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美國有立體的導彈防禦和預警系統,一旦發生戰爭,俄羅斯導彈真能打到美國嗎?

老牧羊人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立體導彈防禦和預警系統,更不可忍的是退出中導條約,為了破解美軍的戰略防禦優勢,俄羅斯開始了有步驟的強烈反擊。

首先積極研發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目標就是大載荷、多彈頭、高超音速和多次變軌。俄羅斯將於2020年底完成對RS-28 “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北約代號:SS-X-30“撒旦2”)的全部測試。“薩爾馬特”普遍被認為具有高機動變軌能力,具有分導式多彈頭、誘餌彈頭等技術,突防能力十分強悍,甚至還可以攜帶高超聲速常規彈頭,堪稱俄羅斯新一代鎮國利器,

研發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級是俄羅斯新一代超靜音核潛艇的代表,其在水下作戰環境中的生存能力更強。除了擁有更低的運行成本以外,其所需要的人員數量也更少。此外,該潛艇的火力也很強大,能夠發射16-20枚核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8個獨立核彈頭。目標就是更高的隱身性、靜音性、不可探測性,目的是將發射陣位向著美國本土無限延伸。

上個月俄羅斯曝光了自己的"波塞冬"巨型核動力魚雷,儘管披露的照片和資料並不多,甚至幾乎可以說沒有什麼確實的資料,但很多人相信,這就是傳說中的核動力魚雷,並且紛紛表示,一枚這樣的魚雷,就可以讓美國一支航母編隊"人間蒸發"。

積極研發伸向美軍哽嗓的“匕首”高超音速武器,其原型正是俄羅斯“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導彈,它是俄羅斯最新一代戰術導彈。其主要性能優勢就在於飛行速度快,威力強大,據瞭解,該導彈雖為短程彈道導彈,不過通過簡單的技術升級,俄羅斯專家就可以讓其化身為一款射程達2000,甚至超50000公里以上的先進中遠程導彈。

積極研發“先鋒”導彈使用兩級火箭發動機,其彈頭能以20倍音速滑翔飛行,耐受2000攝氏度高溫,並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先鋒”導彈於2018年7月投入批量生產。

俄羅斯不斷加快軍隊現代化建設,進行武器裝備現代化升級。特別是為破解美軍反導系統,俄羅斯可以說是“傾盡全力”啦


裝機帝


許久就想說這個話題,今天就從非專業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要說的就是,本問題核心應該是說俄羅斯的核導彈,而不是常規導彈,因為常規導彈打到美國,相對於核彈而言基本沒意義,因此本文所稱導彈均指核導彈!

首先,要做一個算術題,美國需要多少導彈,才能全部防禦來自於俄羅斯的導彈!

一是,俄羅斯的彈頭數量。根據2018年俄羅斯公佈的數據,俄羅斯擁有戰略核彈頭6850枚。美國比他略微少一點,與本文無關,略過不提。6850枚太多了,不算這麼多,就捨去零頭,算6000這樣好算。

二是,美國需要多少攔截彈?按照傳統彈道導彈來考慮,最常規的,確保擊毀來襲導彈,基本是1:2,但是,基於防禦一方,要必須確保防禦飽和式突擊,還要增加配置,最低也要1:4,那就是24000枚防禦導彈!而面對高超音速、機動變軌導彈需要配置多少反導彈?就不說了,雖然俄羅斯也不會生產太多,但是,如今的攔截技術基本失效!

其次是擊毀方式。面對核彈,沒有所謂的重返大氣層後的防禦,他不是常規彈頭,可以在重返大氣層後擊毀,降低其危害。核彈,一旦核彈重返大氣層,那就是目標上空了,核彈都是空爆彈,突破盲區,沒等你鎖定目標,它直接爆了就算了,後續的導彈就如入無人之境了。所以,面對核彈只能選擇在其起飛或者太空中防禦。而面對俄羅斯龐大的國土,根本做不到起飛攔截,只有太空一條路!美國正在謀劃的太空計劃可能有點意思,但是,打衛星很難嗎?反衛星可比反導彈需要的裝備數量少多了!


