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刻不容緩,支持嗎?

用戶100478332449


不但不能禁止,還要推廣。

一、義務教育降低難度,縮短時間,小學5年,中學5年。取消高中。按合格公民的標準培育孩子成長。

二、課外輔導機構並存。但要加強管理,要體現專業性,由孩子根據興趣愛好(天賦)選擇輔導機構。加強素質教育。

三、取消高考。

四、要把高校建成專業性強的高等培訓機構,為祖國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


無天31308032


想要課外輔導的目的是為了學會,學好,弄懂。課上老師講的弄不明白,或者有些老師水平也一般,怎麼辦。說說我自己吧,我特別反對上補習班。兒子學校的小學老師沒聽說過哪位開辦補習班的,三年級的時候看著好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英語補習班,當然還有些報作文閱讀的,甚至有報奧數的,我們什麼也不報,我兒子的成績也不是很好,我就想著這些課程我也能輔導了,出去上課幹什麼。到了五年級英語就出現問題了,考試難度明顯和以前不一樣了,涉及的內容太偏,開始考語法了,而當時老師可能也沒把語法作為重點來講,考的不理想,但是好多學習課外班的都考的不錯,於是我也給兒子報了英語班。不是我想報啊,老師講的有可能不到位,考試考的內容太深,還有點偏,沒辦法了,英語拉名次太多


我是七零厚


由於疫情,小孩子在家上了學而思的網課。老師的水平一般。可能是一年級。感覺比不上我們那時候的老師。補習班我倒是不排斥,但是也不喜歡。。等小孩需要找老師的時候,還是得選擇一個1對1的。其實,小孩子,需要的,有時候是一把打開學習的鑰匙。而不是現在補習班這種教法吧。我指的是理科。。。文科還需要補習的,不如讓小孩每天花1個半小時讀書。。讀一年,成績就好了


翰風1


全面禁止課外輔導及機構,當然沒有問題。只要國家一聲令下,立即就可以禁止,不聽話的抓進去,看誰還敢辦課外輔導機構。

但是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以後也會帶來一些社會問題。

第一就是,校外機構的從業人員如何安置?目前全國課外輔導機構的人員算有八、九百萬。這些人如果沒有了收入來源讓他們幹什麼?這麼大數量的人員讓國家來安置顯然是不合理的。讓他們去賣保險去做傳銷,當然也都不現實,而這麼多人沒有工作又會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所以從國家層面上來說,不會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

第二就是,如果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全國就要全面施行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度。因為,小學生上午八點多上課,下午六點之前又必須接回。除非你的父母身體健康,並且願意幫助你接送孩子,否則你不得不遲到或請假來接送孩子。如果前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又有多少孩子會在放學後處於沒人管理狀態?

第三就是,你必須輔導孩子做作業。這就要求你既有能力又有時間來陪著孩子做作業。這一點很多家長也是做不到的。

還有第四點,人的十個手指頭是不一般齊的,同樣家長的文化水平也是不一樣的。學歷高,知識文化水平高的家長呢,又會輔導自己的孩子,而那些只水平一般的人又無法輔導自己孩子,這樣呢就會帶來新的不平等。

所以你提到的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是不現實的,也不可能實現的。

與其期待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不如下下功夫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立於不敗之地。


萊駒為右


回顧為什麼有校外輔導機構存在:

1、以新東方為例:新東方教育最早是做英語培訓起家,為什麼那個時代經濟狀況不好,但是卻做起來了呢?是因為我國缺少英語專業的人才和有出國的需求,所以英語培訓的市場需求成就了新東方教育集團。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不是國家行政命令強推,有需求,才會存在。

2、中國教育體制應試教育,一切以高考為主,以文化成績為主,除了文化課之外,一切都是百無一用,而每年的高考招生有限,鯉魚躍龍門的比例很小很小。我國是人口大國,很多學生有這樣那樣的天賦,如果不借助校外的督導機構,校內很難辦到,如:鋼琴,能做到專業培訓的有幾個公職學校?校外輔導機構,是對公職學校的補充。

3、中國家長的失職。從優生優育角度,有多少家長關注、明白真正做到優生優育?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多少家長想當然的就為孩子報了這樣那樣的課程?比比皆是,很多校外培訓,真的是符合孩子需求的?因為父母的不稱職,做不到,才把孩子的課外時間交給了課外輔導機構。

4、成績在中國父母心中是衡量孩子聽話與否,努力與否的唯一標準,提升孩子成績是父母最關心的,校外英語培訓、數學培訓、語文培訓,絕大多是都是父母主導進行報班的。父母的認知也是催生校外輔導機構的要素之一,父母的焦慮也是催生校外輔導機構參差不齊的原因之一。

我認為,現在最急需的不是關停輔導機構,最急需的是教育家長如何做合格的家長。太多父母邊打麻將邊叫孩子認真讀書的,家長為孩子提供了什麼樣的學習環境,做到以身作則嗎?多少父母瞭解自己的孩子,特長是什麼,天賦是什麼,興趣是什麼?多少父母能和孩子友好溝通,做到孩子能和父母說說心裡話?

