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怎樣引導孩子進行深度閱讀?

成雪拉姆


首先,選擇合適的書籍

閱讀首選是一些名著,但是不限於名著,只有適合孩子年齡階段心理特點及知識儲備的才是最好的!為什麼選好書籍這麼重要呢,因為要精讀書籍、深入閱讀,你起碼要能看懂這本書!選擇不當就會給閱讀造成層層阻礙。

比如名著的選擇。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華,閱讀名著可增長見識、智慧、提高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我發現有的家長讓小學中低年級就孩子就開始看《紅樓夢》,四大名著嘛,都要看的。但這個做法恕我不敢苟同!首先孩子的識字量不夠,他讀不懂呀!所以家長選擇的都是精簡版即所謂的青少年普及版,基本就走個大概情節。你根本就沒有接觸到這本書的精華,那談何深入閱讀,又談何收穫呢?試想讓一個小學孩子去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點,體會鳳姐說話藝術,感悟一個大家族興衰榮辱,鑑賞裡面的詩句,孩子做得到嗎?答案是否定的。你與其花費時間讓孩子瞭解皮毛不如放一放,等他大一點再說。去選擇適合孩子的書籍,比如《海底兩萬裡》、《森林報》、《寶葫蘆的秘密》或者《十萬個為什麼》等,或者放飛想象,或者深入自然,或者瞭解百科,孩子越感興趣,他的感悟就越多,就更願意去深入閱讀。



其次,帶著“功利性”去閱讀

閱讀和寫作是不分家的。深入閱讀是為了吸取養分,最終是為了輸出,成就自己的知識積累。所以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也要帶著一定的功利性去讀:我讀這本書能夠讓我學習到什麼,它的故事情感語言等對於我的思想認識、寫作有沒有什麼借鑑意義?


第三,深入閱讀具體要做什麼:

1、看序言,開卷有益!

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創作意圖和經過。

人都是特殊時代和社會環境的產物,瞭解作者情況有助於瞭解作者要表現的主體思想,更好的領悟作者寄託於書中的感情。

瞭解大概情節,和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再去看著本書更能快速的找到書中精華所在!

2、通讀全書

瞭解書的大致情節過程。

作為孩子要善於帶著想象的翅膀,把書面的文字變為腦中一副立體的圖形,每當掩上書本自己可以像放電影一樣想象一下書裡的內容。這樣可以更好的進入到書本的世界,培養孩子的想象和感受能力。這對以後寫作文也是很好的。

3、解讀人物特點。

作者筆下的人物也處於一個社會環境中,我們一樣要加以分析。這個人物的身份、性格、動作、神態、語言習慣是怎麼樣的。多問幾個如果,他為什麼要這樣選擇,如果不是這樣,他會不會出現另一種結局。


4、再次精讀全文。

(1)積累精彩詞句段

一本好書值得一讀再讀,每詞重點不同收穫也不相同。找出裡面好的詞段落,寫景寫人的都可以劃上線記錄或者摘抄下來,這是積累學習的過程。

(2)分析精讀幾個章節片段

分析一個片段(比如寫人/寫景)的寫作思路或角度。想一想能不能在自己的文章裡也這麼運用。嘗試仿寫!

(3)大聲誦讀,去感受它的美。

語文不僅要寫還要讀,這是美育的過程。文學素養的提高途徑之一,不要輕視!

最後,深入閱讀並不難,但需要家長指導。如果養成了好的習慣,將會受益無窮!

這裡是悟己語文,關注我,瞭解更多的語文知識哦!


悟己語文


跟深度閱讀無關,完全是家長過於急功見利,拔苗助長,如果你報著讓孩子讀點書就能提高寫作能力的想法,還是趁早放棄吧。

閱讀並不能立刻看到效果,4年級應該是10歲,從3、4歲左右開始讀繪本多說也就是幾百本,7、8歲左右能開始看文字的書,2-3年多點也就是200-300本薄一點故事書的量,就這點閱讀量想在作文上立刻看到效果,基本是在作夢。