再次,需要多少載具。僅以24000計算,按照海陸各半劃分。空中就算了吧,花不起那麼多錢的,所謂的空中反導就是鬧著玩的!12000枚海基反導,以每艘艦艇全配置計算,至少需要100專門反導的艦艇,如今的美軍宙斯盾才89艘,加上需要執行其他任務的艦艇,肯定不夠,但是,美軍如今的軍費已經捉襟見肘。而路基載具,以發射單元四枚導彈計算,需要3000套載具,還沒聽說美軍有如此豪華的陣容!美國過去、現在、乃至於未來都做不到!

最後是,需要多少錢來維持?無法維持。不僅是防禦系統本身耗資巨大,而且,如今的科學技術更新換代如家常便飯,沒等美軍配備齊全,估計就報廢了。而且,這隻能面對常規的彈道導彈,面對未來急速發展的超高音速、機動變軌導彈的怎麼辦?需要多少錢?錢才是最大的敵人,如今根本看不到希望!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最節約的防禦也是進攻!俄羅斯看到的就是這一點。

過去、現在、未來,美國都做不到將俄羅斯的導彈全部攔截在美國之外,而且,無論怎麼努力,面對突破人類極限的進攻能力,任何防禦體系都是無用的!在絕對相互毀滅的能力之下,所謂的導彈防禦系統,其實就是另一個“星球大戰計劃”,完全就是一場欺騙美國民眾、勞民傷財、自廢武功的騙局!


石隙甘泉


美國組建了全球最牛的全球反導系統,覆蓋了初始段、中段和末端攔截,而且依靠美國在全球建立的軍事基地,美國的反導系統已經部署到了最前線,比如在韓國、日本部署薩德系統,還在中東和歐洲分別部署了反導系統,這些都是所謂前段攔截系統。而中段主要依靠美軍海上宙斯盾來完成攔截,比如標準3,當然陸基其實也有中段攔截。而末端基本就是美國本土的愛國者和薩德系統了。當然還有預警機和地面雷達引導下的空中攔截。

美國是反導系統發展最為完善,而且還部署到全球各地,本土防禦強度也非常驚人。但是這些更多的其實僅僅只是作為技術儲備,說得更難聽點宣傳效果的大於實際攔截效果,至少到今天為止確實沒有任何卵用!

就拿美國部署在前沿陣地的薩德來說,比如部署在日本和韓國的陣地,他們更大的作用就是對潛在有威脅國家的監視,以及對導彈的早期預警,他們的存在各國都偵查得一清二楚,即使到了戰時恐怕第一個被毀滅的就是這些導彈陣地。即使別人發射洲際導彈也會繞開薩德200公里的作戰半徑,這對俄羅斯和中國來說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對於美國最為重視的中段攔截,最近美國試驗的攔截記錄為60次成功了6次,成功率10%,這樣的攔截成功率低得有點嚇人。而且美國的試驗靶彈還是中程導彈,真要到了洲際導彈恐怕速度會更快,更難以被攔截!

再說說末端攔截,洲際導彈的速度達到了20~25馬赫,也就是基本7km/S的速度,而洲際導彈砸下來的時候其實也就僅僅一個彈頭而已,這個彈頭大小僅僅相當於一個人的體型,這麼小的目標這麼快的速度,要想攔截下來根本不可能,美國的動能彈頭個人懷疑很大程度上就是噱頭而已!

而俄羅斯的洲際導彈的射程從8000公里~16000公里不等,最新的一款薩爾瑪特宣稱具有18000公里射程(個人覺得不太可能,畢竟浪費太多射程了),而且俄羅斯導彈的機動變軌能力一直都是強項,要想將這些導彈攔截下來的可能性極低極低,更何況俄羅斯導彈的基數本來就大,加上海基、陸基、空基的聯合投送,要想攔截下來是不可能的事,美國的全球反導真有這麼牛,那麼今天的俄羅斯恐怕就沒有這麼硬氣的腰桿了!

