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什麼老師讓學生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

小善若絲


學校要求學生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按照教育部《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師工作若干事項的通知》的精神,做好對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關懷工作。



關懷和幫扶工作有很多種形式:

  • 第一是課程輔導,老師在正常授課之外,還應每天與一線醫護人員子女聯繫,瞭解他們當天的學習情況,對沒有解決的學習問題要幫助解決。

  • 第二是生活關心,學校建立臺賬後,可以定期聯繫學生,詢問生活、健康等狀況。如果孩子出現無人照顧的情況,學校和社區應想辦法予以解決。

  • 第三就是優惠政策,比如山東、四川、湖北等省出臺的政策,對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予以中考加分的待遇。要做好這項工作,前期需要統計登記,後期還會要求工作單位出具證明。


所以,總的來說,學校讓學生登記父母情況,絕不是歧視,而是關懷、是照顧。一線醫護人員是前線英雄,照顧好英雄子女,是整個社會的職責。


高校人才真經


我們學校也已經在2月23日就給所有學生髮放了一份調查表,登記哪些孩子父母參與了此次防疫工作,包括到湖北的醫療隊成員,本地直接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此次登記的原因是什麼?

1、中央在22日發佈了關愛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的十項舉措,其中第八條就明確規定了要幫助這些家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這其中就包括解決他們子女的教育上的難題。

2、全國各個地方在疫情發生後,很快也就作出了回應,給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的子女教育一些優待政策,涉及到的地方非常多,比如四川,湖北,江西,江蘇等地,主要有義務教育段的自主擇校,中考加分等,另外還包括給他們的子女提供學習一對一服務。

那麼最近幾天各個學校也都在教育部的統籌安排下,陸續開展了調查的活動,很快也就會對一線醫護人員子女提供一些幫助:

1、學習上的一對一輔導

2、心理上的疏導

3、生活上的幫助

疫情發生後,我們所有的家庭都在很好地保護著孩子,學習上也是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孩子進行線上學習,但是一線抗疫人員他們卻無計可施,他們不能回家,甚至連和孩子打個電話的時間都沒有,說實在的,醫護人員心理沒有牽掛嗎?

人心都是肉長的,誰對孩子都有牽掛和擔憂,所以為了讓他們在一線沒有後顧之憂,教育系統必須要力所能及地區幫助這些家庭,這是一種團結友愛的社會氛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是此時此刻社會最需要的暖心之舉。

大家認為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美蛙英語


前幾日各地區陸續出臺有關政策: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優先享受入學安排

那麼老師讓學生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應該是響應,教育部門號召,做好排查工作,從而更有效地去為醫護人員的子女提供更多的幫助

其實學校排查清楚哪些學生的父母在防疫一線是有好處的,我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且聽我從起下一點來分析

一:給予醫護人員子女合理的照顧、心理輔導

援鄂醫療隊伍面臨著巨大的診治壓力,他們是高風險人群,面臨著病毒感染,風險高,工作時間長,心理壓力大等問題。而作為他們的子女,肯定也有一定的心裡負擔,時刻擔心受怕,這對於他們的生活學習會有很大的壓力,那麼學校應該統一組織安排去疏通學生心理負擔。

根據權威新聞報道:全國476家醫療機構,3387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型肺炎病毒,其中有2055例確診病例

這個數據乍一看是不是感到非常的震驚?如果沒有這些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奮戰在一線,怎麼會有我們的今天呢?

上圖為一位醫護人員在工作的時候,仍然惦記著自己家裡孩子的學習情況。

合肥45中陳彥然同學好好學習!

是的,我們不能夠讓一線的戰士寒心。你們儘管好好工作,家裡面我們來安排。

二:學校從所有學生的角度出發,一定要在疫情結束之後,重點的去觀察醫護人員子女

當然,我在這裡講的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不帶任何的歧視問題。

因為此次病毒,它具有很長的潛伏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如果疫情結束之後,醫護人員回到家裡面,那麼可能有一定的概率,造成感染。

作為醫護人員的家庭成員,那麼我們確實應該,重點去觀察。

學校的人員眾多,是不允許發生任何情況的。我們要本著對所有人負責的態度去落實這個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孰輕孰重,合理有效的去隔絕病毒傳染源。


結束語:我是二中數學王大川老師,專注教育解讀、數據分析、志願填報。

更多教育解讀,請關注“二中數學王大川老師”


二中數學王大川老師


老師讓學生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目前有點很多省份都已經發布要對防疫一線家庭學生進行加分政策。

如湖北發佈在中考招生加10分的政策;