從小開始閱讀,如6、7歲開始閱讀文字的故事書,按每週一本到二本故事的量。一般想看到一些效果,快一點要初中高中左右,這時在寫作時才能看到角度和深度的積累和變化。形成閱讀習慣的孩子會在作文上跟同學慢慢拉開差距,眼界、角度、深度、風格,結構都會有一些不一樣。他們會覺得寫作文並不困難,很輕鬆就能寫出一篇不錯的作文。而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量只停留在教科書、少量課外書和一些流行小說上,在寫作時很難寫出獨特的觀點,文章平淡無奇,泛泛而論,詞彙、結構或引用都非常的窄,作文也很難寫出高分。哪怕去補課,提高作文分數會花很大精力才能看到效果。

要是慢一點會在上大學時才能體會到閱讀量大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喜歡閱讀的人,會經常深入思考,自己的三觀會比同齡人更早形成,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會更容易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會人云亦云,無腦盲從。形成閱讀的習慣,並堅持長期的閱讀,不會在短期內看到什麼變化,但會小的地方開始影響和改變思維方式、氣質等因素,一旦遇到些事情很容易就看到跟同齡人之間的差別所在。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有單獨的篇幅來說閱讀的重要性。長期穩定的堅持閱讀,形成閱讀習慣之後,相當不斷的進行刻意練習,除了能在日積越累中鍛鍊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共情能力、思維方式、眼界,還能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本身需要長期練習,初期大都是從模仿開始,比如小學寫作大都是一些相對固定的套路。孩子在初期寫作時,想把一件事表述清楚都很難,也無法理解邏輯關係。這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進行引導,幫忙孩子輕鬆把作文寫出來,減少恐懼感。

點擊我的頭像,在前段時間回答過:如何引導孩子寫作文?裡面提到了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而輕鬆的寫好作文。

先別想做什麼深度閱讀,先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家長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遊戲、看電視劇的習慣,多陪孩子看看書,閱讀潛移默化的去改變孩子,別心急,先堅持幾年閱讀再說。


戰隼


現在的我們,越來越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了,幾乎是全民閱讀了。

繪本對我們不再陌生。但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深度閱讀,還有待探索。

深度閱讀要看閱讀的對象。

比如:針對0-6歲的孩子,引導時,我一般是這樣的:

先讓他看繪本的封面,然後,讓他自己從頭到尾看一遍書,看完了以後,讓他講一講,這個書大概講了一個什麼事情。

接下來,我再一頁一頁地給他讀,在讀之前,我會要求孩子根據圖片講一講他理解的東西是什麼,用一句話概括下來,然後,我再給他讀。

每讀完一本書,我會拿一個小本子把書名登記下來,然後讓孩子評論一下,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我是這樣引導的。

先讓孩子自己看,然後,我抽時間也看一遍,看完以後,我會跟孩子一起討論這本書裡面有趣的章節,讓孩子講一講她從書裡接受到了哪些 信息,最後,我會讓孩子做一個讀書筆記,摘抄優美的詞句。

閱讀,主要靠的是平時積累,和不間斷的堅持,這也需要我們家長的耐心陪伴和堅持。

愛讀書的孩子,一般不會差到哪兒去。


茁茁媽育兒


關於提高深度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這個問題,方法有很多,但是在學習方法之前我們要搞明白一個問題:要想學好閱讀理解,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學好閱讀理解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掌握語文學科用詞,第二個是熟練運用答題結構。

第三個具備閱讀綜合能力。

如果把學習閱讀理解比作蓋房子的話,閱讀綜合能力就是打地基,語文學科用詞是蓋房子用的磚,答題結構就是快速蓋房子的方法。

 

我們看一下如何提高這幾種能力呢?:

 

第一:語文學科用詞

語文學科用詞,從小學到高中的語文課堂上,語文老師講的課文,都是在分析和運用語文學科用詞。所以孩子在課堂認真聽課,並且具備一定的總結能力,語文學科用詞基本都可以掌握。

 

第二:答題結構

在考試中,尤其是大型考試中,像小升初考試,中考高考,閱讀理解的考試題型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並且答題的方式和語言幾乎也是固定的,所以提前掌握答題結構就相當重要了。

答題結構需要孩子通過大量練習,並且從答案中總結答題規律。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閱讀綜合能力。

閱讀綜合能力包括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和理解能力

 

提高概括能力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概括法,第二個方法是專項訓練。

 

概括法指的是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每閱讀完一段話,做一個段落的概括。每閱讀完一篇文章做一個文章概括。每閱讀完一本書,做一個一本書的概括。

