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至少要什麼樣的家庭條件,才能夠單憑努力就上985、211?

Sweet-Maiden


如果這裡的家庭條件是指經濟條件的話,那可以肯定地說:有關係!

我身邊有這樣一個實例:

本地有一個農村學生,學習很優秀,但父母卻不給力,在高二時因交不上學費,所以不得不輟學。他母親是一個體弱多病的農村婦女,只能勉強維持家務;而父親靠賣苦力掙錢,雖然很不容易,但他一點都不節約,性格暴躁,掙了錢後就賭博、酗酒,還經常對妻子施以家暴,對孩子的學習也基本處於無視狀態。

孩子高二輟學,學校領導和老師瞭解其情況後,校長親自到他家裡,給父母做工作,最後免除一切費用,讓孩子回校繼續就讀。孩子不負重望,最終考上北大,現在已經在外交部工作四年,並在北京安了家。

去年,他給父親花了30多萬,買了一輛別克轎車。由於工作的原因,他不能每年回家,所以他總會要求父親在老師節時,代表他去學校看望老師。

從這個事例可以得知,在孩子的學習上,家庭起碼應該具備如下條件:

1.經濟方面:給予孩子最基本的經費保障,至少要能承擔孩子基本的生活和學習費用。否則孩子再努力,沒有了經濟支撐而輟學,就會失去人生髮展的機會。在知識經濟時代,對廣大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講,除了知識,難道還有其它辦法能改變自己命運?


2.家長的責任心:當然,在上述案例中,那樣沒有責任心的家長,畢竟是極個別。試想,當時如果不是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關心和支持,這個孩子很大可能就泯然於眾人矣,至於北大和外交部那隻會成為夢中樓閣。說實在的,這樣無責任心的家長,根本就不配有孩子。


3.家長的素養:我們都知道,學習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主要取決於孩子,跟家長文化多少、能力大小沒有必然的關係。但有一點不能少:最大程度的信任和支持孩子,至少要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當今,絕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學習,家長的文化也許有高低,但對孩子的愛沒有高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更是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

上面的分析,是僅僅建立在孩子特別優秀的基礎上,家庭應提供最基本、最起碼的保障。但在現實生活中,特別優秀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很多學生成績並不十分突出,但由於家長肯花精力和財力,往往能通過一些外在因素,去促進孩子學習的發展,比如:補課。

雖然現在社會上對老師補課非常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孩子都通過補課確實得到了明顯提高。尤其是對於初中和高中的學生來說,如果不是特別優秀,要想在“一分壓倒一千人”的高考中脫穎而出,是很有必要補課的。可以這樣說,能考上985、211的學生,沒有補過課的很少很少。據我所知,身邊的孩子凡是考上名牌大學的,全部都參加過校外補課,包括我自己的女兒。

當然,補課要得到實效,關鍵是找到好的老師,而不是那些以補課的名義賺錢的老師。在如今教育市場中,補課費動輒上萬,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就需要家長具備較強的經濟能力,而不是最基本的經濟能力。

總結語:

什麼樣的家庭條件,才能夠單憑努力考上985、211?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儘可能地為孩子創造條件,拓寬學習的途徑;對於沒條件的家庭,至少要保證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學習費用。

關注"豆爸侃教育"——解教育規,說教育事,做教育人!

豆爸侃教育


我女兒高中所在的班為省重點高中火箭班,班內都是各縣區前幾名的學生,高一52名同學,高二通過把普通班的優生選進來,後十幾名的同學淘汰模式,剩40名,高三又經過同樣的激烈競爭,留下了32名同學。這些同學除去名牌,基本都是985,高考只有一個同學低於640分。

一、教師家庭佔一半以上。

部分學生父母都是教師,其他父母中有一位是老師。公務員家庭所佔的比例也較多,有幾位同學的父母經商,純農村家庭只有一個。這位家長開家長會的時候很不好意思地說:“俺就是一個地道的農民,沒想到這孩子學習這麼棒!”他兒子的數理化在班裡是前幾名,確實非常突出,後來他去了山大。

教師家庭確實對孩子的教育很大的優勢,首先,孩子放學,大人也下班,所以有充足的時間陪孩子。第二,在學習上確實能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和支持。第三,有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這些優勢都能為孩子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家庭收入。


這個班也曾經統計過每個家庭的收入。月收入過萬的只有兩三個家庭,大多數在八九千左右,還有兩三個家庭月收入只有兩三千。其中有一個家庭父母雖然是公務員,但是明顯有隱形收入,因為他孩子經常穿1500左右的鞋子。

三、家庭氛圍比較和諧民主。

上浙大的一名同學,父親工作很忙,幾乎很少有時間和女兒交流,用他女兒的話說:就是他爸爸對他的教育只有三個字,“好好學”,其母親是一位老師,對孩子的管理也十分寬鬆,因為平等交流,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特別強,不慌不忙,字字清晰,語言嚴謹全面,邏輯性很強,是塊從政的好料子。



