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美業「船說」——做產品必須對準用戶痛點、剛需

您的,是我們持續提供優質內容的動力!

上一篇講到了微商的正確認知和微商崛起的底層商業邏輯,有朋友私信問我,那為什麼微商會"短命"?其實短命的不是微商這個模式,短命的是所經營的產品!

給大家舉例也許就清晰了——

1、 把1個產品賣給1000個人;

2、 把1000個產品賣給1個人;

3、 讓1個人重複購買1000次。

過去商業邏輯在一個品牌的全系列產品架構裡要設置:流量型產品、轉化型產品、利潤型產品、鎖定型產品等等。

但是現在的生意邏輯變了,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前是通過國家主導的重工業改變中國的經濟結構,走向工業化轉型之路。改革開放前20年的輕工業就已經通過民營企業的崛起滿足了幾乎所有商品的製造和市場需求,簡單說,後面的20年都是產能過剩。特別是國際貿易受阻,更加加劇了傳統企業的問題。

在物質嚴重過剩的時候,電商的出現加快了產品的流通和滲透。當大家都覺得所有的紅利和增長都到了瓶頸的時候,BAT為首的互聯網公司開始進軍線下;拼多多出現了,瑞幸咖啡出現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的進一步普及和應用,隨著5G商用的推動,社團拼購和直播賣貨將會成本下一個移動紅利的風口。

產品過剩導致的就是你必須用一款產品打穿這個市場,然後在目標客戶群體身上深度挖掘客戶的終身價值,用更多的相關產品滿足客戶需求,賺取持續利潤,建立管道型通路。互聯網公司都是這個商業邏輯——QQ免費,遊戲和廣告掙錢。


品牌將會被產品取代,產品即品牌;

產品將會被平臺取代,平臺即產品;

平臺將會被個體取代,個人即平臺。

什麼是好產品呢?這裡引出了互聯網企業做產品的概念:體驗、痛點、癢點、剛需、高頻5個詞

我們大部分企業沒能顛覆所在的行業或領域,很大一部分就是沒有找到用戶真正的需求,沒能解決用戶真正的痛點。我通過幾個案例來給大家闡述的更清晰!

門店的特點:

· 剛需是什麼?業績

· 痛點是什麼?成本和標準化

· 癢點是什麼?管理、拓客、店務等等

如果你把門店的癢點放大和加以利用,依舊沒有解決門店的本質問題。因此做這類教育的公司很少做的特別大的,反而做業績的,通過產品和服務幫助門店做業績的做很大的不少。

學習的特點:

· 剛需是什麼?成長

·

痛點是什麼?應用和時間

· 癢點是什麼?內容太多,無從判斷,無所適從等等

樊登讀書為什麼做的那麼好,有幾千萬的書友會員,因為拯救了人們知識恐慌,並且解決了癢點,滿足了剛需。問題來了,沒能解決的就是學習的痛點!因此同樣會產生增長的瓶頸。在急功近利的時代裡,沒有結果的學習或者需要長時間消化的學習很難讓用戶滿意。

美容師的特點:

· 剛需是什麼?賺錢

· 痛點是什麼?成長和產值

· 癢點是什麼?時間和空間

那很清晰了,如何才能讓員工更有戰鬥力,靠的絕對不是打雞血式的訓練。靠的是門店可以優化商業模式提高坪效和員工產能,進而開連鎖給員工更多的成長空間和賺錢機會才是正道。會有很多老闆說,我搞不定我的員工!員工不是用來搞定的,老闆的精力不應該放在員工管理上!

企業在出新品或者優化戰術的時候,必須考慮你改變了什麼?你滿足了什麼?你提高了什麼?解決客戶的痛點,滿足客戶需求就會顛覆這個領域,異軍突起!

【後語】:本文為原創,歡迎轉發,請註明作者信息即可!點擊關注,一起學習!

作者簡介:船長,自由策劃人,專注企業可持續增長,座標廣州。漫談美業,賦能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