比如我前段時間剛看完《水滸傳》,我就針對真本書做了一個一本書的概括:《水滸傳》講述了一個北宋末年,由宋江領導的108個好漢,經過起義、招安、四方征戰,結果都沒有善終的故事。

孩子通過這樣的概括練習,可以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

 

第二個方法就是專項訓練

專項訓練指的是讓孩子多做專項練習。專門找概括類的題型進行訓練。

這裡對題目的要求有兩個,第一個要求是做歷年的考試真題,這樣的題目有代表性;第二個要求是題目的答案要有解析,方便對答案的時候讓孩子與答案進行對比,從而找到與答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通過大量的練習,孩子才能從答案與自己的作答中找到其中的規律。

 

提高表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寫作,可以通過寫日記,寫週記,寫作文,提高孩子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和描述事物能力。以此來提高表述能力。

 

 

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就是精讀文章,精讀指的是每閱讀一句話,都要揣摩一下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通過這樣的練習來提高孩子對作者對文章的感知力和對情感的感受力。

 

以上就是提高孩子深度閱讀能力的方法!


語文閱讀理解提分公式


這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它反應親子閱讀兩個典型的難題:

1.如何從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有的孩子小時候非常愛聽家長講故事,但到了認字的階段,卻無法成功進入自主閱讀;
2. 第二個問題,讀書多並不代表就會寫作文,但不讀書肯定是寫不出好文章的。

先來說第一個問題,如何引導孩子過度到自主閱讀?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堅持一個原則,用好兩種書籍。

一個核心原則,是始終要堅持的。

在孩子閱讀中,家長一定不能帶有任何功利心。

只有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愛,才能持久。

不要把讀書當任務,規定每天必須讀多少分鐘;不要把讀書當工具,讓孩子閱讀過程中必須學會認字,算數,等。閱讀,就是一種快樂和享受。

只有讓孩子體會到快樂,他會堅持。

兩種書籍利用好:黑白繪本和橋樑書

孩子的閱讀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階段:低幼啟蒙書:洞洞書,立體書,玩具書,等等 -- 第二階段:彩色繪本:顏色鮮明,形象生動 -- 第三階段:黑白繪本:沒有了顏色,只有形象和故事 -- 第四階段:橋樑書 -- 第五階段:純文字閱讀

這個過程,是孩子具象思維能力轉變成抽象思維能力的過程。因為孩子開始閱讀的年紀不同,無法把孩子按年齡放入各個階段。

如果每天有效地親子閱讀,一般彩色繪本讀了半年多以後,孩子就能理解純粹的故事了,就是不看書,家長講一個故事,孩子能聽懂,並在腦海裡能構建這個故事。這個時候,可以開始給孩子閱讀黑白圖畫書,讓讓孩子慢慢對認字產生興趣。

上小學後,孩子開始認字後,開始橋樑書的閱讀。

當然,黑白繪本,橋樑書並不是每個人孩子都必須經過的階段。

但孩子的思維能力一定是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不斷通過弱化圖像的功能,來培養孩子抽象的語言理解能力。


解決了如何引導孩子進入自主閱讀的問題,再來說第二個問題,讀書多的孩子,一定會寫作文嗎?

當然不是!

讀書多是會寫作文的基礎,不讀書肯定不會寫作文。

但寫是一種自我表達,這個過程有幾個核心環節:

1. 有感受:需要培養孩子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洞察力不一定從書上來,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界,多觀察,做個細緻的人,才能有所感;

2. 會表達:閱讀是學會表達基本功,但任何一位偉大的作家,都是經過寫作訓練,這種訓練讓人表達得清晰,更有邏輯性,更引人入勝。這些都是章法,所以寫作文是另外一門學問,並不是讀的多就能寫的好。

所以,要讓孩子成為會寫作的人,首先,要徹底放下功利心的閱讀,閱讀不是為了寫好作文,不是為了考高分,只是因為讀書是件快樂的事;其次,培養孩子成為善於觀察,細心的人;然後,耐心陪伴孩子完成寫作訓練。

最後,家長絕對不應該成為孩子的裁判,總是說,我家孩子不會寫作文,或者體育不好,不善於交際,等等。

家長總強調孩子的問題,那這就將永遠是孩子的問題;