四、每個家庭都特別尊敬老師,支持老師。

老師在家長群裡安排任務,每個家長都非常支持,都不折不扣的按時完成。並且還積極的為班裡獻言獻策,甚至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班裡服務。比如有的家長去晚自習值班,有的家長統一為學生訂購資料等等,群裡從來都不亂說話,都互相理解和支持,現在雖然孩子上大學一年多了,沒有一位家長退群。


現在高中的孩子們學習壓力都非常大,每個家庭都要創造和諧的氛圍,鼓勵支持並相信自己的孩子,才能讓孩子發揮出更大的潛力。


嚴寬並濟


我給你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吧。

我60年代出生,父母是文盲,搬運工人。我出生的家,只有6平方米,我家兄弟姐妹6個。

按照題主的提問,說家庭條件,我想,沒有人比我原生家庭的條件更差了吧?

到了我10歲,單位分給我爸一套房子,27㎡,八個人住。我們家一房一廳,客廳經常有一桌麻將。我每天就在麻將桌旁邊看書寫字做作業。

小學開始,我就喜歡看書,小學我就在海珠區圖書館辦了一個借書證。我記得好像是一塊錢押金,一毛錢一年。錢不多,但爸媽不會給,我自己在兩毛錢一天的早餐錢裡面摳出來的。

想起來,我那會為什麼會學習努力?因為我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高中畢業頂替我爸爸,去他們單位做搬運工,一條是讀大學。我身體比較弱,跟小夥伴打架,我經常打輸的,做搬運工,我可能得餓死。

長大不要做搬運工,是我讀書的動力。動力澎湃啊。我每天坐在麻將桌邊看書,課本,課外書,到了忘我的境界。就像我在我身邊建了一個結界,什麼聲音我都聽不到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0年代,高考成績出來,我的成績在廣東省前60,絕大部分985的大學,我這分數可以任選專業了。

我估計現在的讀書孩子,除了父母殘疾的,不會比我的原生家庭更差的了。父母是文盲,8個人住一房一廳,家裡天天有一桌麻將。

以我為例,我覺得考不上985,真不能賴原生家庭的窮。我自己跟絕大多數家境優渥的同學比,我最大的優點,是我的求生慾望。在我這裡,學習條件很差,我就像掉進一個枯井,我不爬出來,我就沉淪。但我必須爬出去,爬出去才能過上好日子。

我經常跟我兒子說,讀書還是做人,賴客觀條件很容易。比如我,一起長大的小夥伴,99%沒讀上大學,也沒啥,就是去做廚師,理髮師,也能混一口飽飯。但如果你要讀985大學,你就是要去跟智商和努力都很不錯的同學競爭。條件越差,你的付出就得越多。

現在應該不會有比我原生家庭更差的準備考大學的同學了,現在絕大多數準備高考的孩子,跟我比,缺的是意志和毅力。只要肯努力,原生家庭再差,也是可以考上985大學的,現在我仍然相信。


春暖花開003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夠單憑努力就上985、211?

說一句很丟人的話,雖然我也讀過幾年書,在侄子考上985大學之前,我還真不知道大學還有985和211之分。在我們那個年代,印象中只聽說大學分一本、二本還有三本,對,還有大專。再高深的,像我這樣的,就孤陋寡聞了。

有調查才有發言權,遠的咱放下不談,就說說我這個考上985大學的侄子吧。堂哥堂嫂倆人都是初中未畢業,在村裡幹小買賣,能掙錢,但是特別辛苦。

我們村生源少,侄子在本村讀到小學二年級,就要到鄰村住校了。這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初三參加升學考試。堂哥堂嫂呢,早出晚歸,一是顧不上,二是也輔導不了。除了給生活費,什麼忙也幫不上。

侄子憑藉自身的實力,以全鄉第一的成績保送到重點高中。哪有什麼一帆風順,進入重點高中,高手如雲,侄子只是委身於普通班。調整心態,努力學習,砥礪前行,他才進入重點班。

雖然高考不是很理想,在河北這個生源大省,侄子能考入西北工業大學,也是非常難得和不容易的。

經常聽人說,寒門難出貴子,這確實是一個趨勢。農村孩子孤軍奮戰,在千千萬萬高考大軍中,脫穎而出,實在太難了!


偷偷想你


本人哈工大,上學那會學費都交不起。親戚沒有一個肯借錢給我家的。還是運氣好大學學費全靠國家助學貸款,生活費全靠貧困生補助款。大學沒有啥業餘愛好,也沒有啥業餘生活。苦熬了4年畢業,找了個工作,辛辛苦苦掙扎煎熬了12年。也算熬出頭了吧,俗話說得好十年磨一劍,一朝成名天下知。辛苦是值得的。


胡穎華60


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有口氣在!

