤活資產資源,增強“造血”功能。分批次把未實施小康村建設的村莊納入援藏規劃,不斷提高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使用率,實現規範化運轉。加強公共廁所標準化、規範化管理,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3年行動計劃,持續引導群眾移風易俗。

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今年,林芝市將推動民生事業持續改善,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促進就業創業,制定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相關政策,深化“五個一”舉措。搭建廣東就業培訓、招聘、扶持三大平臺,紮實做好就業援藏。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提高勞動者技能水平。多措並舉推進城鄉就業,開發就業崗位5000個,實現新增城鎮就業4000人,農牧民轉移就業2.5萬人以上,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推進全市“雙創”基地建設,實施“創業助推工程”,擴大就業倍增效應,以創業擔保貸款增量擴面和建立創業項目庫為突破口,完善各項扶持政策,全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優先發展教育,持續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全面落實“五育”並舉要求,鞏固提升“五個100%”水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新開30所農牧區雙語幼兒園;實施高中階段普及攻堅計劃,落實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要求,切實提高育人水平;完善市職校配套設施,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健康林芝,全面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層醫務人員繼續教育體系,加大全科醫生培訓統籌力度,持續實施母嬰安全行動和健康兒童行動計劃,構建智慧醫療綜合服務平臺,力爭智慧醫療覆蓋七縣區和40%的鄉鎮衛生院,加快推進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之間實現診療信息共享,推動藏醫藥傳承與創新協同發展。

確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性

今年,林芝市將推動生態保護再上臺階,正確處理好保障發展和保護生態的關係,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齊短板、增強後勁,增加環境“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成果,加快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步伐。劃定“三線一單”綠色標尺,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區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繼續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統籌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大力實施綠色廊道工程。全年完成綠化造林4萬畝以上,依法管地用地,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獎和生態公益林政策,真正做到生態與生計兼顧,增收與增綠協調,“綠起來”與“富起來”相統一。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早已全面融入林芝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中,體現在人民群眾每一天的生活中。民生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更沒有捷徑可尋,擼起袖子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就能用全市人民穩穩的幸福托起林芝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