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大股東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13802681


這個毫無疑問,是個利空;尤其是在一個名為融資,實為圈錢的市場裡,能解讀為利好,絕對是包藏禍心,惡意滿滿。

不管是出於何種情況而實行減持,都說明了一點:大股東要麼是對企業未來不樂觀,要麼是企業經營狀況不理想,不然不會把股權拱手相讓。

有人或許會拿小馬哥,一路減持,騰訊股價一路上行來說事。問題是,那是港股,不是A股,大A向來都視上市為套現良機;更何況,這是成千上萬家IT企業多年廝殺下來,所結出的兩大碩果之一,其他企業,拿什麼跟人家比。

就算是牛市,承接能力槓槓的,但跑的人多了,早晚也會被壓垮。一個只吞不吐的市場,完全就是個無底洞,再多資金都撐不住。

都在羨慕美股十年長牛,可誰曾想過,人家是如何做的?很簡單,就是回購股份,讓流通盤變小,導致供不應求,股價能不漲嗎。而我們又是如何做的?減持,倒是溜得很;增持,磨蹭個不行,甚至是光打雷不下雨,這樣的作風,能好才是怪事。

所以,但凡有減持意向的,最好還是先回避。除非你是個短炒高手,否則,還是不要妄想刀下奪食了。


蟄冬至


在股市中,常常會遇到股東減持或者是增持的現象,當股東在上市公司在持股比例超過5%時,就稱為大股東。

股東減持,這對於一般炒人的理解而言,認為股東自己都要賣掉自己的股票,所以,基本上都是利空,而股東增持自己的股票,卻認為是股東都加倉買自己的股票,肯定對未來是好事,那就是利好。但在我個人看來,這些人把股東的股份當成股票,我認為這是個重大的誤區。既然是大股東,那就意味著在公司的發言權,所以,權力移交或者是權力分散或者是權力集中,也是大多數股東轉移股份的一種方式,而並非是簡單的利好或者是利空。

其次,大股東減持或者是增持,這在公司資料中,大多數情況並沒有說明減給誰了?難道是減給散戶了嗎?往往在減持股票前,會公佈即將減持的份額,終於有一天,大股東減持了十萬股,甚至100萬股的。難道這一天,有這麼多散戶就買了這麼多股票嗎?散戶有那麼“傻”嗎?還有,他們有這個能力去接盤嗎?又不是“天大的利好”!這種“重大利空”我快點逃還來不及嘞!我再打一個比方,假如一個公司來了新的合作伙伴,或者是重要的股東成員,作為公司的激勵制度,為了使合作伙伴安心地為公司賣力,或者是出於別的原因。難道大股東或者是高管不減持給他們一點股份嗎?還有,公司的新的股東即使接受了減持的股份,一般也要至少一個季度後,才更新在公司的資料中。

當然,也有一起情況,大股東減持確實是在變賣自己的股份來套現。但大多數情況,直接變賣套現的公司股東一開始並不多,因為這樣做太顯眼了,誰來接盤喔?所以,很多情況的大股東減持,主要是通過質押公司股份而讓其自已爆倉而實現套現的目的,這樣讓大多數人認為是“情有可原”,只有當到了最後的關頭,股東才會裸賣股份。

所以,我們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力,要從主力意向去分析去理解股東的減持情況,並不是單憑看公司資料的利好或利空。你哪一次看到漲得很高的股票不是公司收益很高?公司好事連連?你哪一次看到股價在低位不是壞事纏身?……如果你能看到的,大股東減持,大股東股份解禁,偶爾的公司虧損,高管辭職,莫名其妙的風險警示?云云。去做出利空判斷,那你就中了人性的弱點的這個套,主力目的終於達到了。而對一些華麗的表面數據感興趣,對利好感興趣。於是,你還真成了A股中的大冤頭――“韭菜”!

