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面對疫情,如何客服心裡的恐懼和焦慮?

用戶4907030194


面對疫情,如何客服心裡的恐懼和焦慮?

恐懼情緒和焦慮情緒,說到底都是怕,只不過怕的程度不同,恐懼怕的更嚴重。

這次疫情,病毒傳播快,導致7萬多人被感染,數量遠遠超過非典,作為普通百姓,一定要加強防護,按照專家說的,勤洗手,勤通風,勤消毒,戴口罩,不扎推,不聚會等要求。只要防護方面做得好,被感染的概率就會得到降低,這幾天新增確診的數量越來越少就說明這一點。從治癒方面看,每天出院的患者逐漸增多,也會給很多患者和家人增加信心,同時焦慮恐懼情緒也會降低。

很多人雖然沒被感染,但出現了高度焦慮恐懼的情緒,也有比較嚴重的軀體症狀,主要原因是這些人性格比較敏感多疑,缺少安全感,疫情總會過去,但個性不優化,自信心不提升,再出現重大事件,還是生活在恐慌中。

還有就是對青少年三觀的教育,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管的住自己,不暴飲暴食,飲食結構合理,免疫力強,身體強壯,抗病毒的能力也強。


霍體清


我在遼寧瀋陽,2月初期的時候疫情氛圍相對壓抑緊張一些,除了買菜都自覺在家隔離,在家看書看電影為主,配合適當的舒展運動,也相對安逸,漸漸的疫情也得到穩定控制,氣溫也回升了,感覺春天越來越近,心情也愈加開朗樂觀,相信不日就能恢復往日的活力和繁華.



A華仔很忙


2020年初一場疫情的爆發,一時間改變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大家宅家度過了不平凡的春節長假,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我們內心難免會產生恐懼、焦慮,也有人會經歷憤怒、悲傷、無助、無力感等一系列的複雜情緒體驗,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在嚴重的疫情面前,我們感受到焦慮、擔心、恐懼及其他負面情緒,是正常的心理應激反應,是個體實現自我保護的有效心理機制。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各省陸續復工,復學也即將開始,還有一大部分人依然隔離在家。即使復工和復學,也必須做好嚴格的防護措施,以避免交互傳染。因為形勢依然嚴峻疫情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情緒穩定就顯得格外重要。全國已經開通了多條心理援助熱線,還是杯水車薪,大部分人員得不到足夠的心理援助。因此,要實現有效的情緒管理,除了通過熱線、線上平臺的心理疏導,宣傳講座,自助情緒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也是普通人應對疫情宅家保持穩定情緒的最佳方式。把已經產生的負面情緒正常化,是我們穩定情緒的有效前提之一。心理諮詢技術中的合理情緒療法(ABC理論)認為:人的情緒並不是由某一誘發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個體對事件的認知、解釋和評價所引起。

心理危機產生後會經歷四個發展階段。首先是衝擊期,發生在危機事件當時或者發生後不久。通常會感受到震驚恐慌不知所措。第二是防禦期,表現為想恢復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慮和情緒紊亂。恢復受到損害的認知功能,但是不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會出現否認以及合理化等等不合理的信念及行為。第三是解決期,人會積極採用各種方法來接受這種現實。尋求各種資源,努力想方設法的去解決這個問題。從而使自己的焦慮減輕,自信增加,恢復一定的社會功能。第四是成長期,當事人經歷了危機以後,會變得更加的成熟,能夠獲得應對危機的技巧。

看過《哈利波特》的朋友,都會記得裡面哈利波特與小夥伴們在和伏地魔作鬥爭,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變得成熟起來,他們就能看到魔法世界的動物夜騏,班裡沒有經歷危機的小夥伴們他們就看不見夜騏,每天無憂無慮開著玩笑。哈利波特他們通過和伏地魔作鬥爭,變得成熟,獲得了經歷危機的技巧,和打敗伏地魔的信心。由此可見,危機是把“雙刃劍”,危險和機遇並存。在危機面前,我們是看到“危險”還是“機會”,取決於我們對事件的認知、解釋和評價而不是事件本身。

