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從地產數據,揭露2016-2019年房價漲跌真相

最近兩年,房價相關數據各地官方表示都不再公佈。大多數新聞數據都是相互引用,而且源頭都來自一些房產服務機構,可信度不高。

本文采用數據均來自上市公司財報及正式公告,如與其他新聞報道有出入,建議以我為準

選取對象:A股三大萬科、保利地產、綠地控股(由於港股房地產公司數據與A股不同步,所以等年報出來後在統一更新。)

對比數據包括:收入與增長率、毛利率、負債(短期、有息)、貨幣資金、流動資產、存貨。

收入與增長率

收入和增長率是反應一家公司或者行業最基本的情況。如果收入穩定增長,並且增長率穩定,也就代表行業發展穩定;如果收入連續快速增長,意味著行業處於上升期;如果收入和增速持續放緩,甚至出現下降意味著公司或者行業可能存在下滑風險。

從地產數據,揭露2016-2019年房價漲跌真相

從地產數據,揭露2016-2019年房價漲跌真相

從以上三家房地產公司最近4年的收入和增長率來看,除了2017年外,收入增長率出現明顯下滑外,其他三年增長穩定,基本都在20%以上。

原因很簡單,2015年一線城市房價大漲,2016年二線城市跟進,那麼2017年收入增速下降背後的原因一目瞭然:收入=房價✖️數量,那麼2017年房價或者數量兩者必定有一個是下降的。

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可以簡單理解為賣出100元商品,賺了30元,毛利率就為30%。

從地產數據,揭露2016-2019年房價漲跌真相

從圖上可以看出,2016-2019(3Q)房地產公司毛利率穩定,並且有所提升,這得益於房價的整體上漲。其中綠地的毛利率只有同行的一半不到,這說明要麼公司成本較高,要麼賣房價格較低。

同時,我們看到雖然大家都覺得房地產行業是暴利,但是行業平均毛利率也就在30%左右,相比茅臺酒90%以上的毛利率差太多。

負債 (短期、長期)

房地產行業普遍高負債,三家公司的平均負債率在80%左右,也就是公司100塊錢資產中有80塊錢是負債,這個負債部分主要來自兩方面:銀行貸款(公司債券)和客戶買房的錢,前者是要支付利息,後者則不需要。

從地產數據,揭露2016-2019年房價漲跌真相

所以,我們看到上圖中數據主要分佈在兩個區域,下方區域數據為有息負債率,如果很高的話意味著公司會有較大的利息支出。

圖中可以看出,萬科有息負債率雖然2018年有所攀升,但是其他年份基本在20%左右,也就是說絕大部分負債是你買房的錢或者欠供應商的錢,等待未來交房就好或者支付供應商款項。

流動負債與貨幣資產

房地產企業的流動負債和公司貨幣資產非常關鍵。一旦公司貨幣資產不足以支付短期負債就很容易現金流斷裂、造成違約,那個時候只能繼續舉債、變賣資產或者破產重整。三家公司的流動負債與貨幣資產情況如下:

從地產數據,揭露2016-2019年房價漲跌真相

雖然三家公司有息負債率都不算太高,但是流動負債金額三年時間增長將近一倍,且從絕對值來看還是比較大。以萬科2019(3Q)為例,16.6%的有息負債率計算,未來一年的本息支出至少超過1700億元,而賬上的貨幣資金只有1072億元,也是有一定資金壓力。


從地產數據,揭露2016-2019年房價漲跌真相

流動資產和存貨


雖然上面提到公司貨幣資金不足以支付未來一年本息支出,但公司流動資產可以用於變現償債,所以只要差額不大,並且流動資產順利變現,償債壓力就比較小。

同樣,以萬科2019(3Q)為例,貨幣資金和有息負債相差700億,公司有13582億的流動資產可用於變現,所以資金壓力並不大。

從地產數據,揭露2016-2019年房價漲跌真相

其中流動資產中,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存貨,存貨包括土地、在建住宅和已建成住宅等。從存貨規模來看,三家公司3年的存貨規模增幅基本在60%左右。

從地產數據,揭露2016-2019年房價漲跌真相

總的來說,三家地產龍頭公司從2016年到2019年變化如下:

一、營業收入增長約50%,年複合增長率15%左右

二、毛利率穩中有漲,2019年度有拐頭跡象

三、負債率居高不下,流動負債金額增長約100%,年複合增長率26%

四、流動資產增長74%,存貨增長63%。

可以得出結論,2016年底到2019年大家買房的熱情不減,但是房價漲幅有限。


對於要買房的人來說,房價漲幅看的是中間機構的掛牌價;對於要賣房的人來說,看的是最終的成交價,哪個更真實?

······

牛貓數據

讓投資變得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