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夫也瘋狂


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喪三年緊,一婚十年窮”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以前古人有人生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火燭夜,金榜題名時。現在農村裡有兩件人生大事:喜事和白事。農村人對這兩件事是非常看重的,所以也就講究辦事的排場,越大越好,為此需要花費不少金錢。有兩句俗語“一喪三年緊,一婚十年窮”說的就是這個,那麼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一喪三年緊”就是說辦一場白事,三年的生活都要拮据地度過。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農村人給老人辦白事的重視,他們可以花費三年的收入來好好操辦,說明了他很有孝心,很希望自己的親人可以風光的走。這種情況在農村也是常見的,有的人在老人生前對他們並不孝順,但在給老人辦白事時卻大操大辦,表現的很孝順,其實就是要面子,與其這樣,還不如早一點對老人孝順一些。

“一婚十年窮”這句意思就更直白了,說的是給孩子辦一場婚事,一家子十年都要受窮。

我覺得這句有點誇張吧,但是也很現實。除了農村高價彩禮之外,農民辦喜事也確實是講究排場的。他們往往會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好友來慶祝,說到底也還是一個面子問題。我覺得只要結婚後,孩子們可以幸福地生活就好,婚禮不需要辦的太奢華,假如日後兩口子生活的不好,到了離婚的地步不也是特別尷尬嗎?

所以,“一喪三年緊,一婚十年窮”這種辦事風格是不值得提倡的,希望我們可以追求實幹的作風,把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別人。在當代提倡節儉的風氣下,好好地做好每一件事,追求高質量的有品質的生活,大家說,對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小李說農事


大家好!我是【西北農村哥】,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現在還在農村,對農村很多事情比較瞭解,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喪三年緊的意思:在農村還有一句話叫“死人不吃飯家產帶一半”,其實都是同一個意思,大家都知道,家裡去世一個人,首先,要做一副上好的棺材,這副棺材連工帶料沒有一萬元左右是做不出來的;其次,去世的人要穿有講究的好幾套衣服鞋帽,包括被褥,這些東西都要純棉的布料來做,價格很貴;最後,要給去世的人燒好多的紙貨紙票,村裡人幫忙抬棺以及各種花費,都要一大筆資金,這所有的一切,就得好幾萬元去花費,作為一個農村家庭不緊三年能成嗎?有的家庭要緊好幾年才能緩解過來。



一婚窮十年的意思:這句話在農村最實際了,地區條件越差的地方越嚴重,有句俗言說的好:“一個富漢富闊了,娶了個媳婦窮光了”,主要原因是農村的彩禮高,最少要得五萬元左右,多的還有十幾萬元的,彩禮加上辦喜事十萬元左右很正常,農村人辦喜事不賺錢,不賠本就算最好的,有的家庭半輩子的積蓄不夠娶一個媳婦,這“一婚窮十年”的說法一點不為擴張。


這就是“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意思,它非常有道理,這些說法都是農村人在實踐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精華,能沒道理嗎?都是以前的封建思想和陳規陋習所造成的,還是要提倡新婚新辦,喪葬改革,勢在必行,減輕農村人的壓力才是最好的辦法,如果我的說法有道理,可以關注一下我,每天都有農村的各種珍聞趣事,和大家共同交流!


西北農村哥


“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這確實是很多農村的陋習形成的,也是農村人心中不得不說的痛點,並且呈現出越是窮、越是偏遠的地區越嚴重的現象。

1、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是有根裡的原因的。

我家是河北農村的,我媳婦是陝南農村的,兩個地方風氣雖然不同,但一個處在窮地方,一個處在偏遠地區,在婚嫁喪事這些上面都存在大操大辦,攀比成風的現實。

我們村長期形成的觀念是“把老人安穩送走,看孩子順利結婚”是很多農人一生的追求,我爸媽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看你順利結婚,我們一輩子的任務才算是完成了”。所以這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是有原因的。

越是太把兒女結婚,老人逝去看得重,越是容易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不求經濟允許,只求一時風光。

2、一婚窮十年。

拿我老家來說,前些年結婚彩禮流行“萬紫千紅一片綠”(1萬張5元鈔票,1000張百元鈔票,一片50元的鈔票),簡單來說光這“萬紫千紅”就已經高達15萬元,而"一片綠"新郎看著給,這一來一回,除去必須買的“三金”,加上宴請賓客的花銷,以及房屋裝修的費用,少說沒有30萬也下不來。

