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微信用户远超支付宝达9亿人次,为何微粒贷无人问津?

星期日的金鱼天


题主的可能是产生了错觉。。。或者是不是将「微粒贷」和整个「支付宝」去比了。「微粒贷」对标的应该是「蚂蚁借呗」。


这两个业务的官方数据很少,但是从仅有数据来推测,两者应该处于同一个级别,并没有很大的差距。

蚂蚁金服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开借呗数据是在2017年年初。

彼时蚂蚁金服“借呗”产品总监陈怀晟在参加线下分享会时表示,借呗在推出后的10个月的时间内用户数达到1000万,放款规模为3000亿元。


微粒贷这边则是在2018.10.23下午,与中国交通报社联合举办的智慧交通大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郑浩剑在发言时透露,微粒贷产品累计放款已经超过万亿规模。

此时离微粒贷上线的2015年9月已经过去来3年多1个月。


所以推测下来两家的年放贷规模都在千亿级别。


但是从2017年开始,国家对现金贷的管控开始加重,可能对两家的业务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数据的公布也是半遮半掩的,估计不是特别亮眼,甚至会有下滑。


大家总是拿阿里的金融和腾讯的金融进行对比。其实两者在各自的集团中战略地位是不同的,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商业模式的差异。

支付宝背靠阿里整个电商大生态,这十几年所积累的电商交易数据对用户信用的参考价值更高,而腾讯则不然。

所以腾讯的金融很难单独拎出来做,因为单打独斗必定打不过支付宝。

但是腾讯金融可以依附在自家的社交大树上,借助大树的庇护来培养自己。起步虽晚,却可能是支付宝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因为目前微信的生态比阿里更多元,数据维度更多,腾讯完全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性。


不知道你怎么认为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讨论哦:)

既然看到这了,送我一个「赞同」吧,支持我的创作。

也可以「关注」我,带你以技术思维看世界~

想更进一步和我一起玩耍,欢迎「搜索微信公号:跨界架构师」。

内容包括: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个人深度思考。

让我们一起为了理想的生活而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