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對自己的文筆要求很高,但是目前達不到我的要求,寫小說的時候感覺文筆不好,所以老是爛尾,咋弄啊?

何方明


根據自己的經驗,給點意見,望採納。

1,從短篇開始,循序漸進。寫小說不能急於求成,要從小開始,試著寫一寫短篇小說,看能不能達到自己滿意。

2,先構建一個完整的小說故事框架。寫小說主要是故事,衝突,矛盾,要有代入感。下筆碼字之前要先寫個大綱,最好具體到每個章節!

3,不要過多追求文筆。文筆再好,故事不完整也是白瞎,現在那麼多網文爆文沒有幾個是文筆非常好的,過多的追求文筆,會本末倒置,得不償失,而且讀者也沒有共鳴。

4,注意首尾呼應。小說經常爛尾,一是故事不連貫,寫著寫著容易斷章,原因還是沒有完整的故事結構;二是結尾跟開頭對不上,經常跑偏,最後結尾跟開頭講的是兩碼事。所以一定要首尾呼應,這樣故事才完整。

5,多揣摩讀者的喜好。題主有比較高的文筆,那麼就要多瞭解讀者愛看什麼,迎合讀者的喜好,構建一個完整的故事框架,用文筆來塑造故事的外衣,這樣一篇好的小說就完成了。

寫小說並不難,寫好的小說比較難,寫讓讀者喜愛的小說難上加難。好的文筆只是基礎,完美的故事才是關鍵!祝你好運!

(PS:本人新作《循環列車》已上架,一本靈異小說,歡迎閱讀,評論,收藏!🙏🙏🙏🙏)


暗影迷蹤


文筆太好會限制情感的表達,情感會影響靈感的發揮。文筆沒有一個固定的好壞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保持自己的個人風格比文筆更重要。過於追求好文筆,會破壞小說的美感,小說失去了唯美的意境,就會變成冷冰冰的文字遊戲,即使技巧再高超,文筆再好,寫出來的東西沒有靈魂,讀起來空洞洞的,很難引起讀者共鳴。文筆可以靠平時多讀書來積累,情感則需要內心的獨白來豐富。而內心獨白要學會忍受孤獨,在自省中獨處而獲得。一旦情感的力量積聚爆發出來,靈感就會源源不斷。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文章自然水到渠成。只要感情真摯,即使文筆一般,化作筆尖的故事也一定是來自靈魂的講述。這樣的小說,寫盡人生的苦難,道盡生活的美好,句句戳心,字字血淚。時而讀之親切,時而讀之痛苦,時而不忍卒讀。讀者的情感總是被小說所帶動,隨著情節的發展不斷昇華,發人深省。這樣的小說有著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也是優秀作品的魅力所在。文筆是皮肉,故事是骨,情感是魂,把三者完美結合的是靈感。所以,不要捨本求末,一味追求好文筆。



外獨不存


關於提升文筆,說點愚見並推薦幾本書:

1、所謂文筆,我覺得可以概括為——精準地用字、詞、句表達。遍觀古今中外文學巨擘,有的用詞華麗、有的用詞素樸,但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就,在於他們能用非常精準、恰當的字、詞、句表達自己或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所見。

2、愚以為,好文筆不一定是辭藻華麗的。有些作家用一些大白話,依然能引發讀者共鳴。還是那句話 ,只要你覺得你的文字能夠精準的傳達情節、情緒或其他元素,就足矣!一味追求辭藻的美感,卻仍然無法精準表達,反而招讀者的恨。

3、如何提升文筆?古今中外的作家,在談這一點時,大部分回答仨字:多讀書。其實還應更進一步回 答:怎麼讀?讀什麼?關於怎麼讀,我推薦一個很笨但確實對自己有效的方法:找一部你覺得才華橫溢的名著,分段研讀。

4、舉個例子:我最近在研讀莫泊桑的《一生》,我是這樣進行的——正文第一頁,如下圖:



注意!第二部分是一段非常精彩的關於暴風雨的描述。於是,我就用有道筆記把這一部分摘出來,逐句分析。莫泊桑是如何描寫一場暴風雨的?我們可以看到,莫泊桑分別用了聽覺(嘩啦啦的雨聲、潺潺的水流聲)、視覺(天空、泥土)、觸覺(悶熱 的暴風、溼漉漉的牆面)等等感官描寫。同時,用一些精彩的比喻、擬人穿插,讓人很形象地感受到 當時的情景。

