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初一孩子選擇住宿還是寄宿?為什麼?

不惑年華


大家好,我是翠花,一個離職在家帶娃兒的全職寶媽。對於初一的孩子,選擇住宿還是寄宿,個人有以下幾個小的看法。

家庭條件

雖說社會發展如此迅速,人們不論是經濟水平,還是生活消費水平都提高了不少,但是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達到了小康水平,還有很多家庭連溫飽都成問題,作為父母不得不扛起家庭的重擔外出打工,對於這樣的家庭來說,孩子成了留守兒童,他們沒有選擇權,只能寄宿學校。

而有條件的家庭,選擇住宿或寄宿則看家長的想法,孩子的意願。

個人更傾向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條件允許還是選擇走讀,這樣不僅生活上有照顧,學習上有家長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加上初中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特殊時期,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有些事情還是需要父母多交流溝通。

家長想法

父母都盼自己的孩子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父母早早的就給孩子做好教育規劃,比如幼兒園在哪兒上,小學又在哪兒讀,初中又怎麼樣,反正就是各種操心,不操心也不行啊。

如果父母是想鍛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那可以給孩子選擇寄宿,不過這個也得看孩子所在的學校有沒有寄宿。如果有那就好,沒有那父母只能在家的時候儘量減少一些事情幹,放手讓孩子幹,這樣也算是一種鍛鍊吧。

我們老家這邊的初中學校沒有寄宿,所以孩子都是走讀,中午都是放越回家吃飯。不過有寄住親戚家的,住親戚家也算是對孩子的一種歷練,別家不像自家,幹什麼事情都不可能隨心所欲,這也對孩子心理會有一定的成長。

性格

有本書叫《性格決定命運》,可見一個人的性格對人的一生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如果孩子的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喜歡嘗試,那父母可以讓他寄宿,讓他換個環境試試,而且寄宿的話,很多學校管理也是很嚴格的,加上學校的這種學習氛圍,也能提高和養成孩子的自我學習習慣,也可以增加同學間的友情,還有相互監督的作用。

要是性格內向膽小不愛跟人交流的孩子,家長還是不要過早將孩子送去寄宿,因為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些陰影,加上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多跟孩子溝通,走進他們的心裡,瞭解他們心裡最真實的想法,不要強行的覺得寄宿能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將孩子送去,看似在為孩子好,實則可能是在害他。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個人認為選擇住宿還是寄宿,最終還是多聽聽孩子的想法,自願和不願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小看法,希望能給題主帶來一些幫助。


陳家大院翠花


我侄子初一就住校了。每週五下午接回家,週日下午送去學校。原來挺胖的一個小夥子,住校以後一學期下來就瘦了十斤,個兒也躥高了。每次回家都嚷嚷著吃肉,說學校飯菜不好吃。從前在家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頓飯人前吃到人後,都冷了還沒吃完。現在回來規規矩矩吃飯了。

據他自己說除了吃的不怎麼樣,其他都挺喜歡的。宿舍裡住了4個同學,他們就自己洗洗襪子,短褲,大一點的衣服都攢著週五帶回來。

這次放寒假,他爸媽都沒空,是我開車去接他的。我沒去過他們學校,約好在門口等我。學校里人頭攢動,跟趕集似的,都是家長來接孩子的。



宿舍在五樓沒有電梯。爬上五樓我都呼呼直喘氣,他倒像個沒事人,看來每天爬上爬下的運動對他鍛鍊身體的好處很明顯。

我隨他進去他宿舍,其他同學都回家了,因為宿舍寒假期間要重新裝修,所以要求孩子們帶走所有物品。三個床鋪都是空的了,小傢伙的東西他也收拾好了,裝了幾個包,所有的東西都歸攏到一處了,這是我沒想到的,這麼能幹呢。