接下來,請您欣賞下圖中各種大股東減持,增持的分析……

我是股市格局, 希望我的分析能對您有所幫助

股市有風險,祝您投資順利

歡迎您留言探討,如果您想成為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請點關注。這將是您實現大格局投資的開始!

@股市格局

2019年7月13日










股市格局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有意義,我來回答。大股東堅持是利好還是利空,不能一概而論,也是分情況的。

第一種情況:大股東在天花板減持

那麼如果是在這個位置減持,一定是把高位的籌碼拋給追高的散戶,會對股票形成利空。所以,面對這樣的股票,出減持公告,一定賣光。

第二種情況:看股東的性質減持

有的大股東,是散戶,是流通股東。但是也進入了,十大股東。這種股東減持,應該也屬於利空。但是有的是控股股東做減持,是減持

給一直行動人,或者是有這個資產重組預期,做調整的,這種減持就是利好。

第三種情況:看大股東減持給誰的。

如果是減持給散戶的,那麼就是利空,如果是減持給機構的,就不能說一定是利空了。

第四種情況:看減持的位置

如果減持的位置在地板上,怕個毛。只要股票的基本面好,這種減持大部分都是騙人的,不必去理會。背後肯定會有大文章,弄不好未來會有資產重組。

第五種情況:看減持的數量

如果只是減持了區區幾十萬股,這個可以忽略不計,雖然談不上利好,但是肯定也構不成利空。弄不好是一個詭計,騙散戶低價籌碼的。

以上內容,就是我對大股東減持,是利空還是利好的分析。喜歡並認可土菜觀點的點關注和評論,謝謝大家。


股市第一桶金


第一種情況:大股東在天花板減持

那麼如果是在這個位置減持,一定是把高位的籌碼拋給追高的散戶,會對股票形成利空。所以,面對這樣的股票,出減持公告,一定賣光。

第二種情況:看股東的性質減持

有的大股東,是散戶,是流通股東。但是也進入了,十大股東。這種股東減持,應該也屬於利空。但是有的是控股股東做減持,是減持

給一直行動人,或者是有這個資產重組預期,做調整的,這種減持就是利好。

第三種情況:看大股東減持給誰的。

如果是減持給散戶的,那麼就是利空,如果是減持給機構的,就不能說一定是利空了。

第四種情況:看減持的位置

如果減持的位置在地板上,怕個毛。只要股票的基本面好,這種減持大部分都是騙人的,不必去理會。背後肯定會有大文章,弄不好未來會有資產重組


第五種情況:看減持的數量

如果只是減持了區區幾十萬股,這個可以忽略不計,雖然談不上利好,但是肯定也構不成利空。弄不好是一個詭計,騙散戶低價籌碼的。

市場之廣,指標之多,無窮無盡,真正實用的指標少之又少,尤其對於短線和一夜情愛好者亦或者酷愛中長期把握趨勢行情的操作者來說,一個適合自己的指標是知己亦是良藥,話不多說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套鄙人自創及其適合短線操作的“火箭擒牛”指標的短線操作實力!

中長線操作示範

主圖指標:發射及買入,引爆及加倉!幅圖指標:建倉確定,後市可期!同時結合使用,提高捕獲盈利率,穩定操作跟隨主力真正“擒牛”!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背後的真正邏輯和技術!)


電力商訊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的來判定利空,利好。說利空的原因,大家都說了,大股東減持毫無疑問是利空,可是大股東要減持,是希望股價上漲好還是下降好呢,當然是上漲咯,因為這樣他可以套現更多啊。所以在宣佈減持後,他會逐步拉昇股價,吸引跟風盤,然後慢慢出貨。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股票當公告說大股東要減持當天,股價大幅下挫,隨後企穩一路上揚,股價甚至翻倍了。所以從這方面看是利好。


見微草堂


大股東減持需要具體分析,不是所有減持都是利空!有的減持甚至是利好!

減持分為幾種情況,不同情況需要不同對待!