此外,緩解恐懼和焦慮情緒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1、接納現實改變。2、接納自己的情緒變化,合理地宣洩情緒。3、找到社會支持系統,進行適當的傾訴。4、為所做的事情或所面臨的情境賦予積極的意義,用積極的自我暗示替換掉消極的內在聲音,將有助於提升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5、找回原來的生活節奏,安排作息,制定計劃。做一些能感到愉悅的事。5、放鬆訓練:介紹兩種。1)腹式呼吸:①我們需要先找到一個舒服的狀態,坐著或躺著都行。②然後把手放在肚子上,慢慢地深吸一口氣(持續大約3-4秒),感受肚子在我們吸氣時慢慢鼓起來。③然後,再專注地慢慢地呼出這口氣(持續大約3-4秒)),讓腹部慢慢回縮。④重複這個過程,直到感到情緒緩解。2)蝴蝶拍:請你在一間安靜的屋子裡,以非常舒服的姿勢坐著,全身放鬆,雙眼可以閉上,也可以微微眯著。做一個深呼吸。下面,請把手臂交叉放在胸前,左手手掌可以觸碰到右側鎖骨中間偏外側的位置,右手手掌觸碰到左側鎖骨中間對稱區域,雙手模仿蝴蝶的翅膀,輕輕地、輕輕地、慢慢地,拍打自己。一邊輕輕拍打自己的肩膀,一邊做一個深呼吸,你所看到的,你所聽到的,你所聞到的,都在腦海中閃過,不用壓抑你的想法,讓它自由的飄過,而你的雙手,只需要持續地做蝴蝶拍的動作。當你持續地做蝴蝶拍的動作,當你的肩膀,感受到你的輕拍,你就會感覺,那些事情都開始慢慢變淡了,那些場景越來越虛,最終,在你的腦海中完全消失了。而你所有的緊張、焦慮的情緒,也隨之一點一點的消失。你可以繼續拍打著自己的雙肩,感受拍打的力量,通過拍打,獲得了力量,獲得了勇氣,也在這個過程中,情緒也平靜了下來,我們的身體彷彿通過拍打、震動,重組了一般,變得更加柔韌、堅實。能夠感覺到我們身體的血管、經絡,也通過拍打,變得更加流暢、順暢,我們的血液能夠在血管中自由的流淌,為我們身體各個部位、臟器,都帶去滋潤和營養。讓我們再做一個深呼吸,感受身體的滋潤、營養,逐漸變得強大。然後從1數到5,給你足夠的時間,讓你感受自己的平靜和強大。1~2~3~4~5!經過了短暫的恢復,你的內心非常的平靜,平靜而更有力量;你的頭腦變得更加的清晰,可以去理性思考、做出判斷,而你的身體,也因為充滿營養而變得擁有力量,免疫功能更加強大,抵抗力更加強大。下面,自己從5數到1 ,當數到1的時候,你就可以帶著這種非常好的狀態,醒過來,醒來以後,可以以更好的狀態,面對工作、面對家人、或者很好的去放鬆、休息。5、4、3、2、1!醒來吧!希望這種方法,能夠為您緩解焦慮和恐懼。最後我想說,你獲得了經歷危機的技巧和打敗“伏地魔”的信心勇氣和力量了嗎?讓我們一起並肩作戰,打贏這場新冠病毒瘦情戰!


梁明霞與精神分析


一、情緒有變化,這是正常的

1、在面對突然的或長期持續的巨大壓力時,我們會進入一種叫“應激”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我們較往常會在情緒、生理、思維和行為上發生許多改變。如果我們正處在應激的前兩個階段,那麼我們會出現的各種反應都是正常的,這能夠幫我們更好地應對壓力、克服困難。

2、情緒上,我們可能會比以往感到波動變得更大、程度更深、持續時間更久,並往往伴隨多種複雜的感受。生理上,我們可能會感到身體上出現無明顯原因的疼痛、身體顫抖、食慾變化等。思維上,我們可能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做決定猶豫不決等變化。行為上,我們可能會更多地吸菸或飲酒、進食,睡眠發生變化、社交變化等。

3、當我們處在應激的狀態中時,若通過自己或身邊人的幫助能讓自己有好轉,在這個過程中也沒有傷害到自己或他人,以前能做的事現在依然也能做,並且不會因此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的話,那麼這些改變都在正常的範圍內,無需過度擔心或害怕。

4、我們的應激狀態會隨著壓力的緩解而緩解,或隨著自己對壓力的逐漸適應而緩解。

5、如果應激持續存在,難以通過自己的能力或身邊人的幫助好轉,或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社交或工作,那麼這是值得注意的健康問題,需要尋求他人或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幫助。

