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念好“三字經”下活“一盤棋”——紫陽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紀實

念好“三字經”下活“一盤棋”——紫陽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紀實

“請大家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不走親串友,不外出閒逛,要戴上口罩,深入田間地頭,搞好春耕生產......”2月18日,在紫陽縣城關鎮新桃村的村頭路口、公路沿線高音喇叭宣傳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兩不誤的聲音不時傳到農家院落和田間地頭,該村黨員幹部群眾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有序組織群眾開展春耕生產。截至目前,城關鎮共栽種土豆1050餘畝,應季蔬菜播種660餘畝,茶園管護2.8萬餘畝。

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如何抓好兩線作戰,把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紫陽縣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嚴格落實防疫舉措,統籌做好企業復工復產、脫貧攻堅、農業生產等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奮力實現“疫情防控打勝仗、經濟發展緊跟上”,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疫情開出的考卷,不是一次單元測驗,而是一場綜合考試,要拿出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縣委書記趙立根說。

“嚴”字當頭織牢織密疫情防控網

“您好,請停車熄火。”“您好,請到這邊來,請配合我們醫務人員檢測,按照秩序進行登記。”2月15日上午,一場大雪過後,室外氣溫接近零攝氏度,毛壩交警中隊輔警來蓮在寒風中對過往車輛信息和人員進行核查核實。來蓮說,毛壩交警中隊人手少、任務重,她每天需要上12小時外勤,平均每天檢查人員500人以上、車輛300多臺次。“我站好崗,就是給這場防疫戰立功。”

紫陽縣常年外出務工人員8萬人左右,僅在湖北從事修腳足浴的就有3000多人,春節前後,人員流動壓力驟然增加。為做好人口流動中的疫情防控,紫陽在重要交通要道設立防控點,對所有來往人員進行檢查登記,從源頭遏制住疫情向農村地區的輸入和擴散。

紫陽縣城社區居住人口相對較多,聚集區建築物密集,給社區防控帶來了挑戰。為此,該縣組建社區防控組,抽調縣創建辦等10個部門157名黨員幹部參與,築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堅固防線。巡迴督促檢查縣城4個社區、仁和千戶社區、紫邑新城以及8個物業公司代管的42棟樓房(小區)疫情工作開展情況。及時解決防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累計化解因防疫而引起的社會矛盾20餘起。

該縣全面落實“五級道路、三級管控”責任,通過做好國省幹線、客運碼頭、高速路口與服務區等關鍵地段的體溫監測和信息登記,嚴防死守,不漏一車一人,及時篩查疑似對象,實現了對潛在傳染源的精準摸排。利用大數據和網格化管理手段,落實網格化管理要求,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的跟蹤監測管理,對摸排出來的武漢等疫區返鄉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實施DR影像檢查4000餘人,及時篩查疑似對象;對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嚴格落實“隔離14天”要求,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和二代感染。嚴格落實“四集中”原則,規範疫情處置和診療流程,確保患者得到及時精準治療。

建立完善“領導包片+幹部盯戶+村自為戰+群防群治”工作機制,利用“現代+傳統”技術,在全縣範圍內進行“無死角”地毯式排查,在村(社區)設疫情排查站、村(社區)居民小組設疫情排查點,追蹤到人、登記在冊,全面精準摸清全縣疫情底數。

“幫”字為要力促平穩有序復工復產

2月12日,市縣重點項目紫陽縣蒿坪鎮北沔路項目在嚴格各項開工復工程序報批後,正式復工。“復工復產後,防疫物資是困難,尤其是口罩、消毒液等比較緊缺,需要政府來幫助企業購置相關物資。”項目負責人楊瀾介紹,受疫情影響,這些防疫物資在市場上難以大批量採購。

瞭解到企業實際困難後,蒿坪鎮政府及時為企業送去了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緊缺防護物資,並著力解決企業施工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目前,北沔路項目上工70人,項目施工方對現場採取嚴格管理,並組織施工人員做好體溫監測、消毒、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實行分餐制。

為有序引導企業復工復產,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確保人員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該縣分類推進企業復產經營。對有利於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的企業,迅速全面恢復生產;對新社區工廠、毛絨玩具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採取錯峰、倒班等措施,儘快恢復生產。針對企業存在用工缺口問題,縣人社部門及時向社會發布了6個新社區工廠用工信息,幫助企業招工。針對縣內近期申辦藥品經營許可證企業,縣行政審批部門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容缺後補”,啟動“全程代理”服務模式,送證上門,提前發證,確保新開藥店儘快投入運營,滿足縣內群眾對防控物資的購買需求。截至2月20日,睿智建材、富硒食品、迪鑫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等16家企業已經恢復生產。

縣財政壓縮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積極籌措資金對重點復工企業給予支持;紮實推進“五個一”幫扶工作機制,建立完善重點企業包抓方案,著力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指導企業復產經營和疫情防控,對接協調支持政策早落地、企業早得利,多方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強化重點項目主管部門管理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落實開工復工時序,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對投資額度較大且具備開工條件的重點建設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容缺審批、先行開工。推行“非接觸式”服務,方便開工復工項目單位網上辦事。一季度計劃開復工項目90個,截至2月20日,已復工19個,新開工27個。

“實”字著力努力走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

2月18日,紫陽縣將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擴大)會議、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合併為全縣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統籌做好當前工作視頻會議召開,以便讓基層幹部騰出更多時間精力抓落實。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2月19日,煥古鎮劉家河村茶農程國章一家四口正在為茶園除草鬆土、施催芽肥、蓬面撣剪。作為茶葉產業大鎮,煥古鎮積極發動群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春耕備耕。利用疫情期間大量勞動力不外出的機會,採取人員分散、以戶為單元模式,完成茶園施肥1.9萬畝,預計在一週內完成施肥2.9萬畝。

該縣充分利用網絡手段加強春季農業技術培訓和行業指導,特別是茶園管護和春茶生產組織工作。切實做好糧油和蔬菜、水果、肉品等生鮮農產品生產、運輸和供應的協調統籌,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全縣“菜籃子”安全穩價保供。

戰“疫”又戰“貧”,全力做好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紮實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2020年幫扶計劃制定、幫扶措施落實和基本信息核對更新和“一查一補兩落實”工作,完善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做好“兩類人群”的監測和幫扶,防止脫貧戶返貧、邊緣戶致貧。對全縣剩餘的貧困人口實行分類精準管理、精準幫扶、精準脫貧,持續鞏固戶脫貧、村退出、縣摘帽成果。

2月14日下午,縣長陳蓮主持召開專題辦公會議,研究審定《紫陽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產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十條“暖企”政策乾貨十足,針對性強,從金融、稅務、社保、產業、就業等領域支持企業共渡難關。

聚焦強弱項、調結構,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項目建設攻堅,紮實推進245個重點項目建設;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加快引進一批重大項目和優質企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計劃新增市場主體2000戶以上、培育“五上”企業20戶以上;

做強富硒產業鏈,堅持茶產業“一業突破”,壯大“硒+X”產業體系;抓好工業增長,計劃引進如園企業6戶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戶以上。

聚焦抓重點、補短板,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提升旅遊吸引力,以漢江生態旅遊帶為主軸,突出“一核三線、一城三鎮”重點,推動全域旅遊加快發展;打造品質縣城,加快老城改造和新區開發,推動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新建新型城鎮,推動特色小鎮建設,支持各鎮因地制宜抓好集鎮擴容提質;堅持基礎先行,不斷改善城鄉基礎條件;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制度,打好藍天碧水青山淨土保衛戰,系統推進生態環保綜合治理;傾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高衛健服務水平,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增強社會保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