有些女方家裡要求在城裡買房,宴席必須夠豪的,那花銷就更大了。

我對象家在陝南偏遠山區,據說那裡當上門女婿都要給女方10萬元彩禮的,偶然聽她父親說等我們結婚的時候,他閨女的“添箱”禮要大辦,少說也能收回來禮金40萬元,可見他們那裡隨禮都是攀比成風的,隨禮拿出500都不好意思出手。

而這種攀比,在婚車上都是不斷往高端車靠攏,在菸酒上都有講究,以前辦喜事,散鑽石煙就已經很不錯了,現在沒有中華都不好意思散煙。

對於大多數農村家庭來說,這樣的婚禮,窮十年算是保守的了。

目前我們邯鄲農村已經開始整治這些不良風氣,不知道效果如何,但已經開始必有善終。

3、一喪三年緊。

喪禮同樣在農村是非常重要的,人們普遍希望老人走後能夠風風光光,作為兒女生前沒能讓老人享福,死後便希望老人能走得安心,這本是對老人緬懷的一種敬意,到現在卻也變味了,家家比著辦喪事。

“不管生前孝不孝,死後風光走一程”就是現在大多數農村人辦喪禮的目標。

你家喪葬前晚放煙花200桶,我家就要放500桶;你家唱大戲,我家就要跳歌舞。所以這些年我們就看到喪葬上大跳豔舞的有,連唱3天大戲的有,甚至連燒的喪葬用品(紙錢、紙房子、紙車等)都要選擇好的,大的,多的。

雖然喪葬花銷不像婚嫁花銷那麼大,但也讓農村人苦不堪言,一喪三年緊,確實也是事實。

所以農村的俗語“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還是很有道理的,這是人們結合農村實際總結出來的俗語,也是農村現狀的體現。

對於這種農村陋習,我認為必須重視,這不是一種好的社會風氣。


李阿冰


這個說法其實折射的是當前農村對於喜喪事大操大辦的一種社會現象。根本原因在於人的一種互相盲目攀比的心理。

一婚窮十年

娶媳婦講排場,打臉充胖子娶媳婦,講排場,從古至今一成不變。只有變本加厲,沒有低調行事。

大戶人家講究彩禮。小戶人家講究酒席排場。


結婚大魚大肉是少不了的。但是食材要求是最好的。在閩南地區的泉州,他們的酒席,一條魚就要七百多。我吃過這種酒席,朋友家也是農村家庭,並不是太富裕,一桌下來4000塊左右。


鮑魚、大閘蟹都是必須要有的菜品。場面特別大,一場下來要擺上100多桌。朋友偷偷告訴我,這樣辦一場婚禮下來,家裡要負債40萬左右。我當時就在想了,如果能夠改變這種惡俗那該多好啊,40萬的負債(如果再算上如今很多地區動輒六位數的彩禮),只為一場婚禮,那結婚後小夫妻兩的壓力該有多大!


一喪三年緊

以魯西南為例,一般有人去世的話,大概得花費近10萬元:柏木棺材1.4萬元,招待親朋好友酒席140多桌,加上菸酒約6.5萬元,其它如請吹打手、紙罩、祭品等,花費約2萬元。

當然也多多少少能收回來點禮金,但是在農村隨禮的數目都很少,上述的花費基本上都是要花出去的。這個時候還是“孝順”兩個字在作祟,當子女的要是不大操大辦,不大範圍招待親朋好友,那就是不孝順,如果偷偷摸摸把去世的老人給火化或埋了,那些父老鄉親會戳你的脊樑骨,風言風語也會讓你在村裡無法立足。



巨大的花費已成為逝者家屬沉重的負擔,魯西南多屬於貧困縣,以農業為主,鮮有像樣的工業,村民基本靠外出打工為生,一旦家裡有老人去世,幾年辛苦打工掙的錢就打了水漂。有些家庭困難的就只能借錢、從銀行貸款甚至借高利貸,事辦完了,但至少好幾年緩不過來。

