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重慶蔬菜薊馬科學防控方案


重慶蔬菜薊馬科學防控方案


一、技術概述

近年來,薊馬抗性問題日益嚴重,薊馬成為當前主要的難防難治害蟲之一。

為指導菜農科學、合理、安全使用農藥,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農業生態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薊馬主要危害節瓜、冬瓜、西瓜、苦瓜、番茄、茄子及豆類蔬菜。成蟲、若蟲以銼吸式口器取食心葉、嫩芽、花器和幼果汁液,嫩葉嫩梢受害,組織變硬縮小,茸毛變灰褐或黑褐色,植株生長緩慢,節間縮短,幼瓜受害,果實硬化,瓜毛變黑,造成落瓜。且易傳播病毒病,帶來更大危害,以6月和9月發生較重,乾旱少雨有利於發生,同時也是防治的重點時期。

二、技術要點

1.農藥品種。可用的化學藥劑組合有

A、苦參鹼+吡蟲啉+啶蟲脒+少量紅糖。

B、啶蟲脒+吡蟲啉+少量紅糖。

C、2.2%阿維·吡蟲啉乳油。

D、乙基多殺菌素。

2.施藥適期。為了更有效的控制瓜薊馬,需在其為害初期用藥防治。

3.施藥時間。施藥的時間最好在早上或傍晚,要避免高溫時施藥,以防對作物產生藥害。

4.施藥方法。每5~7天噴1次藥,連續噴3~4次,可有效地防治蟲害的發生。

藥劑組合可選四種,輪換交替使用,避免長期單一用藥:

A、0.3%苦參鹼水劑1000倍液+35%吡蟲啉懸浮液1000倍液+5%啶蟲脒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少量紅糖。

B、3%啶蟲脒乳油500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少量紅糖。

C、2.2%阿維·吡蟲啉乳油60~80毫升,對水60~75公斤噴霧。

D、60克/升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是新一代高效、廣譜、低毒及環境友好型殺蟲劑,具有較長的滲透能力,持效期長。在瓜薊馬若蟲盛發期,可用60克/升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

三、適宜區域

適宜於潼南、璧山、涪陵、石柱等地。

四、增產增效情況

通過實踐該項技術,與農戶自防區相比,薊馬防效95%以上,果實坐果率與對照相比提高85%,畝產值增加300元。防治方法科學合理,防治效果顯著,示範效果良好,值得在薊馬發生區推廣。

五、注意事項

1. 交替用藥。瓜薊馬易產生抗藥性,一種藥連用兩遍就會產生抗性。特別是內吸性藥物如吡蟲啉、啶蟲咪、唏啶蟲胺等。為了減少它的抗性,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要交替使用或復配使用。

2. 提前預防。不要等到氾濫了再用藥。在高溫期間種植蔬菜,如果沒有覆蓋地膜,藥劑最好同時噴霧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為這些地方是薊馬若蟲棲息地。

3. 噴霧要全面。沒有覆蓋地膜的菜田,在噴霧防治時,應全面細緻,地上地下同時進行,薊馬喜歡躲在心葉背等陰暗處,應注意對嫩葉,嫩莖及生長點等重要部位噴藥。地下部分可結合澆水衝施殺瓜薊馬的農藥以消滅地下的若蟲和蛹。

如果條件允許,建議藥灌根和葉面噴霧相結合的方法。#重慶# 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