【1】股權結構減持

這類公司通常都是家族性企業,董事長,董秘等高管們都是一家人,導致上市公司股權非常集中!(以嶺藥業 四方科技 等都是家族企業)

通常高管們持股能達到70%左右,對外流通的股票只有30%,數量非常少!所以就導致一種情況,這種股票非常好,但是我們機構沒有辦法買!



【比如】上市公司1億股本,扣除70%高管們持股部分,流通的可能只有30%,最多3000萬股!

所以由於流通少,我們機構根本沒有辦法買入,因為流通太少,你稍微買多一點,股價馬上就大漲,根本沒有辦法建倉機會!

你買7-8百萬市值,又太少,不值得佈局一次!你買2-3千萬的市值,由於流通股太少,你大量買入,股價短期馬上暴漲20-30%,建倉成本陡然增加,你根本沒辦法在建倉!

而大股東減持後,就釋放出足夠的流通股,讓我們在市場中能拿到足夠的籌碼!

比如股東減持10%,釋放出1000萬股,那麼你買入800萬股,對股價都沒有任何影響,我們就可以悄悄吸籌建倉!


【2】大股東改善生活

這種也是實實在在的,很多上市公司高管,都是當年跟隨董事長20-30年,把公司從一個小作坊企業,奮鬥到上市,非常不容易!

上市分配股權作為獎勵,3年鎖定期一過,他們減持也是想改善生活!

比如:在市裡買一套房子改善一下居住條件!或者送孩子出國留學,都需要錢!他們減持無非就是為了改善生活!

非常可以理解!我們之前調研【智能智控】,他們有一個車間工人,跟隨老闆20多年,一步一步看著公司從小作坊到上市!

老闆為了鼓勵基層員工,上市後直接獎勵他股權!他的股份比一些中層管理領導還要多!

他馬上60歲人,目前還在車間一線工作,就想在南京買一套房子,享受後半生,想退休,歇一歇!

後來減持股份以後,買了一套房子!很多跟隨董事長創業的管理層,一般都50歲以上了,奮鬥半輩子,就想後半生吃的好一點,住的好一點很正常!

這種減持,我們作為機構投資人很理解!只要不是惡意套現減持,都沒事,對股價沒有影響!

【3】減持煙霧彈

還有一種減持非常有意思,我們不好去評價它減持的目的,但是減持公佈後,股價短期大跌之後,然後就是暴漲!

比如2018年8月份【吳通控股】上半年業績鉅虧,股價暴跌!就在這個時候,吳通控股高管還發布減持公告!

減持公告一出,股價馬上大跌!但1個月以後,股價迅速企穩,隨後就是大漲!目前已經創出階段性新高!

更有意思的是——2018年減持完畢之後,公司業績馬上扭虧!2019年公司業績更是一片大好!

所以我們不好確定,高管們當時減持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在公司股價最低,業績馬上反轉的時候減倉!

難道是配合機構,藉助減持利空,打壓股價,低位建倉???

還有一種情況,也非常類似——小規模減持!

高管減持比例不超過1%的,感覺是利空!減持規模太小,其實對股價中期走勢,沒有任何影響!

但是散戶習慣性覺得減持就是利空,認為是高管惡意套現!這種股票通常短線下跌1周時間,然後就是繼續創新高!

2019年8月【我物生物】高位減持1%左右,股價連續2天放量下跌,然而只跌了2天,隨後放熱量大漲,繼續股價歷史創新高!

短線賣出的,都是看到減持公告,感覺是重大利空的人!而這部分人都是散戶!

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需要具體分析!