所以,全面禁止校外輔導機構,我不支持。

我支持的是,中國教育制度從應試教育進行素質教育改革,中國的人才選拔從高考向多元化轉變,並完善一些列的人才晉升通道。

我支持的是每一個父母在當父母之前,能接受專業化培訓,從優生優育到合格的父母,這才是中國教育的未來之道。

到時候,不用禁止,市場的手段就會淘汰校外輔導機構。


風雲百家


窮人思維太可怕了。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方法之一,也是老百姓最好改變自身的方法之一。你以為取締培訓機構對老百姓真的好嗎?有錢人照樣能請老師一對一專門補課,一樣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增加學生成績,補課和補補課肯定有區別,只是大小而已。


誇我長得帥35988276


這是不可能的!

輔導班並不是洪水猛獸,它有存在的價值。

一、現在的學校,一個班裡有幾十個學生,老師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在學校跟不上的和想讓自己學得更好的,可以通過課外輔導班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沒有課外輔導班,難道要讓底子差的學生一直差下去嗎?

二、有些家長沒有能力或精力輔導孩子,輔導班可以幫他們做到。一般的孩子喜歡聽老師的,也喜歡跟家長做對,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就免得被自己的親生孩子氣得懷疑人生。前段時間網上很火的一個視頻,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一個個被氣得生不如死,甚至管自己孩子叫大哥😂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不如請校外老師代勞。

三、我們公司附近的學校有一個學生,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據說他家很有錢,每一科都給他請了家教,而且是花大價錢請的名師。自己摸索著學習猶如在大霧天行走,有高人指點會讓學習事半功倍。輔導機構有不少老師很有應試經驗,瞭解出題規律,找他們指導,會讓自己的成績有所突破。



當然,輔導班不是萬能的,它也有不盡如人意的一面,所以在選擇輔導機構和老師的時候要謹慎一點。最好是孩子自願,家長強迫的效果肯定會打折扣。


wode吉祥三寶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是“禁止課外輔導機構”,還是“禁止課外不良輔導機構”。


前者是一刀切,後者是為民除害,兩者有很大差別。


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良心企業”和“不良企業”,不能因為“不良商家”的存在就否定了“良心商家”的努力,這是不公平的。


我看有評論支持禁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校老師課堂不講課,鼓搗孩子去補習班,老師可以掙外快。
2、校外機構價位高,老百姓負擔不起。
3、校外老師教學質量不行,學生不提成績。
4、增加了學生的負擔,還說這是教育禁止的。


第一、在校老師課堂不講課,不是所有老師都這樣,就算有在校老師去校外補課,那應該是公立學校的管理不嚴謹,讓老師們鑽了空子,不能把全部原因都怪在補習班身上。


第二、校外補習費用高,能夠開店經營的企業,收費標準都是經過審核的,是符合市場要求的,本身學習投資就是一項大工程。


第三、校外老師也有教師資格證,之所以能吸引有能力的老師來,是因為補習班的工資比公立學校高。


第四,教育部主張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但是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可都是擇優錄取。


所以,教育是剛需,需求在,市場就在。


瀋陽百時教育


應試教育下你這個話題顯得自取其辱吧,就目前學生學習是為了什麼?

學習就是為了考試,考大學,考重點大學,

目標明確,如果作為一個家長,在當下還沒有這種認識,那孩子也就算廢了,

不接受反駁!

就我給孩子報的補習班來看,效果很明顯,孩子回來反應補習班老師要比學校老師講的好,而且知識有延伸,孩子三年級,四門課,語文英語數學,科學,都是100,四個100,

這還能說什麼?


千年一後


學校老師教的越來越簡單,考試卻越來越難。很多考題都是課本里學不到的。就算最基礎的內容,而老師還是把大量的預習新課,檢查批改作業,複習等丟給了家長,家長也要工作呀,哪有這麼時間,只能找補習班。

哪個家長願意去花這個補習班的錢,如果老師不丟作業給家長?減負,好了老師,實際上苦了學生。如果學校裡都能教完學完,何必再去補習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