我們跑了兩趟才把他東西全部搬上車。他那書包得有三五十斤,我提著都吃力。孩子們負擔太重了,比我們小時候辛苦多了。

回家路上小傢伙還跟我說,哎呀,衣架忘帶了。我說算了,值不了幾個錢,開學讓你媽給你買新的。他說都沒壞呢。我說回去還得掉頭,耽誤時間,學校里人多,來回都折騰。

回來我跟她媽說不錯了,自己知道收拾東西,知道打包,連沒用完的洗衣粉都知道收拾好。這以前在家那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住校學會了很多東西,成長的很快。

獨自住校,面對一群不熟悉的人和事,對初一的孩子來說確實不容易,家長也確實不放心,不捨得。可孩子總要獨立的,人生的路得是他們自己走,家長不可能永遠都替他們安排好,所以改放手時還是要放手。

總之,平時多打電話給老師關注一下孩子的狀態,也要和孩子保持不間斷的聯繫,遇事時跟他們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回家來有意識的跟他聊聊他在學校的生活,做到心中有數。初一孩子還是住宿比較好。


2015小滿


我認為還是選擇住宿,但也有弊端,總起來利大於弊。一是孩子瞬間就會有長大了的思想。我記得我把孩子送學校的時候,我堅決的讓他住校,也沒完全通過他同意,儘管有條件不用住校。一週回來我就問他什麼感受,孩子笑著說我長大了。這裡面我覺得是無論什麼事都得自己去做,自己做主,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所有的都由父母包辦代替。二是適應集體生活,孩子遲早要離開家,有高中,大學,早早適應一下集體生活有利於以後的獨立生活。三是有利於形成好的集體互助的思想。現在孩子少,很多在家都是中心,老大,說一不二,根本沒有互幫互助的思想,學校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場所。

當然弊端也有,如沒有了監督,晚上睡覺晚,吃飯不規律,宿舍容易鬧意見等等,但總之還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


碗裡無姜


我不知道住宿和寄宿的區別在哪裡,住宿是住校?寄宿是住別人家?如果是我,我會選擇走讀,或者陪讀。因為初中三年太重要了,青春期的孩子想自主,但是很多事情又拿捏不準,很容易受人影響,受好的影響當然好,如果受到不好得的影響就麻煩了。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大多數都是陪讀的,不是不要工作那種全職陪讀,畢竟是工薪階層,而是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在孩子學校旁邊租房子,就是上班要遠點,他們的說法就是,苦也就苦這幾年,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一輩子。我挺佩服他們的。我同事當中有倆孩子上清華,一孩子北大,一孩子人大,還有其他重點大學。我一初中同學的兒子前年高考理科狀元。這些不是偶然,而是他們付出心血一路陪伴孩子的必然結果。當然,所有事情還得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處理。我說說我的情況吧,我兩個孩子,大孩子馬上面臨小升初,當孩子初二的時候,小的就上小學。如果老大想上市重點,如果陪讀就會影響老二。再說根據老大的基礎拼一把也只能上市重點的平行班。大家都知道私立學校的費用一年都要好幾萬,壓力挺大的。我們就退而求其次,決定上區重點,讀區重點可以走讀,做了這個決定後,我和孩子都感覺沒那麼大壓力了。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這是我唯一覺得生二胎不好的地方。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所以一切決定都應該以有利於孩子為主。


風鈴草0916


如果學校條件不錯,我覺得可以讓孩子試試集體生活...不過我孩子大了我應該不會讓住學校,可能會住我朋友家,我朋友夫妻都是老師,學校附近,各方面比較好(不是故意要麻煩朋友哈,因為他們本來就收學生在家住的)這個學校作業非常多,我上初中的時候就是出了名的作業多,開始也是住學校,那時候條件差很多,10個人,就一個吊扇,夏天的時候就能想像有多熱,作業多的需要躲被窩裡寫,還有背書那些,冬天還行,夏天真的是受不了,熄燈之後有老師查房不許有燈的,必須睡覺,[捂臉]壞了好多個手電筒...初一勉強熬過,初二的宿舍是以前老教室改的,又是朝陰,作業更多,住了一學期,第二學期果斷去接小奶奶家住了,現在學校條件應該好很多了,會按情況而定


