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微信用戶遠超支付寶達9億人次,為何微粒貸無人問津?

星期日的金魚天


題主的可能是產生了錯覺。。。或者是不是將「微粒貸」和整個「支付寶」去比了。「微粒貸」對標的應該是「螞蟻借唄」。


這兩個業務的官方數據很少,但是從僅有數據來推測,兩者應該處於同一個級別,並沒有很大的差距。

螞蟻金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公開借唄數據是在2017年年初。

彼時螞蟻金服“借唄”產品總監陳懷晟在參加線下分享會時表示,借唄在推出後的10個月的時間內用戶數達到1000萬,放款規模為3000億元。


微粒貸這邊則是在2018.10.23下午,與中國交通報社聯合舉辦的智慧交通大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鄭浩劍在發言時透露,微粒貸產品累計放款已經超過萬億規模。

此時離微粒貸上線的2015年9月已經過去來3年多1個月。


所以推測下來兩家的年放貸規模都在千億級別。


但是從2017年開始,國家對現金貸的管控開始加重,可能對兩家的業務產生不小的影響。所以數據的公佈也是半遮半掩的,估計不是特別亮眼,甚至會有下滑。


大家總是拿阿里的金融和騰訊的金融進行對比。其實兩者在各自的集團中戰略地位是不同的,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商業模式的差異。

支付寶背靠阿里整個電商大生態,這十幾年所積累的電商交易數據對用戶信用的參考價值更高,而騰訊則不然。

所以騰訊的金融很難單獨拎出來做,因為單打獨鬥必定打不過支付寶。

但是騰訊金融可以依附在自家的社交大樹上,藉助大樹的庇護來培養自己。起步雖晚,卻可能是支付寶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因為目前微信的生態比阿里更多元,數據維度更多,騰訊完全有後來居上的可能性。


不知道你怎麼認為呢?歡迎在留言區和我討論哦:)

既然看到這了,送我一個「贊同」吧,支持我的創作。

也可以「關注」我,帶你以技術思維看世界~

想更進一步和我一起玩耍,歡迎「搜索微信公號:跨界架構師」。

內容包括:架構設計丨分佈式系統丨產品丨運營丨個人深度思考。

讓我們一起為了理想的生活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