再如江西撫州出臺,直接為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參加中考加20分;

當然還有很多省份地區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為了給在防疫一線人員的獎勵,學校做出統計,也正常對這些政策的正確實施做準備,統計完上報教育局備案,讓政策更好地實現。

2.老做出統計,也可以用來開學給學生樹立榜樣作用,讓這些學生有自豪感的同時也可以激勵學生,有擔當,有責任,向英雄們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向一線人員致敬


3.說實話,疫情傳染性非常強,在一線工作的人員“舍小家為大家”,甚至有些醫生“捨生取義”,大愛無疆。很多都是把孩子留在家裡,需要人去關心,經過這樣的統計,老師也可以有目標,更多地去關心這些孩子,在父母不在的情況下,給他們鼓勵和支持。如果我們觀注疫情新聞,已經有幾千一線人員被感染,也有因此而失去生命的,我們更應該做好這些!

綜上所述,我認為老師統計這些是非常好的,無論是為了讓政策有效實施,還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對一線人員子女的關心都是有幫助的!

讓我們一起為在前線的人員致敬!

讓我們一起為中國加油,為武漢加油!

你認為呢?一起來討論吧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其實,學校這樣做主要還是處於安全方面的考慮,畢竟防疫一線接觸到病毒的概率最大。

如果孩子的父母是在防疫一線,就完全有可能存在潛在風險,也有可能會攜帶病毒,從而感染給孩子。

如果孩子從父母那裡攜帶病毒進校,那將是一個很大的危險。因此上說,學校就要求孩子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但是比較麻煩的問題是,防疫一線也分很多種情況該如何界定?

在湖北地區和武漢市直接和病患接觸是防疫一線;

去湖北地區和武漢市當志願者,沒有直接接觸病患,但卻在重點疫區,是在幫忙處理其他事物,或者是搬運防禦物資,那也是防疫一線;

沒有到重點疫區去,就在本地參加相關防疫工作,那也叫防疫一線;

在本地的防疫一線也分為多種情況,比如直接和患者接觸,或者參與物資的運輸,人員的排查,信息的核對等等。所以說,要讓孩子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最關鍵的是應該明確是哪一種類型,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不要一概而論。

如果一概而論的話,或者是沒有針對性進行登記,信息量就會太大,太複雜,也不好判斷,這會無形之中給孩子、家長、老師和學校增加工作量,實際上是不精準,也沒有多大意義。應該分清類型,精準登記,這樣才有針對性。


教育探微


為什麼登記父母是否在一線?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一、一線工作者直接近距離接觸病毒,是否把病毒帶回家,他們的孩子屬於親密接觸者,是否有潛伏病毒?登記好後要加強管理,做好防疫工作!

二、一線工作者戰鬥在前線,無力顧忌孩子的學習,尤其網課需要家長的監督,作為學校和老師要重點監督孩子的學習,留意孩子學習和生活方面是否需要幫助!

三、最重要的就是,一線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無私的奉獻,為了搶救他人的生命,甚至顧不上家中的孩子!你們為我們奉獻在前線,我們為你掃除一切後顧之憂,不僅學校要配合,社區國家各方面都要全力保障一線工作者的家人和孩子的生活!

四、登記一線工作者,以後可以直接請過來或者轉述一線工作的故事和事蹟,留下大量的教學素材,鼓勵孩子們像這些英雄們致敬!學習!

望所有一線工作者平安歸來!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畫個小畫


前一段時間,湖北、山西、河南、江蘇、江西、浙江、陝西、山東、廣東、四川、青海、遼寧、山西、內蒙古等省先後出臺文件,針對在防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子女給予入園照顧和中考加分。

在疫情肆虐、全民防控的阻擊戰中,最早提出“醫護人員子女中考加分政策”的,並不是湖北,而是山東、南京等地。他們為了能夠體現對於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的激勵和關愛,甚至在加分政策上比湖北還要“硬核”。比如,內蒙古包頭市加的是20分,山西省大同市加的是30分。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就必須要了解學生家庭情況,重點對學生父母是醫務人員,並在防疫一線工作的學生家長進行登記和統計,從而落實好政策,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奮戰在防疫一線醫務人員的關愛。


寒石冷月


老師登記學生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當下學生都是採取居家在線學習的方式,父母在不在身邊,孩子一人在家,學習效果不能保證,老師及時瞭解情況,有利於對學生重點照顧!

學生居家學習,需要家長花費心思,但是父母奔赴一線的醫生,那就沒有辦法了!家中的爺爺奶奶在學習上也是幫不上忙的,加之老人溺愛孩子,學生就容易出現網課不好好的現象。這也是醫生家長擔心的地方,這個時候老師對孩子重點照顧,網課上點明回答問題,課後多和孩子電話溝通,讓孩子有學習的緊迫感和動力!


