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幼升小,為中小學打基礎的關鍵節點,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不厭學

一.幼升小,到底有多重要,萬丈高樓平地起,

人的一生中有幾個關鍵的節點,上什麼樣的小學,升什麼樣的大學,人生第一份工作。關鍵節點要走好了,後面的人生之路就相對通暢。而幼升小,正是這樣的一生中的關鍵節點,是一個人從童年開始漫漫求學路的起點。老話說的好,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夯實的地基,很難有高聳的大廈。如果說小學是奠定人生求學路的地基,那幼升小就是地基上打下的第一塊磚基。

幼升小,為中小學打基礎的關鍵節點,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不厭學

二.幼升小階段重要的核心 並不在於讓孩子學了多少東西

其實5-8歲幼升小階段,培養孩子的核心,並不在於讓孩子學到了多少東西。這時的關鍵是有沒有為孩子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一個孩子放學回到家中,就開始專心致志地做作業,全部完成後再去玩。另一個孩子回到家中,卻是先看動畫片,再玩遊戲,等到晚上快睡覺了,才開始趕作業。寫作業的過程中也是邊玩邊寫,本來半小時可以寫完,卻花了兩三個小時。這個就是一個學習習慣的問題。

小學初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後面上了初中、高中,家長會覺得省心省力很多。小學初期學習習慣沒有培養好,在孩子上了中學後,課業越來越重,學習難度越來越大,孩子在學習上就會越來越感覺吃力,家長這時往往著急也很難使上勁兒了。

幼升小,為中小學打基礎的關鍵節點,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不厭學

三.如何培養興趣和習慣

第一,是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一個孩子在成長的最初階段,受到的最重要的影響來自原生家庭。長輩,是孩子眼中的榜樣。如果看到家長自己平時就喜歡玩遊戲、打麻將,那孩子受到影響,無法專注學習的概率就會很高。

第二,家長要給孩子耐心的陪伴與引導。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習慣形成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時只是對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你要自覺,就放任一邊是不行的。在習慣的養成中,家長最好陪伴著孩子給予及時監督和引導。對孩子的錯誤不姑息,同時又不急躁不粗暴。

第三,無論這個階段學校有沒有作業,家長都要培養讓孩子看書的習慣。一開始,每次看書的時間不要長,哪怕只有10到15分鐘也可以,隨著歲數的增加再加長閱讀的時間。但是最好每天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一到時間就讓孩子進入閱讀狀態。

第四,小孩子起步閱讀,最好是繪本類圖書,如果再有音頻配合就更好。色彩豐富、製作精美的繪本從視覺上引導孩子。配合的音頻故事,又可從聽覺上引導孩子。

幼升小,為中小學打基礎的關鍵節點,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不厭學

第五,最好是從經典名著中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經典名著凝聚了人類文化的精華,又經過了長時間的檢驗,有很多膾炙人口的篇章。但是不一定全部適合孩子,需要從中選擇有益於孩子身心健康的內容。

第六,家長以半學半玩的方式帶著孩子閱讀,需要家長先做點功課。熟悉下圖書內容,再設計一條思路,帶著孩子以互動的方式閱讀全書。最後還可以給孩子留點小作業,比如讓孩子來講一講書中的故事,甚至動動手畫一畫書中提到的人或事物。

幼升小,為中小學打基礎的關鍵節點,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不厭學

我國有著成千上萬的古代小說,《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四大名著是其中的精華,內容博大精深,幾乎包含了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但是書中內容不一定完全適合孩子。相對來說《西遊記》是四本書中最適合小孩子的。這裡介紹一套與以往的《西遊記》完全不同的《中國古典名著立體珍藏版3D西遊記》。這可是一套三維立體書,打開書的一頁,就像是打開了一個小小的舞臺,把《西遊記》中33個小故事,像立體的舞臺劇佈景一樣展示在我們面前。這33個小故事,不僅有我們熟悉的《大鬧天宮》,還有《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幾乎把整部《西遊記》的內容搬上來了。

幼升小,為中小學打基礎的關鍵節點,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不厭學

這樣的立體經典圖書,是非常適合幼升小階段的孩子,文字不是很多,精美的圖片色彩豔麗而豐富,刺激了孩子的視覺感官,立體的空間形態,讓孩子有新穎生動的感覺,每一個故事都可以由父母講給孩子聽,再鼓勵孩子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的小朋友,既促進了親子的親情,又鍛鍊了小孩子的口才。還讓小孩子觸摸了中華經典文化。如果是喜歡動手的小朋友,不妨讓他們在聽完故事後,動筆畫一畫書中的人物故事。

目前京東還有活動,點擊下面的鏈接,原價將近300元,現在200元出頭就可以買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