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加拿大要解決封路難題,理性和堅決都很重要

加拿大似乎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在卑詩省中部的Wet'suwet'en設置路障,反對在當地建設天然氣管道通過。隨後,全加拿大多個地方也出現路障,阻攔鐵路運輸,聲援在卑詩省的示威者。猶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些路障阻礙了加拿大的交通大動脈,對百姓的生計造成嚴重的威脅,對全國經濟造成極大影響,加拿大鐵路公司已經聲言不得不裁員1000人。

加拿大要解决封路难题,理性和坚决都很重要

原住民問題,並非一朝一夕

需要順帶指出的是,此次示威者所反對的,是經過卑詩省的一條天然氣管道,與近期法院裁決的橫山石油輸出管道完全是兩碼事。但是在當今的加國,一談到“管道Pipeline”工程,就成為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可能正是因為聽到管道這個詞,各地聲援的示威者紛紛在加國多個地點設置路障。其二,保障這個管道建設項目的實行,屬於卑詩省政府的職權範疇,但是後來的事件擴展到全國,聯邦政府不得不做出相應行動。

自然,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封路或者“釘子戶”問題,而是混有加國上百年曆史中的土地協議、與原住民關係等歷史積累下來的問題;原住民的生計也長期不足,有的原住民社區水質至今不過關,政府不得不插牌“飲水安全警告”,無法獲得像其他社區那樣的教育;有些原住民婦女和女童依然會失蹤,被謀殺……。正如特魯多總理在國會特別辯論中發言表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不是因為我們最近在歷史上走上了一條(與原住民)和解之路而形成的。而是因為在我們歷史上的太長時間 –經歷了太多太多年 – 我們沒有去這樣做。因此,尋求一個解決方案也並非易事”。

很多問題交織在一起,使得這個問題變得複雜和棘手。“因為此事關係到至關重要的事情:權利和生計、法治、以及我們的民主體制”。

加拿大要解决封路难题,理性和坚决都很重要

路障必須撤下,和解依然堅決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各個政黨展現出不同的姿態。有的政治人物急於立即走向對抗,而特魯多不希望這樣做,他說:“當有些人催促我們立即使用武力時,我們選擇了對話和相互尊重。當另外有些人催促我們放棄時,我們依然伸出手展現我們的誠意”。

直接使用蠻力,是缺乏理性的行為。加國現代歷史也許還讓我們記憶猶新,上一次加國爆發涉及原住民的奧卡(Oka)危機,軍警與當地武裝人員怒目而視,造成對峙長達78天的對峙,人員傷亡。前任保守黨總理哈珀也曾遭遇原住民封路的難題,但他的表現遠比現在的黨領謝爾更為理性。

特魯多政府沒有去命令警察去抓人,因為在加國體制之下,民選政治人物不能指令警察的運作。特魯多說:“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以和平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但同時也要保護我們國家的法治。這是我們將一如既往捍衛的原則。”加國政府表示願意伸出雙手,與有意願的夥伴進行和平、誠實的對話。

特魯多表示,從第一日開始,聯邦的部長就直接與原住民領袖和各省長聯絡,一直努力尋求和平、持久的解決辦法。然而,一部分示威者依然沒有表現善意的回應。政府一直表示願意安排部長會見Wet’suwet’en世襲首領,沒有迴音。皇家騎警也表現了善意,自己決定撤離。可以說,政府和皇家騎警已經表現了非常大的誠意,可謂仁至義盡。

這些誠意已經讓全加拿大的人看得到,也在包括原住民在內的有關當地社區引起反響,有很多人呼籲示威者從自己所在的社區中撤離,接受聯邦政府和談的機會。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如特魯多所言“所有加拿大人都正在為此付出代價。有人因此無法去工作,而有人因此失去了工作。很多基本必須物品 —不僅有對我們經濟,還有對我們社區的— 都無法運送到”。時間不能再等!百姓的生計不能再等!

加拿大要解决封路难题,理性和坚决都很重要

2月21日,特魯多向媒體表示:“所有能對話的嘗試都已經做了,但討論沒有成果。當對話的雙方只有一方到場時,你無法展開對話。因此,我們別無選擇,無法繼續相同的提議。 當然,我們也絕不會關閉對話的大門,如果有人願意伸手,我們的手仍會伸出。”

特魯多同時表示了堅決的一面:“路障必須撤下,法庭的禁止令必須遵守,法律必須維護”。而同時明確表示:“我們推進與原住民和解議程的決心依然堅決,沒有改變。有歷史錯誤的地方需要平反,有差距的地方需要彌補”。

我不知道這個爭端會如何演變,結局會如何。只希望這個局面能夠儘快解決,但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理性與堅決都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