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農曆二月二。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人們,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
凌晨4點,當城市還在沉睡中,許多守候百姓平安的逆行者,卻早早起床,準備奔赴崗位。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利用管理處幹部藍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十天了,早起的生物鐘已經形成。不到5點,家住哈西的他,便匆匆出發,趕往位於道外區太平大街122-124號的卡點上崗。他們組的10個同事,負責這個卡點的24小時值守。
2月14日,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首批80名黨員幹部迅速集結下沉社區,分別鎮守道外區民強辦事處、太平辦事處、火車頭辦事處共23處卡點,他們與社區幹部、志願者一併編組、一併巡邏。
守住一座城,守住社區防線,從守住每一個卡口開始。
陳曉棣在建平社區卡點執勤清理積雪。
上午8時,在建平社區,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陳曉棣正在卡點值守。他既是局受領疫情防控值守任務總協調人,又是負責這個小區的組長。自2月13日進入小區擔負值班值守任務10多天來,他連續值班值守不下執勤崗位,沒有休息過一天。
建平社區是2009年建成的回遷居民小區,情況複雜、管理難度大。該社區共有9棟居民樓1800多戶、5000餘人是房管所代管,沒有保安。一共8個門,道路四通八達,防控點位多、人員流動大。下沉幹部到崗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科學研究“小區封門”,只保留一個建平街大門出入卡點。
“ 二月二,龍抬頭 。過一個宅在家裡的春龍節,是為抗擊疫情做出的堅守,讓我們待到戰勝疫情再出門……”上午10點,道外區太平大街122-124號卡點上,大喇叭里正在循環播放,提醒市民不要外出、不要聚集。
王洪波(左一)、藍松(右一)在卡點為小區居民核對信息。
“A02是剛剛出門購物的人員,現在返回,信息核對無誤,可以進入小區。”10點多,記者在該卡點見到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礦處幹部王洪波時,他正在為返回的居民核查信息。從小區居民“報號”到查找之前的出門信息,王洪波迅速完成了核對。
本應10點交班,但是作為卡點組長的王洪波依然沒有離開。“我們這個卡點內有1500戶居民,接近中午時分,人員進出會相對頻繁些,我多呆一會就能多分擔一些。”王洪波說。
信訪處幹部姜小寧(左)、人事處幹部姜峰(右)正在為居民登記信息。
最初,卡點進出人員登記全記錄在一個本子上,一天四五百人出入,要核查一個返回居民的信息十分困難。後來大家一起研究,將卡點進出人員分為購物人員、上班人員、重點人員等多個類型分類管理,併為每位離開小區人員編號,居民返回時只需報號即可快速查詢,極大提高了登記效率。
“感謝你們在這個特殊時期不辭勞苦、不畏嚴寒的守護”“因為有你們,讓我們住戶有了更多安全感……”2月17日,王洪波在卡點值守時,收到一條小區居民的微信,內容字數不多,幾句樸實的話語卻讓卡點的幹部們心裡熱乎乎的。
沃華水岸小區居民正在卡點登記信息。
這份理解來之不易。從小區實施封閉管理以來,一直有居民不理解,原來隨便進出,為啥現在就一個門進出,還限時間、限人數,趕上上班高峰,還會出現排隊現象。針對居民的不理解,工作人員反覆講道理,讓居民瞭解了所有這些做法,都是為了切斷病毒傳播。
丁峰正在為卡點進出居民登記。
11時15分,太平大街沃華水岸小區卡點內,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礦處負責人丁峰正在為出入小區的居民認真登記著。
“因為卡點內有三個物流公司的分站,人員、車輛出入頻繁,每個信息都要詳細記錄,經常一天工作下來,手都記麻了。”丁峰說,她和愛人在一個單位,單位發出號召後,兩個人沒有任何猶豫同時報了名,因為工作卡點不同、值守時間段也不同,現在兩個人在家很少碰面。
齊春生(左一)夜間在泰達社區南西樹街卡點執勤。
這樣的故事,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機關幹部還有很多。齊春生主動要求承擔站夜班崗時段執勤。“站崗值守最難熬的時候是下半夜,氣溫很低、又冷又餓又困!”零下20幾度,在寒風中他和同班的同志互相鼓勁加油,不斷活動身體,生怕一停下來就凍感冒了。
李英革局長(左一)夜間來到建平社區卡點巡查執勤情況。
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英革及局黨組其他成員,始終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靠前指揮,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10天來,李英革7次深入各防控點進行巡查,慰問奮戰在防控一線的值班值守人員,及時將口罩、消毒液、熱貼等抗“疫”防護用品送到各個卡點。
對於機關幹部下沉社區的支援,道外區中郵社區主任李冬梅非常感動:“我們社區就8名工作人員,女性居多,從大年三十開始連續的工作,讓我們的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多虧這些機關幹部及時頂了上來,幫我們解決了夜間值宿的難題,可幫我們大忙了。”
22日,大雪紛紛,正在卡點值守的工作人員忙著登記時,一位社區居民送來了一壺熱茶,“先別忙了,趁熱喝點暖暖身。”熱心的話語溫暖著寒風中的守門人。
一場戰“疫”,一次考驗,將社區值守黨員幹部與居民的心越拉越近。
閱讀更多 黑龍江晨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