二、自我調節:更好地和情緒共處

1、接納改變:若我們的改變在應激的前兩個階段,那麼這些改變都是正常的。接納改變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生活、應對疫情。

2、更好地與情緒共處:我們可以通過接納情緒、合理宣洩情緒、與他人訴說,和照顧自己的情緒的方式讓我們在疫情中更好地與自己的情緒相處。

3、採取一些思維策略:我們可以嘗試通過一些認知技術,增加思維的靈活性、考慮更多可能性的方式,讓我們走出思維怪圈。

4、採取一些行動策略:我們可以嘗試保持生活節奏的穩定性,和進行身體勞動和具體工作。

5、嘗試一些放鬆技術:我們也可以嘗試些心理學上普遍認可並有效的放鬆技術,如腹式呼吸、著陸技術、肌肉放鬆技術等。


承蒙您的厚愛


不必太恐慌,有病必定有藥能治它,



九尾靈猴


待在家裡,大家的心理狀態,會從焦慮、恐慌中,慢慢到理性的分析狀態,如果沒有發熱、沒有去過疫區、沒有接觸過相關患者,可以不必過於焦慮。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保持充分休息,不讓疫情過多影響心情,情緒是當下的第一免疫力。學會自我鼓勵,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談心交流。



二叔的極樂淨土L


1.自我思考,我們的恐懼和焦慮是由於我們對疫情過於敏感和害怕。從而無限放大,心理上的壓抑產生了焦慮,在這種情況下,你首先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的焦慮和想法替換掉

首先是增加自信,自信是緩解焦慮的必要前提,有些對自己缺少自信的人,對自己應對疫情的能力是懷疑的,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因此你必須首先自信,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防護,相信我們的黨,相信政府,相信組織,國家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後盾,疫情一定可以消滅,減少自卑感,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慮度就會降低一點,恢復自信,才能最終驅逐焦慮和恐懼

2.學會自我放鬆

3.樹立良好的自我心態

4.進行自我疏導



微笑的小熊09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為老百姓能做的就是非必要,不出門,給一線的醫護人員減少壓力。鍾老說了,等所有潛伏期的病人都發病,省下了都是安全的了,那時候就能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了!





王鐵柱vlog


大家好,我是小賈說事,因為最近特殊時期,有很多網友就提出來,嗯,在疫情期間個人產生了一些情緒上的焦慮啊,恐懼這樣的心理,怎麼去克服這樣的心理呢?我個人認為做到以下幾點,對我們的心理建設會有一定的幫助。
1:我們一定要相信這個疫情一定會過去,我們國家會盡快處理這樣的事情。給自己一個有信心的一些心理支持。
2:在家裡可以做一些室內運動,比如說跳繩呢,跟家裡人一起下象棋呀,嗯,做些互動。舒緩一下自己緊張的情緒。


3:如果情緒特別緊張,特別焦慮的人呢,嗯,可以在紙上寫下你的一些煩惱的事情呀,一些焦躁的事情把它寫下來,然後呢把它撕掉,然後扔到垃圾桶去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
4:多看一些積極健康的書方面的書籍呀,電視啊,視頻啊。就算是我們看到疫情方面的一些消息,我們也多關注一些好的方面的消息,比如說治癒率之類的。這樣會給我們心理上一些信心方面的支撐。最後我希望我們國家的這個疫情會盡早過去,大家也能迴歸正常的生活,大家加油武漢加油,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薄的建議,嗯,對大家有幫助呢,希望大家能關注,嗯,如果你個人有什麼這方面的這個經驗呢,可以嗯評論一下留言,嗯,給大家分享一下,好的,謝謝大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3c0000b0de53a8c24a\

賈大叔說事


不知道題主是男生還是女生哈,不過面對疫情,又悶了這麼久,焦慮是肯定有的,但是要看怎麼去調節。

個人建議轉移注意力法,如果是男生,建議多看書,或者自學一些技能,網上有很多教程。


女生的話可以試著做些手工,或者學習一些繪畫,推薦彩鉛畫,比較容易入門,這些都是在家可以完成的。

另外有很多精彩的電影電視劇,也可以看看轉移一下注意力,在家裡做些簡單的運動都是可以的。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希望疫情早早結束,都能恢復愉快的心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eb895463a3834d50bd0ac3fb93010be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