當然真要到了這個地步,恐怕也就和全球人類毀滅邊緣差不多了,能夠為人類留下星星火種恐怕都是奢望了!


狼煙火燎


“星球大戰”結束時,克林頓政府於1993年拋出兩種導彈防禦系統的時候,世人還以為又是一種忽悠,後來越看越像圈錢的項目,“愛國者”賣得很火,海灣戰爭只是攔截了幾枚“飛毛腿”,沒人相信其技術能力會超過此前蘇聯,後來的俄羅斯。S-300和S-400的名頭要比“愛國者”大多了。近日沙特油氣田被襲,無論“薩德”,還是“愛國者”,根本沒起到什麼作用。俄羅斯就隔空喊話說,來吧,S-400可比美製先進多了。是這話,土耳其死活都不要“愛國者”,不只價錢高,表現在性能上,不能單獨使用,構成獨立的防空作戰單元,還需要美國提供情報支撐,使美國不斷向前部署的計劃遭遇到一定困難。徜若俄羅斯導彈來襲,美國防不防得住,可以用得一句俗,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有矛有盾

美國科技強大,開始得早。經過戰後幾十年厚積,一直在研究,技術不段提高,所以當里根政府提出“戰略防禦”的時候,在太空以激光摧毀蘇聯的導彈,那種氛圍真是很緊張,生生嚇破了蘇聯,要造千艘潛艇以應對,直弄得民生凋弊,民怨沸騰,加劇了國內矛盾。國力受到很大削弱,其實美國完全是紙上談兵,項目受困於技術,根本沒有得以推進。有一點研究成果,都用在了現在大家面前的這堆裝備上。美國不只有攻的能力,更造了一口大鍋,要把自己團團罩定。近幾年開展了幾次實驗,設定了時間與地點,如自己所說,“薩德”+“愛國者”+“宙斯盾”,大約能防住60%,如同左手打右手,真實能力,專家們估計,30%也勉強。

彈陣如林

阿拉斯加,靠近俄羅斯的地方,是一個重點,那裡佈滿了導彈,助推段、中段和末段全層次,全彈道,從海上,陸地,還有在空基使用無人機反導的想法。天基有三軌預警衛星,地面有“鋪路爪”遠程預警雷達,海基以移動的X波段遠程預警雷達,以提高發現和預警能力,早就完成了數字地球系統,指哪打哪並非虛幻,打破了國際軍事平衡。對美國反導能力,各國都有一個充分地估計,尤其俄羅斯,面對美國反導技術的不斷推進,從地面擴大到了天空,只有將導彈實力打造得更強,才能打破美國造成的全面反導優勢,為此雙管齊下,將陸基移動式發射系統和海基潛射系統技術穩步提高,陸基從“白楊”M到“薩爾馬特”,潛射有了“布拉瓦”,擁有更遠的射程,更多的彈頭,更快的速度,使美國不敢輕視。


魂舞大漠


非常難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體系。

首先,美國的預警衛星和薩德系統在俄羅斯準備發射前就會發出預警,還沒發射出去就會北摧毀。

第二、即使有部分導彈發射出去也很難突破美國的立體反導系統,會被海上和陸地攔截。

第三、美國新成立的太空軍就是要滅俄羅斯的衛星的,俄導彈沒有了衛星導航和數據通信不知會飛到哪裡。

給你看看美國的預警衛星和民兵導彈





老牧羊人


導彈如同“槍矛”,反導系統如同“盾牌”,要想給敵人造成傷害,你的槍矛就要足夠鋒利,反導系統也要足夠堅固。

所以談俄羅斯能夠對美國構成威脅,看的就是這兩點:俄羅斯得矛和美國的盾。

那麼就分別來說一說。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

該國目前對美國的導彈威脅是現實的。

還記得1年前普京公開宣稱,該國試射了一枚高超音速武器——先鋒的事情麼?這就是對美國形成致命打擊的矛。

所謂的高超音速武器就是已經突破了一般超音速武器的速度,進入到了一個讓人幾乎不敢相信的快速的地步。

普京自己曾公開說,這款名為先鋒的武器,速度達到了20馬赫,而俄羅斯外長甚至說,先鋒導彈達到了27馬赫的速度。這意味著它的速度已經到了每小時3萬公里!