所以,很多事情其實都是講面子比排場惹的禍。小倆口結婚是過自己的日子,其實只要自己倆人過的幸福,何必太講究彩禮和婚禮。至於喪禮花費巨大,為什麼不在老人在世時多孝順一點?孝順不是一場有排面的喪禮,而是平時照顧老人的點點滴滴。


湘俚伢子


成家立業,生老病死,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在有些農村,存在著“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的說法,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的意思是:一個家庭辦一次喪事的話,在經濟上三年也緩不過勁兒來;一個家庭如果娶一個媳婦進門的話,還需要過十年窮日子。

其實這句話反映了農村普遍存在的一些實際情況,說得也是非常有道理的。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說一說“一喪三年緊”。

在有些農村,家裡有人去世以後,喪事習慣大操大辦。

首先要停屍三天。而且有的地方人們比較迷信,還要請“大師”挑一個“吉日”給死者下葬。

這樣的話,停屍五天、七天也是有的。這樣不但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而且作為死者的兒女,還要陪靈,迎來送往,也是不堪重負。

有的農村,為了喪事辦得風光,還要請一些民間歌舞團來搭臺演出,甚至還有的請來專業的“哭靈人”來哭喪。只要死者一天不下葬,每天都要大擺宴席,甚至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要來吃酒席。這些,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另外,有些農村辦喪事還喜歡放鞭炮,往往這一項就要兩三萬塊錢。放這麼多鞭炮,既花了錢,又汙染了環境。

以上這些林林總總的花費加起來,就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現在雖然國家提倡火葬,但是有些農村,火葬工作抓得並不太緊,還是實行土葬。有些抓得緊的地方,把人火葬以後還要購買一個常規的大棺材,把骨灰盒放到裡面。這樣,實際上一點也沒有節省棺材等的費用,也沒有節省土地資源。

其實喪事大操大辦,勞民傷財,誰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其實,人都去世了,大操大辦喪事,本質上都是做給活人看的。如果老人活著的時候不孝順,死了以後,喪事辦得再紅火,對於死者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倒不如在老人活著的時候,多盡一盡兒女的職責,多孝順他們,反倒更實在一些。

我們再來說一說“一婚窮十年”。

在農村,存在著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問題。一些女孩子嫁人的時候,提的要求越來越離譜。她們要求男方首先要在城市裡有商品房。

現在,一般的縣城,商品房也達到了每平米六、七千塊錢,100平米的房子,總價就要六七十萬塊錢,這還不算捆綁銷售的地下倉房、裝修以及家電等的費用。農民朋友們如果只靠種植傳統的農作物,根本攢不下這麼多錢。

就是外出打工,理想狀態下,一個農民工一年下來,最多也就掙五、六萬塊錢。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就需要一個打工者十年不吃不喝掙的所有工資。

要完房子,女方還要車子。儘管車子一年下來也開不了幾回,買回家來,整年的在院子裡放著。車子每年還有保險、保養等費用,一年下來也得大幾千塊。

農村有男孩的家庭,為了兒子娶媳婦,就東挪西借,籌備這些房款、車款。但是有些女孩子嫁人之前還提出來,結婚後,不承擔之前欠下的債務。

這就逼得五、六十歲的父母為了還債,不但省吃儉用,還要背井離鄉出去打工。他們的生活水準一日千里,彷彿回到瞭解放前。

可見,“一婚十年窮”的說法真的一點也不假。父母為了還債,往往還要辛苦勞作十年八年。

其實愛情是世界上最純粹的感情,不應該摻雜過多的物質成分。況且,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

作為年輕人,有手有腳,不能做靠吸食父母血汗而苟且偷生的寄生蟲!

其實,“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反映出我國農村當前存在的一些陋習。

有書君覺得,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定要在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也要讓農民的頭腦真正的“富”起來。要在農村杜絕高額彩禮,樹立婚育新風;提倡“厚養薄葬”,倡導文明的喪葬文化。

這就要求我們的基層幹部,要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要積極宣傳,讓農民朋友們提高共識。

再者,不妨成立一些紅白理事會,誰家有類似的事情,交由理事會辦理,嚴格控制這些事情的規模及標準,堅決杜絕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事情發生。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建立一種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農村新風尚!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確實存在這樣的說法,一喪三年緊有一定的地域性,一婚窮十年,是對現如今農村結婚成本高的一種客觀評價。這裡的三和十都是虛數,泛指多,十大於三,後者所花的錢遠大於前者。