插一句話,比喻其實就是拿讀者最熟悉的場景,描寫作家所處的情景。所以,這個比喻 一定要形象、要接近生活(比如稠漿、糖一般地溶化了等等)

基於此,我又從網上搜索了關於描寫暴風雨的其他作家的名段落,進行了比較,其實大部分都是運用了 感官描寫、比喻、擬人等手法。

通過研讀,我對感官描寫又進行了一次溫習(其實小學課本里就講過了),對感官描寫這一手法,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5、這個過程,其實是訓練、強化自己對於“狀物”這一寫作素養。通過慢下來體會大作家們的手法以及遣詞造句的用法,提升自己的文筆。

6、再補充一點,我們在研讀大文豪的作品的時候,其實是在感受大文豪的那股氣息、語感、韻律和聲音的節奏。其實,中國曆代大文豪們早就這麼做了,比如“韓退之、蘇明允作文,畢一生精力,皆從 古人聲響處學”。學得就是那股文氣、才氣和聲音的節奏。

7、關於讀什麼,我想推薦一個作家——茨威格。他的那本《人類群星閃耀時》,文筆非常高妙,凝重沉練、卓爾不凡。

8.推薦幾本不錯的關於寫作的書籍

①《文心》

這是兩位教育大家寫給中學生的32堂國文課,涉及種種文學寫作方法,常看常新,相信對你有所啟發 。

②《這樣寫出好故事》

這其實是一套書。包括《這樣寫出好故事》《這樣寫出好故事:描寫與背景》《這樣寫出好故事:人 物對話》,行文不學術,閱讀零壓力,裡面舉到的一些例子很精到,後面的練習題不妨做做。

③《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

是一本被影視圈奉為聖經的編劇書,講述故事創作的核心原理。越來越多的小說作家、文案策劃和商 務人士也開始研習其中的講故事技巧。

④《寫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過寫作表達自己》

30年前,《寫出我心》出版後立刻登上暢銷榜,成為北美教授寫作及寫作治療的人必讀、必引述的經 典,佔據同類書籍的頂端,被列入美國高中讀本,影響深遠。

有偏頗之處,請指正!


媒體任


和我的感覺一樣哈[流淚][流淚][流淚]

給你一個字:寫!

給你兩個字:硬寫!

給你三個字:堅持寫!

可能你覺得我在開玩笑惡作劇呢,但這真是肺腑之言,寫作的關鍵就是寫,寫不出就是空談,寫出來了,就是作品。堅持不懈地寫,以時間換空間,以量變求質變,你就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我八十年代初開始發表小說,如今已經退休,最遺憾的是,沒有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以前會說,沒有時間,要工作,要學習,要帶娃,要評職稱……其實這些只是藉口,是自己沒有堅持[流淚][流淚][流淚]

堅持去寫,不管好壞,先寫出來,再修改。

我是暗夜裡的一盞燈,首先要照亮自己。



王忠萍


對你的經歷深有感觸,我說兩點自己的看法:

1.對文筆要求高說明你是個高標準,高追求的人,這是好事,不該成為做成一件事的阻礙。為了配得上你的期望,我建議你把時間多花在閱讀上,增加輸入,並且輸入的同時多思考,堅持輸出。當輸入達到一定量時寫文的質變自己能發現;

2.如果你當前對小說完本有執念的話,建議你先不管質量,強迫自己快速填坑,別給自己留修改與反悔的時間,閉著眼睛寫。或者清空大腦,不管文章前後聯繫,直接把你最想要的結局當成孤立的片段來寫。寫完了發現質量不如預期,再來修改,請人提意見,放段時間再改。

希望建議對你有幫助。


書為徑


我覺得寫小說就像是架構一個生態系統,不是有了感覺和大概就去寫,而是要作為一部已經寫出來的小說作事後剖析那樣,構建人物圖譜,故事主線,分支劇情,重要事件,多種結尾可能性等,有了骨架再去豐富肉體,同時也要把自己融入到故事中,甚至成為主角,並在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時候更多關注周邊場景的演變,細微事物的引用。

好的文筆不一定是華麗的詞藻,更多的事如何能夠讓讀者在讀的時候更好的帶入,主角目光所及之處能夠身臨其境。


憤怒的小豬


說明你看的名著,好文章,還太少哦,朋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真理之言。


遠方167427784


從小故事開始,然後短篇,再長篇。還有先有提綱後又內容。寫不好,往往不是文筆問題,還是小說的創作能力欠缺。


崔寶明字明月


老舍著《駱駝祥子》,是用口語寫的,不也成了名小說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