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一個在武漢瀏陽人的戰“疫”

一個在武漢瀏陽人的戰“疫”

每天早上8時30分,羅輝都會到武漢市江夏區高速收費站,部署協調一天的管控工作,保障正常交接班。(受訪者


接聽求助電話、進社區守好“安全門”、高速路口管控……

高興的是:居民安全意識越來越強,疫情慢慢好轉

每天早上8時30分,羅輝都會到武漢市江夏區高速收費站,部署協調一天的管控工作,保障正常交接班。受訪者供圖

在武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熟知專業防護的醫生,但堅守在抗疫第一線;他們沒有可歌可泣的事蹟,但一直在各自平凡崗位上任勞任怨,保障了防疫工作各條戰線的有序平穩。他們就是武漢各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

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道人武部部長羅輝便是其中一員。51歲的羅輝是瀏陽市大圍山鎮魯家灣村人,在武漢工作生活26年了。疫情發生後,原本計劃回家過年的他毅然留在了武漢,接聽求助電話、進社區督查工作、管控高速路口……從武漢下令封城至今,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忙碌。


求助電話響了一整夜,10小時接聽百餘通電話

“哥,疫情嚴重,我們不能回來過年了,你幫我和家裡人說一下……”1月22日,已經收拾好行李準備次日回瀏陽過年的羅輝,給在大圍山鎮老家的哥哥打去電話。雖然過年一家人無法團聚很遺憾,但是羅輝的家人表示理解,只是一遍又一遍叮囑他注意安全。

當時的羅輝沒有想到,疫情會變得越來越嚴重。2月1日下午4時,武漢市公佈了各個街道的求助電話。當天羅輝就在紙坊街道值班。

“晚上7點,窗外已是一片漆黑,社區裡空空蕩蕩。”羅輝說,雖然外面一片寂靜,但是社區值班室內的電話聲不斷響起,一分鐘都不曾停歇。

“我不舒服,睡不著……”“我有發熱的症狀,求你們快來幫幫我……”聽著電話裡惶恐、急切、顫抖的求助聲,羅輝的心都揪起來了,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面對疫情。面對市民的求助,羅輝只能加快手上的記錄速度,“記錄得再快一點,就能接聽更多電話,幫助更多人。”羅輝說。

打電話求助的人中,有求藥品的,有求用車的,也有因病情嚴重求床位的……在他們眼中,電話這頭的社區工作人員就是“救命稻草”。那一晚,羅輝接了100多個市民求助電話,直到凌晨5時許,電話才慢慢減少。

“雖然我拼命記錄、聯繫,但由於當時醫院床位太緊張了,肯定有我沒能幫到的人,現在想起來,心情都很難過。”羅輝說。


連續奮戰一個月未休息,守好“安全門”

2月9日,羅輝兼任紙坊街道育才社區黨支部第一書記,負責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工作。

“我們要把種在地裡的蔬菜採摘了拖去外面賣。”2月24日,羅輝在社區開展防疫工作時發現,部分村民要求出去賣菜。對此,深知疫情形勢的羅輝只能耐心“勸退”:“現在疫情還沒解除,你們不能出去,而且現在大家都還在家自行隔離,街上都沒人出來買菜。”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後,村民們才打消出去賣菜的念頭。

“我要出去買點物資,家裡沒鹽了。”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又有居民以購買物資為由表示要外出。“疫情防控工作已經步入正軌,在家‘宅’了這麼久,有些人就憋不住了。”羅輝無奈地說,總有一些居民安全意識不夠強,甚至非常強硬地要求外出。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羅輝和同事們能做的,只有耐住性子,一遍又一遍地做思想工作,將居民們“勸退”。“不管大家有多牴觸,我們都要‘攔’住他們,守好‘安全門’,儘可能保障他們的安全。”

從武漢封城到現在,已經有一個月了,羅輝一天也沒有休息過。令人欣慰的是,在堅守崗位的這段時間裡,他看到居民們的安全意識越來越強,疫情也在慢慢好轉。


特寫

“我會等到川流不息的武漢回來”

除了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羅輝還負責了武漢市江夏區高速收費站的管控工作。每天早上8時30分,他便會到收費站,部署協調一天的工作,保障正常交接班。由於封城,來往的車輛比以往少了許多,但馳援的車輛,讓這裡愛意濃郁。

“前天,四川綿陽捐贈給武漢的30噸蔬菜從這裡經過,湊巧的是,這批蔬菜正是捐贈給我所在的紙坊街道的。”羅輝告訴記者,在這個高速路口,他看見了很多從各地來的志願者,從各地來的救援物資運輸車也不斷,還有從孝感趕回來上班的衛生所醫護人員……“這些人,給了我們堅守在武漢的力量和勇氣。”

“我還看到我的家鄉捐贈了很多物資,瀏陽來的周明亮醫生就在離我們這不遠的方艙醫院支援。請家鄉放心,我們會保護好自己,決不退縮!我相信,以前那個川流不息的武漢一定會很快回來!”羅輝信心滿滿地說。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羅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