平淡的綠色魚



家有小憨孩


我女下半年就要上初中了,孩子自己強烈要求要去住校。說實話我不想讓她去,主要是不放心孩子。不過後來我也想通了,去住校也挺好的,孩子慢慢長大了,住校可以早一點學會照顧自己,鍛鍊一下挺好的。孩子不可能一直都待在父母身邊,當爸媽的要學會放手。


康樂峰兒


初一的孩子正在青春期的前期,我認為應該選擇住宿,為什麼有以下觀點分享

  • 一是孩子年齡
  •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不適合住宿,十一二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那麼你認為孩子多少數才算長大懂事。無論孩子長多大,在你的眼裡永遠都是孩子,他在家裡面在跟前一直沒有懂事的時候。十多數正是接入群體生活最好時機會,以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後的社會情商比智商重要,情商怎麼來,就要在群體生活中鍛鍊,以消除個性差異來溶於集體
  • 孩子住宿吃的不太好
  • 在家裡面由著孩子自由吃,都養成豬了,長時間在家裡面吃,孩子都起厭倦心理了,一日三餐都是雷同,吃飯還要聽你們嘮叨,太沒有意思了。他嚮往那些住宿同學的生活,對家產生煩燥情緒,你做再好的飯也變的難吃,他要開始找自我的存在了。記得讀一個故事,鷹為了鍛鍊小鷹,它竟然把小鷹從窩裡扔出去,否則永遠不會飛翔。為什麼不讓你孩子走出去住宿,也是學習飛翔。

孟墉


我認為還是住宿好、反對寄宿制,因為住宿能定期回家與家長溝通,家長能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和心裡情況、也強化了情感上的溝通,有問題及時解決。家長認為寄宿就能鍛煉出很強的自理能力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是拔苗助長,因為孩子們心智不成熟,封閉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較重的心理問題,比如自我意識和合作意識還停留在較低的層面,這都是因為他們被剝奪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愛。父母也不掌握孩子的具體生活情況,成績下降了只能自己哭,跟同學相處出現問題時,也不敢找老師,只能默默忍著。長此以往,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墨爾根阿信


您好,本人剛好在廣州從事英語教育多年,目前也正在帶升初一的孩子,很多媽咪和您一樣有一樣的問題,因此和您分享一下個人意見。

初一的孩子要不要去住讀,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每個家庭每個媽咪要根據孩子自己的情況,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考慮:

1.初中本身條件

2020年廣州升初中的政策變了,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統一招生。沒有住宿條件的民辦學校不得跨區招生。有住宿條件的民辦學校,跨區招生比例不得超過50%。

而在有寄宿條件的學校裡面,部分學校可以支持走讀,而部分學校必須是全寄宿。同樣在有寄宿條件的學校裡面,部分學校採取軍事化管理而不分學校管理不是特別嚴格。

所以您首先需要去考察學校是否有寄宿條件以及如果寄宿的話,學校管理是否能夠保證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

2. 家庭教育的現狀

您在小學階段對孩子的管理是放羊是養娃還是不停雞娃?孩子對您的管理是否形成了依賴性?

如果小學孩子的成績是靠您不停的雞娃,同樣孩子也有嚴重的依賴性,您一不管學習成績就下滑的,這種情況是很不適合寄宿的。

相反,如果小學您對孩子的管理是有的放矢,孩子已經養成了一定的學習自主性,那麼可以考慮寄宿。

3.孩子目前的心理狀態

孩子目前對外交往是內向害羞,還是獨立自信?孩子身邊的朋友是多還是少?是否適合群居性生活?

如果孩子目前對外交往比較獨立自信,那麼可以考慮寄宿生活。同樣,如果孩子有兄弟姐妹或者小學朋友較多,適合群居生活,那麼也可以考慮寄宿。

反過來,如果孩子目前內向害羞,不太喜歡社交,而您想培養ta的獨立意識,因此想讓ta去寄宿的話,那您一定要特別關注寄宿期間孩子的狀態問題。

建議您從上面三個角度去考量,自家孩子情況就做出最終決定。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隨時私聊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