一喪三年緊

這句話的意思,農村人家裡辦一次喪事,需要花大量的錢,辦完後未來三年生活都會比較緊張,比較拮据。我們來看看,辦一個喪事,花錢的大頭在哪。

農村這些年辦喪事,講排場,不管生前老人怎麼樣,這死後後人就是在窮,面子不能折了,場面一定要夠大,所以互相之間會有些攀比。

首先體現在煙花炮仗,接客、迎客、出殯下葬等等過程,這煙花炮仗放的就沒聽過,放的越是高檔,排場越氣派,放的時間越久,就越熱鬧,主家就越有面子,所以有的農村地區,辦喪事這煙花炮仗就不計成本的放,就是普通人家也得五六千。

嗩吶是我國的傳統民族樂器,老百姓婚喪嫁娶等比較正式和隆重的場合都會用到,喪事上是必不可少的,當然越多越熱鬧,以前吹嗩吶一班人馬就足夠了,到今天,三五班不算多,還得要有洋樂,熱鬧是熱鬧了,一班人現在農村正常價格1500還不算打紅包的,你要請五班人馬,算算就到了7500了。

農村辦喪事還有守夜的習俗,以前大家都是等著到點散發一些瓜子糖果,這叫“鬧山”茶,如今瓜子糖果依然不能少,等待的過程中,增加了一些表演,有唱歌的、跳舞的、二人轉的等等,這些也要不少錢。

最後,辦喪事還要大擺酒席,通常得吃兩餐正餐(必須要十大碗),雖然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架不住村裡周邊來的人多,三五十桌,一桌的成本按400塊算,兩餐至少也得兩萬五,對於農村人來說,這也是非常大的一筆開銷。

煙花炮仗5000、嗩吶樂隊7500、各種表演3000、兩個正餐酒席25000,還有給老人置辦的棺材壽衣4000,這一算下來,沒有個三五萬難拿下來,對於農村人來說,辦喪事又不是能預定時間,突然拿出三五萬,這不就是一喪緊三年嗎?當然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以上僅代表農人所在的農村地區。

一婚窮十年

現在農村人結婚成本高,不過窮十年有些誇張了,用村裡人的話說,這個時代,好搞吃了,不像以前做工難賺錢,但極個別情況,結婚確實開支特別大,咱來看看普通人結個婚得要多少錢。

大頭應該是結婚的硬性條件:要車要房,起碼要有房子,還有就是彩禮錢,這三樣算起來,沒有幾十萬難拿下來,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這些錢可能是一家人長期以來的積蓄,從這個角度來說,窮十年都少了,有的人可能是一輩子的積蓄。

但農村很多人還是不要車不要房的,這又得花多少錢才能結婚呢?婚宴的正餐如果是去酒店辦就是一餐,如果在老家辦就是兩餐,按15桌來算,大概需要15*800(農村辦便宜但要兩餐)=12000,婚車、新娘妝、婚紗算起來估計要個1000,這就13000

不要房不要車的,彩禮肯定要過,我們這10萬以內,當然彩禮各地不同,在咱們廣西,過的彩禮大多都是給小兩口的,多少都是自己小孩的,所以估計很多人羨慕。

綜合來看,普通人結婚,準備個10萬,基本上就不成問題,當然一些特例並不代表大眾,就不算在裡面。10萬對於一個普通家庭,窮十年說不上,但未來幾年拮据的生活肯定是有的。

“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就是對目前農村幾樣花錢較多的大事的一個總結,很有道理。


農人解說


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看到這個題目,著實讓已經年過半百的人深有感觸,因為這個年紀的人,已經開始經歷老人的離世,開始操辦兒女的婚事。農村說法“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的確是用一句話說出了現在農村遇到這樣的大事,所要經受的經濟上的考驗。

先說一下“一喪三年緊”。家裡親人去世後,按照農村的習俗,從報喪發殯開始,到連續要燒的七個七,再到燒一年、二年和三年,每個要燒的祭日,都會花費一定的錢財。尤其是一些大的祭日,如一七、三七、五七、一年、三年,親戚朋友都會來參加祭奠,喪家則必須準備豐盛的飯菜來招待賓客,一桌少則三百五百,多則千八百的,再加上農村的親戚比較多,這三年下來,沒有個三萬兩萬的是辦不完的。再說農民每年收入能攢下的錢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家裡有人去世了,不僅僅要緊把三年,甚至是五年。這裡的三年只是個概數。


