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當你“白衣秉丹心”,

與時間賽跑、和疫情對抗,

在同事眼中,

你是患難與共、心心相印的戰友,

是堅信戰“疫”必勝的定心丸;

在孩子眼中,

你是打敗新冠病毒的勇士,

是電視上難以觸及的忙碌背影。


你的裡裡外外,我都想了解,

你的方方面面,我都有“畫”說。

不同的焦距,

讓我看到了更完整的你。


“畫”說抗疫,

是我心底一片柔軟的堅強。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陽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就一直堅守在抗疫基層。近日,北青社區報記者從陽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瞭解到,藥劑師梁慧,護士王碩的八歲兒子陳泓彤,不約而同以畫寄情,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的抗疫人物和抗疫故事。

微視角特寫鮮活群像

“致敬共同戰‘疫’的醫務同仁們”

梁慧在門診藥房工作,主要負責為來診患者掛號收費、取藥、抓草藥等工作。在工作之餘,她也通過所在的窗口,留意到同事們辛勤忙碌的動人瞬間。以下四幅油畫是這段時間以來,梁慧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後,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的真實所見。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這是梁慧完成的第一幅畫,反映的是單位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初期的情形。“當時春節剛過,單位全體人員停休,在家裡休息的同事也都趕回來上班。”梁慧說,“大家都在等待命令和工作安排,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畫面中,醫護人員緊張有序地跑向單位的各個部門,救護車隨時待命。樓前的空地上,雖不見來往人流,卻自有疫情之下的緊迫感暗含其中。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這幅畫通過帳篷一角的內景以小見大。軍綠色的帳篷外飄著紛飛大雪,門口“發熱預檢分診”的紅牌依然醒目。預檢分診的醫護人員風雨無阻,在艱苦條件下依然盡職盡責完成每一道排查步驟。


按照要求,預檢分診人員要穿工作服,工作服外面要穿隔離衣。“但是當時天氣比較冷,預檢分診的同事只好先把羽絨服穿在工作服裡,然後再穿上隔離衣,為患者測體溫、詢問流行病學史,檢查是否發熱、咳嗽等基本情況,對來診患者進行逐一排查。”這份風雪中的堅守,讓梁慧尤為印象深刻。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疫情期間,為了做好充分的物資儲備和保障,“採購人員滿北京城跑,聯繫進貨資源、運輸物資”。物資一送到單位,大家就齊心協力把它搬下車。“有些物資挺沉的,比如說一整箱75%濃度的醫用酒精,大家看見了就都會來搭把手。”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疾病不分白天黑夜,抗疫一刻也不能停歇,這份決心就是梁慧在這幅畫中想要表達的。“有時候,半夜會有居民來電求助。聽說可能出現發熱等情況,值班醫生和司機就會立即出動救護車,把居民轉運到發熱門診就診。”


“媽媽,為什麼這輛救護車是亮亮的呀?”

“因為救護車在夜裡跑的時候就會發光呀。”


梁慧的兒子今年兩歲,年幼的他雖然不知“疫情”為何物,但已經對色彩很敏感。他不知道的是,這閃爍在夜裡的救護車燈,是那些居民得以安心的燈塔和曙光。


就這樣,“為了致敬身邊的同事,致敬所有共同戰‘疫’的醫務同仁們”

,梁慧拿起畫筆,將那些生動的抗疫瞬間定格成永恆。

“童”心抗疫,用愛發聲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收到兒子陳泓彤的畫時,王碩感到很驚喜,當時她剛下班回到家,天也已經黑了。這段時間以來,王碩忙於工作,不常陪伴兒子。


有時,陳泓彤會不解地問“媽媽,你怎麼老上班啊”;可是現在,他在畫上寫著“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表達了對媽媽的理解和關心,筆跡稚嫩卻滿含愛意。


“我媽媽工作很辛苦。我想對媽媽,對所有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說:謝謝你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你們放棄吧,沒用的!”陳泓彤對新冠病毒說,“沒有過不去的疾病!”在他的筆下,有許許多多奮戰在抗疫路上的醫護人員,有大量先進的醫療物資,有各行各業的人們凝心聚力,新冠病毒就一定會被打敗。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大手拉小手,陽坊有“畫”說:你的眼裡裝著戰“疫”,我的眼裡裝著你


作為家中的“防疫宣傳小衛士”,陳泓彤時常提醒爸爸媽媽“要戴好口罩,平時少出門、少參加聚會,勤洗手、勤通風,注意衛生”


他畫裡的這份“特別的愛”,不僅是在為武漢加油、為中國打氣,也是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畫告訴身邊的人:防疫要從小事做起。

方寸之間,見微知著

“戰‘疫’,遠不止於我畫的這些”

“但戰‘疫’,遠不止於我畫的這些。”梁慧說。“我所畫的只是幾個小片段,單位裡還有很多人員在為戰‘疫’發光發熱,還有很多溫暖人心的故事。”


在來診患者排隊的大廳,會有協導員疏導秩序,嚴格執行一人一診室叫號就診制度,並提醒患者在掛號交費或取藥時按一米線的提示,保持人與人之間一米的安全距離,同時也會建議患者錯峰就診,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就醫安全。


患者自身的積極配合也是在助力戰“疫”。“有的病人還會對我們說一些暖心的話、給我們鼓勵,這讓人挺感動的。”梁慧說。


疫情不息,戰“疫”不止,梁慧的畫筆一直在捕捉生活。她說,如果還會有下一幅畫,那麼它所聚焦的可能會是梁慧所在的藥房……

這些精美的畫,

疫情陰霾擋不住的陽光。

在冬天即將過去的時候,

它讓我們更加堅信:

春日可期,未來可期!


圖/梁慧、王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