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防疫先鋒】友誼縣院:在平凡的工作中彰顯檢察本色

雙鴨山檢察在線 前天

如果說“流調”工作是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的“關口”,那麼“流調”人員就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偵察兵”。他們要對確診患者、疑似病例開展相關調查,詳細瞭解旅居史、接觸史等一系列生活軌跡,盡全力排查傳染源,尋找傳播途徑,判定和追蹤密切接觸者。這樣可以描繪一個清晰的傳播鏈,為判定密切接觸者、採取隔離措施等相關工作提供佐證依據。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友誼縣人民檢察院就有這樣一位“偵察兵”。

同事眼裡的“高材生”

今年34歲的範國成是一名書記員,在友誼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工作,日常輔助辦理受案、閱卷、提審、起訴、出庭,直到案卷的裝訂、歸檔和登記等多個刑事檢察環節業務。

2015的夏天,作為應屆畢業生的他,以一名黑龍江大學民商法碩士研究生的身份,通過全省公務員公開招錄考試,離開家鄉哈爾濱來到友誼工作,至今4年多了。由於平時喜歡看書,始終保持上學時的學習習慣,被單位同事暱稱“高材生”,屬於名副其實的學霸,也是全單位唯一的統招畢業法學專業的研究生。

面對疫情主動請戰

【防疫先鋒】友誼縣院:在平凡的工作中彰顯檢察本色

在疫情之初,範國成並沒有回家過年,而是在友誼關注疫情變化。隨著疫情形勢的嚴峻,得知上級部門需要抽調人員配合防控工作,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範國成毫不猶豫,第一時間主動請戰,要求加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中,並樂觀的笑稱:“我在友誼沒有親屬,平時接觸的人少,比其他同事更適合這份工作。”

2月3日,範國成正式接到了上級通知,加入“流調”工作,並連夜接受相關培訓至凌晨3點,回家簡單的洗漱後,不到8點就來到單位等待下一步工作安排。

連續21天的“平凡”工作

【防疫先鋒】友誼縣院:在平凡的工作中彰顯檢察本色

確定確診患者後,如何完整挖出所有的“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是範國成每天工作的重中之重,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一份既燒腦又口乾舌燥的工作。”

每天要調查的人員信息紛雜,需要藉助他近幾年在檢察機關工作積累的經驗,耐得住性子,對現有信息抽絲剝繭、層層推導出所有相關人員的完整軌跡,為全縣流調工作提供幫助。

每日重複的與被調查人進行詢問,有時同樣的話一天要說上幾十遍。為了減輕被調查人的焦慮和恐懼,取得對方的信任與配合,對這樣的情況,範國成每次耐心勸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想盡一切辦法爭取第一時間得到完整的信息,盡最大努力取得對方理解,並準確回憶各類信息,獲取精準的軌跡信息和接觸信息,為全縣疫情研判提供有力的支撐。偶爾有調查對象不配合的情況,範國成則進一步增加工作量了解更多信息,多方證實信息的真偽,逐步排除無用信息。

【防疫先鋒】友誼縣院:在平凡的工作中彰顯檢察本色

自2月4號開始,範國成配合所在的流調小組參與調查確診患者、疑似人員12人,流調相關接觸者148人。一天最多流調29人軌跡信息,工作強度可想而知。有時剛剛完成一份流調報告,還沒有緩過神來,又有1個新的密切接觸者分給他流調,這種情況早已成為他工作的常態。

防疫辦案兩不誤

【防疫先鋒】友誼縣院:在平凡的工作中彰顯檢察本色

面對疫情帶來的假期調整、人員管控等情況,為了切實保障訴訟工作順利進行,範國成利用吃飯等僅有的時間,提前和公安機關約定好工作安排,回到單位輔助檢察官閱卷23本,對2起刑事案件整理出相關信息並形成書面材料,保證了案件的正常流轉。

平凡中彰顯本色

疫情之中,範國成的平凡工作更彰顯檢察人員本色。全身心投入流調工作,同時不忘履行檢察職責,用實際行動出色完成各項工作,與全縣人民同心戰“疫”,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