再來說一下“一婚窮十年”。在農村早就有“蓋棟房子拔層皮,張個媳婦窮十年”的說法。這裡給大家算一筆兒子結婚的帳單。從兒子認親到訂親,再到結婚,認親要把女方家的七大姑姑八大姨姨都要請到,坐席要花個三千五千的;訂親時除了請客,還要給訂親錢,一般是三萬六千八或六萬八千八,同時還得給女方買上許多東西,總共又得幾萬了;還沒有到結婚,平時過年過節,到嶽夫家還得花不少的錢;真到結婚時,請客、婚慶、車隊等,這一天恐怕也要花個十萬八萬的。有不少家庭還得給孩子在城裡買上樓房,又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你說農民要攢多少年才能夠兒子結婚的,恐怕不是窮十年的事,而是窮一輩子了吧。


新社會應該提倡新風尚,喪事、喜事都應該簡單化,這樣對家裡人、年輕人未來日子才沒有壓力,不能風光一時,緊巴一世。


山村梅花


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傍年靠節,農村的紅白喜事多了起來,有時候一個臘月能有半個多月的酒席。這不,在太陽底下“曬陽陽”的老爺子、老大媽們又聊起了這東家的閨女要出嫁、西鄰的兒子過幾天又要娶媳婦了,這喜事一樁樁地排著班呢。加上冬天氣候反常,忽冷忽熱的,張家的老爺子前天走了,李家的婆婆又快“燒週年”了等等,聊不完的話題。

靠牆跟蹲著抽菸的一直沒有開口的王大爺插了句話,這人一輩子就是操不完的心,這些一樁樁的事情也夠人受的呢。老古語有話“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吶,這老話說的一點不假。這句話中蘊含著什麼道理呢?

一喪三年緊,這緊巴的是子女

從過去,到現在,有一些地方的喪葬習俗形成了攀比之風,也難怪如今有很多人發出“<strong>死不起”的感嘆!

為什麼有死不起的說法呢?這人“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可事實卻不是這樣。特別是那些父母上了年紀去世的人家,在父母去世後,這三年之內,日子過得的的確確是“緊緊巴巴”的。究其原因,那就是農村喪葬時的攀比之風在作怪。

先說這父母一去世,就要考慮到骨灰盒選用哪種材料的。貴的和便宜的能差上好幾萬呢,買便宜的怕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笑話,買箇中等的也得個五六千。接下來就要考慮下葬以及燒七燒八的費用了,扎紙貨和擺酒席等這三年下來,不是個小數目。從頭七到七七,每一個週一個七,出去二四六外,這一三五七的農村都很注重。接下來百日、生日到一週年,一直到三週年。所以這三年的緊巴日子只有燒完三週年後,才算熬過去了。

所以,這一喪三年緊,說的是在父母去世後的三年裡,作為晚輩,免不了是要攢錢辦理後事,擺酒宴宴請賓朋,這三年手頭肯定緊巴。

一婚十年窮,這窮的是父母

<strong>如今,農村的彩禮各地標準不一,但農村娶媳婦難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勞累了一輩子的父母,通過耕種農田,種植莊稼將兒子辛辛苦苦供著上完大學,接下來就得操辦兒子的婚事。

本來供兒子上學,所剩積蓄就不算多,可如今彩禮的行情見漲,兜裡的錢就捉襟見肘了。到城裡買個樓房這是必須的,沒有樓房人家誰家姑娘肯嫁給咱兒子啊,如今就是這麼現實。一些通情達理的,可以先不買車,遇到那些較真的,不買還真不行。

掏光所有的積蓄,交上首付。付了彩禮錢,接下來就是籌辦婚禮。該請的司儀要花錢,這婚慶、婚紗攝影等一步步走下來,親戚朋友能借到的都借遍了。所以,給孩子娶上媳婦之後,剩下來的十年中,就只有“還債”了。有些辦理完孩子婚事的父母說“脫了一層皮”,也一點不為過。

