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迦百农》

Cafarnaúm

影片信息

外文名:Cafarnaúm/كفرناحوم

出品时间:2018年

中文名:迦百农

制片地区:黎巴嫩、法国、美国

导演:纳迪·拉巴基

编剧:Khaled Mouzannar

类型:剧情

片长:120分钟

对白语言:阿拉伯语

色彩:彩色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我想起诉父母”

迦百农(Capernaum)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今已成废墟。据称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因此,有不少神奇和奇幻莫测的事情在这里发生。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这是一部介于纪实和叙事之间的影片。“我想起诉父母”这句令人震惊的话出自一个12岁的小男孩Zain的口中。

Zain从出生开始就没有一天开心快乐的日子,他没有接受教育,没有崭新的衣服,没有可口的饭菜,甚至连最基本的户籍都没有。而更可怜的是,父母生育孩子的主要目的好像就是拥有更多的劳动力来赚钱,他们对孩子非打即骂,不分青红皂白。同时,女性的地位也相当卑贱,往往初潮来临便可被视为成熟并且出嫁。作为妹妹萨哈就是这样,因为初潮的来临,就意味着可以嫁人,那年,萨哈才11岁。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影片运用倒叙的手法开头。法庭上,法官质问父母:“你觉得11岁的孩子可以结婚吗?他们懂得什么是婚姻吗”父母却反驳道:“我身边所有人都是这样,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她必须要嫁人!”


Zain一家平日里靠为杂货铺送货谋求生计,而杂货铺老板阿萨德一直对萨哈抱有“邪念”,想把年仅11岁的妹妹娶回家。

因此,在Zain知道萨哈“成年”后,一直都极力帮其隐瞒,希望能找到机会帮助妹妹逃离阿萨德的魔爪。但是毕竟Zain只是一个尚且12岁的孩子,对于自身的境况尚且无力反抗,更不用说解救他人于危难之间。阿萨德的执意强娶,父母的冷漠旁观,都将萨哈与Zain推向了悲剧的开端。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无法忍受的Zain一怒之下选择离家出走,但他即使跑的再快,跑得再远,也无法反抗妹妹与其命运本身——心里再想要保护妹妹,也抵不过那残忍的世界,那个像猪圈一样拥挤的家,那个他一点也不喜欢的大人和世界。

离家出走的Zain在无处可去时遇见了非法滞留的母亲Tigest,她独自带着尚且年幼的儿子Yonas苟且生活——自己使用着别人的身份,儿子不能被注册登记,还要为续签假身份证省吃俭用。从此三个人便开始一起生活,Zain负责在家照顾孩子,Tigest则负责在外赚钱。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Tigest因为非法身份而被关押,Zain只好独自照yonas。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如果说在家里时Zain是在与无情的父母做着抗争,那么在Tigest被捕之后,Zain要对抗的就是整个世界了。

————————————————————

Zain用抢来的滑板和家里唯一的锅,带着Yonas四处谋生。他向往自由之地,渴望平等与尊重,因而在听到朋友Maysoun打算去瑞典的时候,zain也萌生了同样的的念头。他开始四处打工,努力攒钱,希望能在有一天能带着Yonas和Maysour去瑞典,去那个无拘无束的utopia。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为了攒钱他不得不把yonas给了善于坑蒙拐骗的aspro,以为自己有了钱,就可以换个地方,换个人生。但当他去原来的家中拿自己的证件时,却听到了自己最喜爱的妹妹萨哈的死讯。Zain因此彻底失去了理智,拿着水果刀捅向了虐待萨哈的阿萨德,而自己也被抓进了监狱。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正如开头所见到的一幕,Zain在监狱中起诉自己的父母——他们生了孩子,却无法好好抚养他们,给他们应有的教育,生活。Zain的起诉,不仅是控诉对父母的怨恨,给妹妹萨哈一个安慰,同时,他也是为了母亲肚子里的那个新生命不要再重蹈覆辙他她所经历过的悲剧。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在《走出中东》里有这样一句话:“黎巴嫩只是一个样本而已,而中东的许多国家都可以作为下一个样本。每个国家的历程都不相同,却又都经历着艰辛和眼泪,在巨大的颠簸中消耗着无谓的生命。”Zain的父母对于“教育”和“生活”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生存尚且满足,更何谈更高的需求与追求。

但这不仅让我反思,教育到底是什么?从前我追求一种近乎理想的教育模式,家庭和谐,父母有爱等等,认为人们应当不断地投资自己,接受知识。因此,我总信奉着“哪怕没有钱也要给予子女最好的教育”这样的想法,并认为没有达到此标准的人都是对自己,对他人失职的。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一点点的接触到社会,看到了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发现无论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流落街头的衣衫褴褛,没有谁比谁不容易,也没有谁比谁的生活更真实,在学校里进行系统学习是教育,经过生活的洗礼也是教育。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除此之外,我认为,教育分层再当下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而这其中不仅包含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差距大等原因,同时还包含着父母教育的缺乏与误区。“父母教育”并不代表着以家长个人权威为孩子规划人生,御风掌舵,而是在尊重孩子天性与兴趣的前提下以自身作为榜样加以引导指引。父母在要求优秀的孩子时,也当注意自身的素质发展。昂贵的课外班花费只是焦虑的买断手段,再尽职尽责富有经验的教师也需要与家长相互配合,关心,理解孩子,才能帮助其健康成长。

看完影片,不禁震惊于主角细腻丰富的表演,搜索之下才发现原来“Zain”之所以可以将Zain演的那么好,是因为拥有着一个相似的经历,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化作艺术的来源,何其可悲又何其幸运。导演Nadine Labaki被誉为“黎巴嫩的阿米尔汗”,其电影往往围绕着阿拉伯的种种社会现象与矛盾冲突,力图拍摄和传播真实的中东以及对该社会体系的反思。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奥斯卡佳片推荐:“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最后,

用刘瑜老师的一封信《孩子,愿你慢慢长大》来作为结尾:

“宝贝,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

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

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

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E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