家長總強調孩子的進步,孩子才能不斷進步。


朱古力的童書花園


家長太著急了。想寫好文章,先學會閱讀。

1.多閱讀

一個是廣度:“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為何呢?因為他讀的書多,涉獵範圍廣,知曉的事情自然就全面了。閱讀的廣度,可以保證孩子有較全的知識面,這樣無論遇到哪種作文要求,都能有話可寫。而且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對孩子應對生活中的各種突發事件也會有很大幫助。

我們家大寶八歲,二寶兩歲叫團團,大寶有時候就會逗她:“美團,給我來一份水果沙拉。”這說明大寶知道,美麗的團團,可以簡稱美團,而美團上是可以訂外賣的。

一個是深度:所謂深度,也就是能從文章的字裡行間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看出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體會,來認識對應的字,詞,句。這種認識是建立在體會含義的基礎上的,達到這一步,遣詞造句時自然就會比較精確,達到這個程度還愁文章沒有文采麼?



2.多體驗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種學習方式是不可取的。對孩子來講,除了閱讀,還要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對應體驗。

我們家大寶看《揭秘恐龍》,看完之後,媽媽在網上給她買了一套恐龍模型,同時給她佈置了一個任務:把每個恐龍的名字找出來。怎麼辦呢,她就拿模型和書籍對照著來找,最後找齊了,她很開心。通過這個事情,她不僅認識了恐龍的特徵,而且也在無意之間學會了觀察和比較。在觀察和比較中,她也更加深入的學習了書裡內容。

試問這種有趣的閱讀,有多少孩子會拒絕呢?



3.多交流

閱讀不是看完就完了,重要的是閱讀之後的消化。家長應當在平時多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一些場景。

上週我們去公園玩,走在公園的小路上,我們給大寶講櫻花和桃花的區別,正巧前面有幾棵剛抽芽的柳樹,大寶就來了一句“桃紅柳綠的真漂亮”。

從閱讀中獲取,從生活中體驗,從和他人的交流中豐富自己。默默耕耘,靜待花開……


光頭毛毛蟲


題主提的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是不是和深度閱讀有關,但是提到如何培養孩子的深度閱讀,以此來提高寫作能力到時可以說上幾句。那麼這裡就簡單的講一下如何培養孩子深度閱讀。



一、什麼是深度閱讀

閱讀跟寫作有沒有關係?當然有關係,閱讀內容決定了寫作的視野。

而閱讀,又可以分為一般閱讀和深度閱讀。

一般閱讀只是記憶住了書本當中的內容,要用到的時候直接照搬書本的內容就是一般閱讀。

而深度閱讀除了剛剛講的一般閱讀之外,還需要對內容進行思考,比如我們閱讀了自然生活,歷史,文學經典。但是讀完之後我們要對他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結合現實最後將你觀點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

只有進行深度閱讀將讀和寫相結合。才能寫出有思考深度有文學靈性和美感的文章。



二、解決讀什麼的問題

很多時候,學生開始寫議論文事業非常的狹窄,抱著兩本作文書不放,結構上只會用論點加一兩個名人的例子,再加結論,這樣的方式進行寫作。寫的非常的乾巴無味。

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必須通過培養孩子進行深度閱讀的寫作視野!

這個讀並不是簡單的閱讀一些文字材料,而是引導孩子去閱讀大自然、現實生活,歷史故事,文學經典,並對這一些東西進行思考和感悟。並將這些思考貫穿到平時的寫作當中去,來拓寬孩子的寫作視野。



1、閱讀大自然

說是閱讀大自然,其實就是讓孩子去觀察大自然。大自然的壯美其實是我們最直觀的感覺,它可以提供給我們無窮的視覺享受,也能給我們提供無限的寫作靈感。

但是我沒有辦法讓孩子一直在外面。所有們要求孩子將自己在戰界當中看到的萬物都系仔記的筆記當中。看他對花花草草有什麼樣的一個感受。

也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大站的紀錄片看完之後,讓孩子記下自己的感受。



2、閱讀歷史

讓孩子瞭解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讓孩子去了解歷史上曾經經歷過的苦難。比如戰爭天災等諸多磨難,再讓孩子將這些磨難與現在的生活進行對比。 讓孩子思考更加的客觀,更加的理性。能夠讓他們的目光變得更加深沉。