好在如今一些農村出臺了一些列的村規民約,規定喪事從簡,才使得“一喪三年緊”的狀況有所改觀。但對於結婚彩禮這方面以及婚宴標準,出於各種情況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加上人們都要面子,總覺得自己辦酒席不能比別人家差,所以這攀比之風一直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有時候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兒。你對於農村的這種情況,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建行漸遠


其實這個就是跟社會風俗有直接的關係,裡面很明確的講述了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的事情都是會影響一個家庭的經濟和生活的,主要是因為辦理一些大事情其實都是需要大花銷的,在出門就要錢的年代裡面更是把這句話表達的淋漓盡致,辦大事要大量的金錢開銷,所以不管是喜事還是喪事,辦完後都會對生活有巨大的影響。

一喪三年緊,意思就是一個家庭出現成員死亡,會對這個家庭造成巨大的負擔,因為如果死的是壯年時期的人,那會給這個家庭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還有就是造成了勞動力上的損失,不管是哪一種都會對這個家庭造成巨大的影響和壓力,辦理喪事也是需要巨大的經濟開銷,而且農村的傳統文化裡面,喪事辦理完以後還有許多後面的細節的約束,最主要的就是辦理喪事都是大操大辦的,需要大量的開銷,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巨大的負擔。



一婚窮十年其實也不難理解,婚姻最主要的是兩方面的壓力,一種是婚禮操辦上面的壓力,一種是婚前高額彩禮上面的壓力,特別是彩禮是造成家庭婚姻的最主要的經濟負擔,很多家庭因為彩禮而舉債,大辦酒席的開銷有可能因為隨禮錢而減少開支,但是大操大辦的習慣也會給家庭開銷增加巨大的負擔,加上彩禮上面的開銷,足以讓絕大多數家庭負債累累。


對於這兩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對於婚姻和喪葬其實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一輩子因為自己大操大辦的機會其實並不多,這種行為並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千年以來留下來的傳統,但是隻是在我們這個時代變了味,在過去婚禮和喪葬的舉辦雖然會對家庭造成負擔,但是沒有現在的嚴重,現在可以說這種大操大辦已經成為巨大的負擔,特別是相互之間的攀比造成的這種現象。

當然其實對於婚姻和喪葬這種事情,當事人家庭其實在開銷上面是虧本的,基本上絕大多數辦理喪事和婚禮的家庭都會出現巨大開銷的事情,隨禮錢雖然會回來一些但是真正的開銷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會傷筋動骨,畢竟隨禮錢只是禮尚往來而已,而各種喪葬費和婚禮的開銷費其實是真真實實的花掉,對於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雖然開銷非常大但是這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中的人情世故都是這樣,無奈也沒有辦法,不辦還不行了,特別是現在的年代。


無法超越的足跡


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對我們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參加紅白喜事一定是最常見不過的事情了。記得小時候聽家裡人說過“寧可借人停喪,不可讓人成雙”,意思是說,一些人家庭經濟比較貧苦,很有可能辦喪事和喜事也辦不起來,所以就會借鄰居朋友家的房子來舉辦。當然,現在很多人經濟條件都已經好了很多了,依靠借錢辦紅白喜事的人已經著實不多了,這也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這句俗語的意思很簡單,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舉辦紅白喜事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的資金,如果是白事的話,那舉辦一次,很有可能家裡三年都經濟拮据,如果是喜事的話,那很有可能家裡會貧窮十年。這句俗語到現在看來依然非常的有道理,它用很淺顯的語言告訴了我們家庭經濟對一個家庭有多重要。

雖然人們的經濟情況已經好了很多了,但像紅白喜事這麼大的事,需要花費很多錢財,所以自然少不了要拮据一段時間了。喪事現在看來一切從簡,如果是火葬的話,更不用花多少錢了,但是喜事則同樣需要花費很多的錢財,尤其是在現代的社會中,男多女少,很多人都娶不起媳婦,導致了彩禮飆升,有些地方甚至要二十多萬,對於農村家庭來說,這無疑是天價,所以娶個媳婦,很多家庭可能十年時間都緩不過來。


“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這句俗語也是很有道理的,它客觀闡述了一些經濟貧困的家庭面對一些大額開銷的時候遇到的窘境,也告訴我們對於紅白喜事的一些不合理風俗要儘早改善,不然很有可能出現很多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