如果俄羅斯部署在西伯利亞最靠近美國的地區發射的話,十幾分鍾就會給美國華盛頓造成致命一擊。

美國現有的反導系統根本沒有時間和能力來攔截。也就是說,反導系統發射的摧毀導彈都跟不上先鋒的速度,因此只能眼睜睜看著它擊中目標。

普京曾對特朗普開玩笑,說可以賣給美國。

特朗普嘴硬說,美國很快也要有了。

這意思就是說,目前美國還沒有類似先鋒導彈這種27馬赫速度的武器。

從這個角度講,如果美俄戰爭爆發的話,俄羅斯確實有能力對美國造成巨大的導彈威脅。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

其實以上木叔已經提到了,美國部署的反導系統和先鋒導彈相比,是不具備追蹤和殺傷力的,主要就是速度跟不上。

目前美國的反導系統主要是愛國者和薩德,很快也要部署以色列和美國共同研製的“鐵穹”。

但這些都是追蹤常規導彈或者常規洲際導彈的,對付先鋒導彈這種高超音速武器,目前還沒有新式反導系統能很快研發出來。

也就是說,矛很鋒利,但是盾不夠堅固。美國對俄羅斯導彈的軍事防禦能力,就差在這裡。

當然俄羅斯的先鋒導彈試射成功,不等於在實戰中就一定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不過不管怎麼說,有這麼一種巨大威脅在眼前,美國相關軍事研發機構肯定在兩手準備——

一是加快針對先鋒導彈研製更堅固的反導系統;二是要開發出和先鋒導彈一樣甚至比起還要好的高超音速武器來。

不過研發成功也是需要時間的。在俄羅斯已經先人一步的背景下,美國能拿出什麼殺手鐧來保衛國土?也確實是軍迷等待的一個看點。


木春山談天下


我們還是先說一下反導系統吧!

提到反導系統,就不得不提一款有實戰經驗的反導系統——愛國者導彈系統。

這款導彈系統可以說是大名鼎鼎了。

愛國者導彈系統在海灣戰爭中成功攔截了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2近程彈道導彈。

先說一下飛毛腿導彈這東西,飛毛腿導彈包括R-11,R17,R-300等一系列導彈。這種導彈雖然射程很近,飛得不快但是可以搭載核彈頭。

美國的愛國者導彈雖然成功地攔截了飛毛腿,但媒體宣傳的比較誇張,實際上愛國者攔截飛毛腿的成功率並不高,很多飛毛腿導彈是飛行中出現故障自己掉下來或者是根本就沒有擊中目標。

我們回到正題,俄羅斯的導彈在射程上是打的到美國的。

舉個例子,俄羅斯的白楊M導彈的射程是12000公里,這個射程可以覆蓋美國全境。

既然打是肯定能打的到的,我們來說說怎麼攔截。就拿很著名的薩德來說吧!

美國薩德是末段導彈防禦系統,它可以攔截飛行速度14馬赫以下的導彈,這裡畫個重點。之後我們要用。

然後我們再搬張圖出來。

這是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示意圖,這是美國的一箇中段反導系統。

這個防禦體系看似很嚴密,實則不然。彈道導彈的發射的前期是沒法攔截的,只能跟蹤。總不能把自己的反導系統架到別國的門口。

到了中段是可以攔截的。但這是理論上能夠攔截,實際上就算是能打到也是打固定軌道的彈道導彈,現在很多洲際彈道導彈都擁有變軌能力,攔截更是難上加難。

最後到了末段,之前說了,末段導彈防禦系統最多能攔截14馬赫的導彈,大於14馬赫的導彈是沒法攔截的。那現在的彈道導彈都有多快呢?給大夥一張表自己比對。

之前我們說的俄羅斯白楊導彈的射程是多少?12000公里,對照速度來看,白楊導彈的速度是21馬赫,美國的末段反導系統沒法攔截。

換句話來說,現在還沒有哪個國家能攔截洲際彈道導彈。


軍武數據庫


〇美國所有反導系統,包括愛國者丶宙斯盾丶薩德等,其攔截導彈的實際效能遠低於吹噓的攔截能力。其公佈的數據大多為實驗數據。據國外權威人士估測,愛國者反導系統在實戰中的攔截短程導彈的成功率僅為13%。