股票一點通



作為一名普通的投資者,遇到股東減持往往就是個黑天鵝事件,減持量小一點還好,減持一旦幾億、十幾億、上百億的出現,那麼短期該股的跌幅恐怕不是你願意看到的。

遇到大股東減持,散戶該不該立即賣出股票?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通常來說遇到減持,我們第一時間需要做的事情是減持明細,比方說6個月內擬減持某股票不超過5%的股份,這不單單是看對應的數字,還得看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

首先,減持不能超過5%,否則作為散戶,短期的跌幅可能不是你願意看見的,換言之,此時你走人是合理的。

其次,假設這是一家千億級別的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5%或者其他數量,我們需要關注其減持的作用,如果是對於公司相關的建設,倒也無用太過擔心,可如果就是簡簡單單的薅羊毛,那咱們怕是得快點溜。

最後,熊市期間,任何減持都是壞消息,下跌是免不了的,如果做得是短期的配置,出局肯定是首選,可如果是牛市期間,那麼減持並不一定是壞消息,這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而分辨,國內股市多為震盪市,一般遇到大額減持的情況,都不是太好。

所以,合理的判斷減持相關情況後,你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大股東通常是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或者是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這部分大股東持有公司較多的股份,且處於上市公司的核心決策層和管理層,對公司的真實經營現狀、發展前景有著最直接、最透徹的瞭解。我們也通常把大股東的增減持情況作為研判公司未來經營情況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那麼,大股東增持真的是利好嗎?大股東減持真的是利空嗎?還真不一定,在研判大股東增減持的時候,還要結合大盤環境、股價位置、大股東增減持的細節具體分析,這裡我們區分四種情況為大家進行一下解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股價在高位大股東減持,股價在低位大股東增持

公司董事及高管通常在公司上市之前就持有公司的原始股份,按規定大股東持股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市發行初期,這個階段通常會有一個禁售期要求。第二個階段是解禁期,這個階段大股東可以根據個人和市場情況,按照交易所規則進行減持。由於大股東持股不僅僅是掌握公司控制權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實現股權增值的重要途徑。因此,大股東持股呈現三個特徵:一是持股數量大,二是持股時間長,三是持股比例基本穩定。大股東為實現股權增值,並保持持股比例穩定,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增減持,當公司股票有較大漲幅時,大股東就會有減持兌現的衝動,當公司股票有較大跌幅時,大股東就會進行增持,此時,大股東的增持可以視為對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信心。因此,當股價經過較大漲幅,大股東出現大量減持時,我們就應該及時落袋為安。當股價經過較大跌幅,大股東出現大量增持時,我們就可以把大股東增持動作作為重要的底部信號。

二、股價在低位大股東減持,股價在高位大股東增持

以上我們對正常的大股東增減持情況進行了分析,但在市場中也有特殊的情況,那就是有些大股東會在股價低位時進行減持,在股價高位時進行增持,當我們遇到這兩種情況就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

①大股東在股價低位時進行減持。此時,我們要區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要搞清楚減持股份的性質。我們要搞清楚大股東減持的是原始股,還是上市後定向增發的股份。因為,原始股的價格和增發股的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原始股的價格通常是1元,哪怕股價跌到2元,原始股仍然有1倍的盈利,因此,股價在低位時大股東也可能因為個人的資金需求進行減持,同樣也是盈利的。第二種情況是大股東減持的不是原始股,此時,我們可以理解為大股東不計成本的拋售,可能是大股東自己的資金需求特別迫切,或者是大股東提前知道公司的經營風險,開始提前不計成本的拋售,奪路而逃。第三種情況是大股東有計劃、有步驟、協同性很強的減持,這種情況就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例如近期的聯絡互動(002280)發佈的減持計劃就非常值得研究,下面表格內是聯絡互動於10月31日、11月1日發佈的減持公告的大股東減持情況,經過計算我們得出,5位高管在兩日內的減持比例剛好都是25%,這說明5位高管並不是爭先恐後的拋售,而是有計劃、協同性較強的減持,這樣的拋售我們就不能簡單的認為是利空。其次,從K線圖中我們可以看出,2017年9月份這幾位高管共增持了166萬股,2019年10月31日、11月1日共減持了68.9萬股,可以看出他們在2017年增持的股份目前是處於虧損狀態的。在增持股份出現較大幅度虧損時,又是有計劃、有步驟的減持,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