具體做法是可以讓學生瀏覽歷史課本或者閱讀上下5000年瞭解歷史故事,在閱讀當中摘錄下這個故事的簡述。

然後那孩子常常翻閱自己的筆記,這樣子就會有歷史記錄在自己的腦子當中。



3、閱讀社會

要引導孩子去關注社會當中發生的事情,現在獲取新聞的途徑非常的多。可以是報紙,報刊也可以是手機網絡。

教會孩子如何去閱讀社會現實。當我們看到一個社會問題的時候,要引發孩子去思考。比如,當咱災害來臨的時候,要讓孩子思考在這件事情當中,中華民族是如何表現出你聚力的?

看到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要讓孩子去思考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表現得什麼樣的特點?

比如看到留守兒童的時候。要讓孩子去思考,誰來關心留守兒童,看到空巢老人的時候要思考誰來照顧空巢老人?



4、閱讀文學經典

閱讀文學經典式作文教學當中常用的手法,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彙,優美的片段。可以將裡面的句子作為寫作的素材。

如果要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哲學思維,可以讓他們閱讀一些哲學書籍,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書籍和外國的哲學書籍。

當然,這些書籍的作品非常的多,我們不要求學生將每一個哲學家的作品都閱讀完只需要選其中的一兩個作為閱讀就可以。

因為學生沒有哲學思想往往缺少思考的深度,很難寫出有深刻意義的文章。



二、解決訓練問題

1、專項訓練

我們需要訓練學生學會描寫自然萬物、歸類生活的現實、提煉歷史事實。運用文學經典,以及如何寫出文采等等這一些訓練都是針對性比較強的。缺少什麼能力就訓練什麼樣的能力。



2、綜合訓練

綜合訓練是檢測學生寫作的最後階段,也是檢測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你平常說的寫大作文,讓學生寫一篇完整的作文。


駿駿教育


如果那個孩子特別喜歡看書,卻寫不好作文,這是很不正常的。個人覺得,語言表達能力的獲取,除了多說外,許多要來自於閱讀。我指的“閱讀”是指看文字類的書籍,至於繪本類的,對培養語言表達作用很小。您指的“不出成績”是一點不會寫,還是寫得不太好呢?

一,如果是一點不會寫,那說明孩子在看課外書時,是囫圇吞棗地看,所以才會一無所獲。那麼,解決的辦法是,引導孩子選擇一本後,建議TA認真深入地品讀。當然,家長應該在選書時替孩子把把關。儘量不要選擇那些純圖畫的、文字很少的、或者內容沒有什麼內涵的書。最好選擇一些,兒童文學名家的,帶有兒童氣息的,貼近兒童生活的書籍。如果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經常和孩子就書中的內容交流討論一下。引導孩子去思考書中的內容、發現書中的樂趣。例如,家長可以提前瞭解孩子看書的進度,然後抽空和孩子對書後面的情節進行“大猜想”,比比誰猜的對,從而激發孩子更認真地,更仔細地去看書。或許可以達成您說的“深度閱讀”吧。(看書認真了,然後再引導下面兩點的做法。)



二,如果是寫得還行,只是不太好。那很正常,畢竟才4年級。可能是缺少一些寫作的技巧。建議在孩子閱讀感興趣的書籍同時,稍微引導孩子看一點點寫作技巧的書。因為作文題畢竟也是題目,往往是有其思想主題性和針對性的,光有豐富的詞彙和見識還不夠,也需要了解答題的技巧即寫作技巧。例如,段落層次的安排、重點主旨的突出、修辭的運用等等,這些技巧可能在看一些文學書籍時,是不能直接學習到的。



三,雖然閱讀是培養寫作能力非常好的途徑,可是單純的靠閱讀也是不科學的。寫作能力是一個孩子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具體說是“說”、“讀”、“寫”能力的疊加展示。所以,大量的閱讀之後,還應該引導孩子練筆,就是實際地動手寫寫東西。否則孩子眼高手低,動起筆來也是困難重重。 孩子的培養確實是個系統的大工程,家長只要有耐心,走心地引導,會讓孩子有大的發展的,您說呢? 也敬請關注我和我的頭條號,可以交流更多的語文問題。