第二,疫情之下,醫務工作者奔赴一線,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各地紛紛出臺對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優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對他們子女學習的照顧!老師登記就是在落實這項工作, 讓一人在家的孩子能夠感受到溫暖。

武漢方艙,就有一位醫護人員的防護服寫著:合肥四十五中的陳彥然,在家好好寫作業!可見孩子的學習是媽媽 的牽掛啊!


網友稱:這下全國都知道了,陳彥然好好寫作業啊!

第三,有利於緩解學生心中的擔憂。父母在一線工作,學生是擔心的!過多的擔心,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我們的老師這個時候,每天和孩子電話聊聊天,就能聽聽孩子的訴說,適當的安慰,勸解孩子,消除孩子心中的擔憂,在家中照顧好自己,好好學習耐心等待父母的平安歸來!


16歲中學生陳琪方寫給患者的公開信:我把外公和媽媽都借給你!

信中孩子寫到: 當我得知我年邁的外公也在前線時,眼眶早已通紅。還有我的媽媽,他們都說自己是黨員會衝上前線。

   哥們,挺住,我把我的外公還有媽媽都借給你了!

孩子的外公!


肖老師英語課堂


為什麼老師讓學生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

2月14日 《人民日報》是這樣報道的: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護人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顧大家,迎難而上,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特別是2.5萬餘名支援湖北的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奔向最兇險的疫區,成為最美“逆行者”!


這些最美“逆行者”們舍小家顧大家,他們的子女也需要照顧,尤其是在延遲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學生需要自己居家網上上課學習,在缺乏家長的有效監護下,孩子的學習情況究竟如何?這也是為人父母的“逆行者”們特別關心的問題。這個問題應該怎樣解決,讓奮鬥在防疫抗疫在一線的勇氣們解除後顧之憂呢?一方面有國家的優撫政策,另一方面就是老師的身體力行了。


國家已經給予了那些身處防疫抗疫在一線的“逆行者”子女們諸多學業上的優撫政策。2月14日,教育部發文要求有針對性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師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及時掌握瞭解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學習生活困難,組織本地本校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關心和輔導。鼓勵教師志願服務組織因地制宜對防疫一線人員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子女進行看護和教育,幫助他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學有所獲、健康成長,為一線人員解除後顧之憂。


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也紛紛行動起來,在對於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子女學習與入學問題上,大開“綠燈”。早在2月9日,四川省教育廳發佈《關於切實做好直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和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全體人員子女入園入學關心關愛工作的通知》,要求為一線醫務工作者、支援湖北醫療隊全體人員解決子女入園入學的後顧之憂。隨後,貴州、江蘇、河南、山東、安徽、浙江等多個省市自治區也競相出臺優撫措施,發動教師,盡力照顧好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子女的入園入學問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我們這些身在後方的教育者,對於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大的忙也許幫不上,但是給予其子女學習上力所能及的照顧還是可以做到的,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勇士們的後顧之憂,這就是“老師讓學生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的最根本原因!


自在人生wub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個多月以來,廣大醫護人員、各地指揮疫情的領導幹部、防疫志願者等群體奮鬥在抗疫一線,連續奮戰,有的為了救人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國家已經明確要加大對一線醫護人員的待遇,切實解決他們的各種問題,各地也相繼出臺政策,照顧防疫一線工作者。老師讓學生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上級領導安排必須落實的任務。對學生進行這樣的摸排統計,數據更真實,方法也很便捷,上級領導安排任務,老師必須認真落實。

第二、方便對一線防疫工作者的孩子進行照顧。廣大防疫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疫情的緊急讓他們可能無暇照顧孩子,老師進行統計,方便對這樣的孩子進行心理上、生活上、學習上的疏導和照顧,儘自己的一點力量為防疫工作者解決一些後顧之憂。

第三、一些防疫工作者接觸很多人,對其進行統計,有助於學生對孩子的健康問題進行重點觀察,重點詢問,更好的關注孩子的健康問題。

第四、對日後加分照顧等工作打好基礎。已經有地區出臺政策,對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中考進行額外加分,小升初優先擇校。老師對這樣的學生進行統計,對日後工作開展有利,讓他們享受到應有的政策待遇。

第五、有利於挖掘一線防疫者感人事蹟,進行宣揚,弘揚社會正能量!

致敬那些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時代英雄,全國人民是你們的後盾,期待你們勝利凱旋,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