②大股東在股價高位時進行增持。大股東在高位增持也要區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雖然股價漲幅較大,但大股東認為當前股價仍然沒有反應公司的真實價值,或者仍然看好公司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這種大股東增持是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的表現。例如2019年3月13日中國平安(601318)發佈的回購計劃,公司計劃使用不低於50億,且不超過100億的自有資金回購本公司A股股份,全部用於公司員工持股計劃。雖然,當時中國平安的股價已經達到70元以上了,但是,公司依然對公司價值充滿信心。第二種情況是“居心叵測”的高位大股東增持。股民通常會認為大股東增持是利好,因此,有些主力會串通大股東在高位放出增持計劃,掩護主力出貨,這種情況一定要引起大家高度的警惕。

通過對以上幾種情況進行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大股東的增減持情況只能作為我們投資的重要參考依據,但絕對不能作為唯一的投資依據,作為一名價值投資者或者是中長線投資者,是可以把大股東在低位增持作為一個重要底部信號的。以上是我們的回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認可我們的觀點,請點贊、關注支持我們,文中有分析不到的地方,敬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生命在於思考1


減持,在大部分散戶的眼裡其實一個利空的代名詞。因為減持本身帶有的是悲觀的效果,傳達給市場和投資者的也是一種不好的情緒,所以往往會引發做空的結果。

可是,對於現在的A股市場來說,主力和上市公司之間一直存在這一種互利互惠的合作關係。再加上大股東減持都需要一個提前披露信息的要求,所以這種模式下,減持給予了主力和上市公司更多“欺騙”散戶的作用,達到了一種割韭菜的工具!

就好比:

2015:A股共發佈159份減持計劃;

2016:A股共發佈313份減持計劃;

2017:A股共發佈409份減持計劃;

2018:A股共發佈951份減持計劃;

2019:截止當前時間段,已經發布了1590份減持計劃;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害怕,但是如果我把一輪完整的牛熊市的減持報告數量補齊,你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了。

2015年,5178點大牛市出現,但是減持計劃僅有159份;

2014年11284家公司重要股東和高管合計減持2218億元;

2013年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套現規模,套現規模達到了1622億元!!!!!它刷新了中國股市年度減持紀錄,數額比肩該指標2012年和2011年的總和。

並且,在2013年,兩市共出現8648封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公告!!但是回頭來看,我們可以發現,2013年的A股,卻是2014-2015年的牛市起點!!

所以啊,做股票投資,一定要懂得分辨“爾虞我詐”!不要相信底部區域裡的壞消息,更不要相信頂部區域裡的好消息!!對於“減持”千萬不要停留在表明意思上的利空,一定要結合相對的環境,個股相對的位置,做一個具體的分析!!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毫無疑問大股東減持是利空(包括二級市場減持及大宗交易),尤其會對短期的股價造成承壓。


有人會說,有時候減持股價反而會漲。這完全是一種炒作策略,空頭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消息並將其放大以恐嚇買家及不穩定持股者,以達到股價大幅度下行收集籌碼,之後順勢拉伸的目。這種消息的炒作比大股東減持更加利空,因為大股東減持只增加了賣出的籌碼,而炒作卻挑動整個市場賣出更多籌碼, 結果令股價大幅波動。


實際上,所有人的減持都是利空,因為拋售股票對二級市場肯定是有壓力的。而大股東,多數為公司的實控人,其減持更是利空中的利空。前期爆炒概念的金力永磁,最高位置達70多元,限售股解禁消息公佈後,尚未開始減持,股價就開始連續一字跌停的暴跌,可見股價高位對任何消息來說都是利空。


對於小散來說,分清減持是否是利空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知道減持對股價的影響。就減持對股價的影響而言,一句話,熊市低位是利好,牛市高位為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