我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寒門學子的例子。

崔慶濤正和父母在箐口塘水庫旁邊的一處建築工地上拌砂漿。郵局的工作人員來電話,說給他送《北大錄取通知書》

高考結束以後,崔慶濤就跟著父母在家附近的建築工地上到處打工。

2018年高考,學文科的崔慶濤考了669分,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錄取。

老家在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者海鎮五里牌村綠蔭塘小組的崔慶濤,家有兄妹三人,他是老大,弟弟9月開學讀高二,妹妹讀四年級。家裡兄弟姐妹多,為維持生計,崔慶濤的父母前些年一直在昆明市嵩明縣幫人種大棚菜。

為方便照顧兩個兒子,崔慶濤上初中時,父親崔茂榮回到者海,在家附近的建築工地上打零工,有活時每天能賺100多元,沒活時只能閒著。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培養出了一個偉大的孩子。有的時候物質條件確實能夠給人設置很多的障礙,至少在沒錢沒資源的情況下,很多人很難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夢想。

但是家庭條件並不是唯一的,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家庭的現狀,去創造人生的奇蹟。


宇宙最好老師


我是浙江金華人,家境不好,1998年結婚,育有一個兒子,今年22歲,2016年高中畢業並以超重點49分的成績考入西南交通大學(211),現讀大四,今年9月28日已收到電子科技大學(985、211)的保送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學習成績好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天分固然重要,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氛圍也很重要,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重視也是不可或缺的。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比如放學回家是先做完作業再玩還是玩玩再做作業,在這方面,家長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用戶111444968596


不是什麼樣的家庭,而是什麼樣意識的人,我同事的侄女侄兒都是農村的,重來沒上過補習班,主要是經濟條件也不允許,爸媽種地也沒什麼文化,侄兒考的中山大學後來公派德國留學,侄女是復旦大學。所以人首先有想學習的意識,其次願意付出努力去實現,結果都不會差。


寶鯉說說看


這個問題以前真的沒有思考過。

不過我想反問一句,孩子能考上好一點的學校,真的跟家庭條件有關嗎?

想到這裡,感覺好慚愧。

我女兒目前就讀於一所北方985,目前大二,她是怎麼考上的呢?看了你這個問題之後,我有點疑惑了,如果家庭條件好一點的話,她是不是能考的更好一些?

我覺得我女兒從小就聰明乖巧,聽話懂事,學習成績一路遙遙領先,這個和天資以及後天的努力都息息相關,但要說到家庭條件嗎?還是算了吧。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孩子的兩個老師來家訪,到我家的時候,發現孩子是趴在炕上寫作業的,一直都沒有給她買一個獨立的學習桌,如果想在桌子上寫字的話,就坐在飯桌旁邊。那個最愛她的語文老師當時就表示出有點不開心,給我這個當父親的提了好多建議,我表示虛心接受。但是家裡的條件真的很一般,就算我買了一個學習桌,也沒有地方放它,所以一直到孩子上大學了,家裡也沒有一個正式的學習桌。

我們這裡地處鄉下,學習條件根本沒有辦法和城裡的孩子比。當時買一點學習資料都得費好大的力氣,至於孩子的課餘生活,啥都沒有,所有的興趣愛好班都沒有。我們只是費勁巴力的在她小升初的那個暑假裡,去縣城給她報了一個她最想學的書法美術班,住在舅媽家裡,學了一個月,學習成果老顯著了。那個書法班和美術班的老師,都不止一次的表達,她是那一眾孩子裡最出色的一個。他們甚至猜我女兒以前是有過書法和美術功底的,但其實真沒有,因為這裡根本沒有那個機會。而且從那之後這樣的興趣班就再也沒有報過了,一直到現在,考大學的時候,她很想考一個有關美術專業的,但是我沒有同意,她也就順著我們,現在大概她自己也沒有那種想法了。

就我的經歷而言,一個人的努力成果並不會完全取決於一個好的客觀條件,也許好一點的條件會幫助孩子更上一層樓,但是條件差的也並非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最後拿頭條英雄大賽第一道題總結一下,所謂的天才就是1%的靈感再加上99%的汗水,這道人生大題你答對了嗎?


一個守鋪的超市小老闆


能考上985。211主要是跟孩子的刻苦努力 智力 學校的教育水平 家長的正確引導有密切的關係。我的孫女從小學到初中都遇上了好老師。高中上的國重 今年高考發揮平平。只超一本線八十多分。只能上排名靠後的985 我們就選擇了部直屬的211 理想專業 在孫女上高中的三年裡。孩子的父母付出了很多 早送晚接。孩子每天一點睡覺 五點起床。週六學校補課。週日找另一所重點高中老師補課。父親比孩子起得早 睡得晚。母親管理生活家務和妹妹。父母 孩子都很累。中國的應試教育 孩子真的好累。畢竟天才兒童不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