一頭蒜一條魚


這個問題分兩個層面:1,什麼是深度閱讀,2,如何深度閱讀。

深度閱讀就是:1,看到文章或書籍,知道what:一內容(含邏輯分析推理等)、二結構(如何組織材料、觀點、信息的架構)、三表達(如何呈現)、四作者目的意圖、五進行審美分析;2,能從思想、技術、文化、時代、同業者等譜系的高度where,來俯瞰閱讀文章內容的來龍去脈;3,以文觀人。how:能分析作者如何思考,為何這樣思考表達,作者的內心世界;4,建立自己的模型what+how+why:依據文章的營養,形成自己的模型,建立自己的體系。

如何深度閱讀:1,閱讀面要廣:哲理類(含諸子百家)、社科類、科技類、思維類、文學類、古文類、中外類、歷史類、生活類等都要涉獵;2,突出一類主題,由點帶面;3,閱讀種類:消遣型閱讀、評價型閱讀、記憶型閱讀、理解型閱讀、探測型閱讀、創造型閱讀,逐級升級;要從信息型閱讀、分析型閱讀,升級為研究型閱讀。4,閱讀方法:結構閱讀法(what,when,where,who,how,why等),邏輯閱讀法(觀點,事實,想象,推理與論證,what=how=why),平行閱讀法(詞句段章〔微觀-宏觀〕與章段句詞〔宏觀-微觀〕),批判閱讀法,等。5,最最重要的是興趣、興趣、興趣,先養成能閱讀習慣,再養成會閱讀的習慣,再培養深層閱讀的智慧。6,閱讀的實質是見識自己所未見未想,閱讀的深度取決於自我的篩選與深度,閱讀本身不是目的,閱讀的淺層目的是滿足好奇與愉悅,深層目的是超越被閱讀者,達到自我的認知及由此的實踐自由。


urna風之度0


爸爸媽媽們常常抱怨:孩子看了不少書,作文還是不會寫,閱讀理解還是不會做!很鬱悶呢!原因就在孩子沒有深度閱讀,也是所謂的精讀。

♡其實閱讀是分兩種的,一種是泛讀,一種是精讀。

孩子泛讀可以廣泛地涉獵,面越廣越好!健康的書看得越雜越好,就像孩子吃飯一樣,什麼都吃,營養成分就更全面,挑食的孩子可能就會營養不良。

精讀是在泛讀的基礎上開展的,讓孩子對一本書反覆地看,深入地理解,精讀有助於孩子理解、消化、吸收閱讀的養分。

♡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深度閱讀呢?

1.低齡的孩子(幼兒和小學一二年級)

可以一起親子閱讀,跟孩子一起交流心得,有意思的段落可以朗讀一下,朗讀幫助理解和體會。

2.稍大點的孩子(小學中高年級)

這個年齡階段的深度閱讀,大家比較熟悉的形式是學校里布置的寫讀後感、記讀書筆記和寫書評等,這些都是有效的精讀方法。

♡除了上面這些方式,還可以把深度閱讀的形式弄得豐富一點。

1.製作有趣的閱讀學習單。我就經常給我的學生和自己的孩子製作一些配合閱讀的學習單,我發個我設計的樣張供大家參考。

孩子最喜歡的角色,書中最喜歡的部分,覺得這本書怎麼樣?並說出理由。這些問題能夠初步檢測孩子的閱讀效果,這樣的閱讀學習單內容和形式可以是很靈活、很豐富的。

2.開展有趣的閱讀活動。

還可以開展有趣的閱讀活動,比如:製作一本書的名片,給書裡的人物寫封信等,有些書會改編成電影,可以讓孩子針對書和電影兩種藝術表現形式進行比較,這些活動我給我的學生和孩子嘗試過,孩子們都挺喜歡的,家長在家裡都是可以開展的。

以上這些閱讀活動我都整理到我的頭條號專欄【365天小訓練,閱讀寫作雙提升】中,撇開枯燥的閱讀和寫作材料,每天一個讀寫小訓練,有趣好玩,讓孩子愛上閱讀,掌握深度閱讀,實現語文高分。

我是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動歷盒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從事過十多年的家庭教育輔導、兒童培訓和心理諮詢工作,專注於3-12歲孩子的家庭教育,致力於將家庭教育方法圖表化、工具化。我在頭條號的幾個專欄,都是經過我的實踐研發出來的。歡迎關注,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