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方飛:90後的責任與堅守

內容摘要: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扶貧幹部功不可沒。他們與貧困戶共甘共苦,為脫貧攻堅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正值芳華年茂的90後審計幹部——方飛,駐村脫貧攻堅的感人事蹟家喻戶曉。

方飛是安龍縣審計局的工作人員,2014年進入安龍縣審計局工作,根據組織委派,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和縣委的決策部署,從2016年至今一直兢兢業業地在安龍縣審計局黨建扶貧聯繫點——安龍縣普坪鎮總科村開展駐村脫貧攻堅工作,駐村以來,他始終紮在扶貧一線,任勞任怨、紮實工作,從未臨陣脫逃,同安龍縣審計局全體幹部職工一道全面深入打好脫貧攻堅各項戰鬥,近四年來,方飛和安龍縣審計局始終保持未因脫貧攻堅工作而受到組織約談、函詢、通報批評或其他處分處理的單位。雖在中途有幾次替換幹部駐村的好機會,但方飛都主動放棄了,鑑於單位目前的工作實際,他願意繼續擔起這份責任、主動承擔起這份工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全心全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最大的努力”!

剛到安龍縣普坪鎮總科村,方飛連夜跑遍村裡所有貧困家庭,只為摸清底子;看到村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他比群眾還急,到處想辦法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當為困難群眾解決了難題時,他比誰都要欣慰……他說:要誠誠懇懇做好每件事,作為一名審計扶貧幹部,一定要做到圍著群眾轉、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

剛到村裡的時候,他就遇到一戶叫韋榮凱的貧困戶,是一級殘疾人,2個孩子還在讀書,妻子一人照顧整個家庭,這樣的事情給剛到村裡的方飛一個大大的難題,幫什麼?怎麼幫……一系列疑難問題擺在他面前。後來聽他說,連做夢都夢到這些事情,該如何對貧困戶做出有用的實事。經過走訪調查,方飛最後到普坪鎮脫貧攻堅指揮部幫該戶申請到了特惠貸5萬元用於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因為韋榮凱是殘疾人,他家的庭院又是沙子地,每逢收成後到曬糧食的時候,不方便鋪蓋,下雨時也不方便收,導致年年減產,收入一直提不上去,方飛實地瞭解情況後,立即向單位領導彙報並申請到2800元幫助韋榮凱家修整庭院,用於發展生產;同時,方飛還引導韋榮凱的2個孩子去申請教育補助。在方飛的真情幫扶和真心付出下,在單位和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幫助下,該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收入水平明顯提升,“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變為現實,在2018年年底順利實現脫貧。以上這個事例僅僅是方飛駐村期間滿天繁星中的一顆。

為了搞好工作,他不怕麻煩,積極向領導請教、向同事學習、自己摸索實踐,做到了在很短的時間內熟悉工作,適應工作的轉變,年紀輕輕就能與老百姓暢所欲言,而且在具體工作中逐步積累和形成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夠順利開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並圓滿地完成本職工作,熱心為人民服務,認真遵守各項工作制度,保證按時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沒有隨意請假現象,堅守崗位。在開展工作前做好個人工作計劃,有主次地及時完成各項工作,一件一件地完成,工作效率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任務。同時他在工作中學習到了許多知識、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鍛鍊了自我,經過不懈的努力,其工作水平有了極大進步。

2016年、2017年、2018年每年年末的扶貧工作任務繁重,無雙休日和節假日,為脫貧鄉賢而奮戰到凌晨已是家常便飯。2019年正是安龍縣脫貧攻堅決戰的關鍵時期,工作任務更重、責任更大,遇到困難、遭受歷練的時候,包括方飛在內的該局每一位扶貧幹部都傷心氣餒過,甚至也哭過,但最後還是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共同進步。我們堅信,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幹、真真正正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就能真正贏得廣大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