〇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反導系統只能攔截速度14馬赫以內的導彈,超過這個限度的導彈即無法攔截。現有核大國的現代化的洲際導彈(核導彈)均為可變軌丶多彈頭丶高速或超高速(15一21馬赫)的超遠程導彈,除極特殊例外,一般無法攔截。











趙凡丁201


在如今的世界軍事環境當中,反導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核心防衛力量,而在這一領域做的最好的非美國莫屬。目前美國已經形成了遠中近三層式反導防禦網,首先就是遠程,通過在假想敵周邊國家部署路基宙斯盾系統和派遣阿里博克級驅逐艦,只要探測到敵人的導彈有升空跡象,就可以立刻發射防空導彈將其擊落,畢竟彈道導彈在初級階段的速度是最慢的,想要攔截也是可能的。

如果這第一層沒有攔住怎麼辦?也不必驚慌,在大氣層的外面美國已經部署了上百顆反導衛星,只要收到導彈升空的信號,這些反導衛星就會實時監控彈道導彈的運行軌跡,然後將這些數據傳給位於陸地的薩德導彈防禦系統。薩德導彈系統屬於高空中段反導系統,也就是能夠在大氣層外攔截來襲導彈。

如果這第二層也沒有攔住該怎麼辦?那就只剩下最後一層,那就是目前為止自用出口雙開花的愛國者3型防空導彈。愛國者3型防空導彈可謂是最後一道攔截來襲導彈的屏障。由於這時彈道導彈已經突入大氣層並開始以驚人的馬赫數朝著目標飛去,所以留給愛國者3型防空導彈攔截的幾率已經非常的少,但攔截的概率目前依舊有80%左右(美國官方給的說法)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美國的層層反導包屏障的圍堵,一直被視為假想敵的俄羅斯就束手無策了嗎?事實並非如此。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殺手鐧向來就是自家能夠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而為了應對美國的全方面圍堵,俄羅斯在導彈研製方面可謂是火力全開,最終研究出來了我們熟知的詭異大殺器,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

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達到了驚人的11000公里,也就是說它可以在美國宙斯盾驅逐艦的防空導彈射程之外發射,這令美國設想的在彈道導彈發射的初級階段就摧毀的美夢破滅,而等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進入大氣層之後,它還有另一項詭異的能力,那就是雖為彈道導彈,但它卻能夠詭異的改變自己的飛行軌跡。一般情況下反導衛星需要不停的運算彈道導彈的飛行軌跡,然後預先計算出一個方位在發射薩德防空導彈來攔截,可如果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不停的在變軌的話,反導衛星就無法精準的計算出攔截點,既然沒有攔截點那麼中段攔截自然也就成了空話。

另外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的另一項絕技自然就是能夠攜帶多個分導彈頭了,也就是說在重新進入大氣層之後,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會將攜帶的4~10枚核彈頭朝不同的指定目標發射,可要想攔截這些核彈頭的話,那就需要上百枚愛國者防空導彈進行齊射才行,而且在這些核彈頭內還有誘餌彈,可謂是防不勝防。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美國及其盟友將俄羅斯給封鎖的水洩不通,但在談判較量時美國卻無法壓著俄羅斯來談判,那就是因為在俄羅斯的手中仍然握有能夠瞬間毀滅美國的殺手鐧存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九品侍衛


你就是全身防彈盔甲也不敢主動讓敵人用機槍對著你身體狂射。說白了製造一套盔甲也只是在面對敵人進攻時迫不得已用來自保的,但誰也不敢保證能抵擋全部子彈射擊,只要有一顆子彈穿透了也是致命的,更別說主動勾引敵人來進攻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