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近一段時間以來,針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隴南支隊積極響應“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及早謀劃,科學部署,嚴格落實,通過“十個一”工作法,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面黨旗指方向。支隊結合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體黨員幹部敢於叫響“看我的,跟我來”,支隊發出倡議後,各單位先後成立黨員突擊隊7支,337名黨(團)員主動向組織提交請戰申請,營造了“防疫陣地黨旗飄,黨員幹部重擔挑”的良好氛圍。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支喇叭來宣講。支隊製作新冠病毒肺炎常識“大喇叭”防疫廣播,要求所屬各單位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利用飯前、體能訓練、課外活動等時間,循環播放疫情防控宣傳錄音。同時,通過集中學習、知識講座、媒介發佈等手段,加大宣講力度,呼籲全體指戰員認真做好防疫、支持防疫、參與防疫,打通了疫情防控信息的“最後一公里”。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張桌子立哨崗。特殊時期,支隊營門崗亭處增設了一張防疫桌,上面擺放了紅外測溫儀、消毒液、洗手液、噴壺、殺菌紙巾、棉籤、進出人員登記表、消毒七步法等物件,方便執勤和進出人員操作使用,構築起營區與外界的第一道防線。據瞭解,支隊在辦公、生活區域等門廳處也增設了類似的防疫桌,為防止疫情輸入蔓延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筆訂單幫大忙。“羊肉、白菜、西紅柿、洗潔精……”日前,筆者看到司務長張因飛正在微信群裡收集整理家屬們需要代購的生活物資訂單。據瞭解,支隊為減少家屬們與外界接觸,一併將他們納入封閉式管理,採取為家屬統一代購生活物資、送貨上門等舉措,解決了家屬購物、用餐等生活上的“大難題”。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個飯盒暖心房。針對隔離人員就餐不便的實際,支隊緊急購買配發了方便飯盒、保溫桶、一次性筷子、抽紙等生活保障物資,並派專人提供全程送餐服務,確保每名隔離人員頓頓都能吃上熱騰騰且安全衛生的飯菜,使大家吃得舒心、放心。隔離病毒,不隔離愛,一個小小的飯盒,讓大家無時無刻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份表格制度強。筆者發現,在支隊許多公共區域張貼了一份“消毒責任登記表”,每日派專人對營區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消毒殺菌,每消毒完一個區域,實施人都要在表格上進行詳細登記,並由責任人簽字確認。據瞭解,支隊共研究制定了隔離防疫、錯峰就餐、炊事防疫和零報告等13項防疫制度,均採取類似方法細化責任,嚴格抓好末端落實。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副口罩心不忘。疫情當前,口罩因“疫”而動,奇貨可居。在燃眉之急情形下,支隊指戰員不會忘記:地方政府援助口罩1970副,消毒液195升;地方群眾捐贈口罩230副,消毒液25升;單位退役人員捐贈口罩200副;單位人員貢獻家中備用口罩215副……這些愛心捐贈,有效解決了支隊防疫物資緊缺的問題,更體現了濃濃的魚水深情。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次登門開良方。針對疫情防控經驗缺、非專業、能力不足等實際,2月6日上午,迭部縣疾控中心派出工作團隊,應邀來到該支隊迭部大隊進行疫情防控技術指導和培訓宣講,指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問題,並協助大隊對休假歸隊人員進行醫學觀測,為大隊更加科學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點對點”精準服務和有效幫帶。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趟行程見衷腸。該支隊合作大隊四級消防士彭召生,大年初一接到召回通知後,沒有半點猶豫,隨即半夜徒步出村,聯繫親戚開車送往機場,經過兩次轉機到達蘭州,後又在單位派車接送下回到大隊,一路輾轉的他卻走出了“疫”令如山的熱血衷腸。據瞭解,關於人員召回,今年該支隊71名春節休假人員均在48小時內全部按時歸隊。

基層“疫”線|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十個一”工作法 助力疫情防控抓嚴抓實

一首歌曲凝力量。“03年的非典我們不曾害怕,08年的地震裡我們沒有倒下,小小的疫情怎能將我擊垮……”這是該支隊指戰員自編自創的戰“役”歌曲《加油中國》,他們用歌聲和真情為武漢助力,為中國加油!如今這首歌曲廣為傳唱,凝聚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他們堅信:這一仗一定能贏!

隴南森林消防支隊:劉文超 王博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