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唐太宗為什麼要耗費大量的人財物力去遠征高麗?

鵬友程


引言

此處的高麗指得是公元前一世紀到七世紀的位於遼東地區的地方政權高句麗,大概在5世紀後期,其改稱為高麗。為了區別王建建立的高麗,史學界一般仍稱其為高句麗。

高句麗立國於西漢元帝時期。東漢時期,高句麗主要位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一帶。雖“地方二千里”,但仍臣服於中原王朝。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趁中原混亂之際,先後取得了朝鮮半島北部,遼水以東大片地區的控制權。到了隋朝時期,其疆域已是“東西二千里,南北千餘里”。隋煬帝因高句麗不遵籓禮,曾三次東征高麗,但皆以失敗告終。到了唐朝初年,高句麗已是一個“東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的大國了。

太宗遠征高句麗的根本原因——解決領土爭端問題

自魏晉南北朝以來,高句麗趁中原各政權忙於征戰,趁機佔領了遼東地區大部分區域,但由於當時中原各政權忙於內部的紛爭,就對高句麗採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高句麗為了保證自己的既得利益,主要實行了三項舉措:

其一,接受封賜,納貢稱臣。

如:據《隋書》記載,高句麗王高元在向隋文帝上表時,稱自己為“遼東糞土臣元”。

其二,積極支持南方各政權,以達到牽制北方政權對遼東用兵的目的。

如:據《南史》記載,元嘉十六年,劉宋文帝打算征伐北魏,高句麗高璉曾獻馬八百匹。大明二年,又進獻了弓矢。

其三,聯合北方各族對抗中原王朝對遼東的征伐。

如:據《魏書》記載,延興二年,百濟國王夫餘慶曾遣使上表北魏朝廷:“高麗不義......或北約蠕蠕,共相唇齒,謀陵王略。”

但遼東之地自古便是中國之領土,周時為箕子之國,漢時設有玄菟郡等郡,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因中原王朝無暇東顧,才使得高句麗佔據了遼東大部。而隋唐皆為統一王朝,完全可以抽出手來去處理遼東問題。據《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曾直接對群臣說:“高麗本四郡地耳”。此處的四郡指的是西漢時設置的臨屯、樂浪、玄菟、真番四郡。由此可見,在李世民心中,高句麗所處之地本就是中國之領土。因而說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的根本原因便是為了解決領土爭端問題以維護國家的統一。

太宗遠征高句麗的直接原因——與高句麗關係的惡化

高句麗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到隋唐時期儼然已是遼東地區實力最強的地方政權,乃至已初步具備了同中原王朝抗衡的實力,煬帝東征失敗就是最好的佐證。

大唐王朝建立之初,高句麗王高建武對唐朝採取親善政策,曾兩度朝貢於唐王朝,唐高祖李淵也因此冊封其為高麗王,鑑於高句麗的親唐策略,唐高兩國保持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友好關係。貞觀十六年,高句麗內部發生宮廷之變,親唐的高建武為權臣泉蓋蘇文所殺,立高藏為王,並獨掌朝政,成為高句麗的實際決策者。泉蓋蘇文自持“國力強盛”,一改以往對外政策,雖表面沒有同唐王朝撕破臉面,但實際已有背唐跡象。

貞觀十七年,因不敵高句麗、百濟,新羅遣使上表求救,當時百濟已經攻佔了新羅四十餘座城池,並且還和高句麗一起聯合阻斷了新羅的朝貢之路。唐太宗聞言大怒,下詔斥責二國,並警告若不對新羅禁止軍事行動,必將“發兵擊爾國”。聞詔後的泉蓋蘇文態度甚是傲慢,告訴唐使者,如果新羅不歸還隋末侵犯高句麗的土地,“恐兵未能已”,仍然繼續同新羅作戰。除此之外,泉蓋蘇文為防唐王朝對其用兵,提前做足了準備:

一、遣使入漠北,以利誘使薛延陀汗國背唐,藉以牽制大唐的軍事力量。

二、加固橫亙於大唐與高句麗之間的“長城”。

三、集結兵力,構築軍事據點,並且加強重要城池的防禦力量。

大有抗衡大唐之勢,至此高句麗也與大唐徹底撕破了臉。鑑於高句麗的不聽警告,貞觀十八年,太宗決定遠征高句麗。

結語

遼東地區作為中國固有領土,文治武功的唐太宗自然是想要早日收歸大唐,但唐初,高句麗對大唐採取的是親善政策,無以用兵,而泉蓋蘇文的背唐,恰好為唐太宗出兵遼東提供了口實,由而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去攻打高句麗了。


混沌聊史


唐太宗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人,唐太宗耗費大量的人力丶財力丶物力去遠征高麗,是在為後世子孫掃清障礙、消除後患。

當時,高麗的實力在塞外首屈一指,若假以時日,高麗將來必定一統塞外,進而會揮師中原。

當年,隋煬帝看出了高麗的實力,因而多次征伐高麗,結果隋朝每次都鎩羽而歸。

唐朝初立之時,根基不穩,國力不足,因此魏徵老夫子千方百計,阻止大唐征伐高麗。當魏徵老夫子逝世後,唐太宗傾力伐高麗,以大唐之威勢,唐朝也僅是險勝高麗而已。自此以後的二百多年,大唐再沒遇上來自北方的挑戰者了。

關於征伐北方,華夏史上有很多案例:

1,漢武帝伐匈奴,為中原換來了兩百多年的安定環境。

2,唐朝伐突厥丶伐高麗,為大唐免除了兩百年邊患。

3,明成祖朱棣及其子孫,多次北伐,大大打擊了蒙古各部。由於蒙古汗國的實力被嚴重削弱,致使蒙古分裂,從而徹底消除了蒙古人南下的能力,導致蒙古諸部從此衰落。

縱觀歷史,就可以發現,有作為的君主,總是居安思危。沒有作為的君主,總是自我陶醉、安於現狀,儘管有些君主,無為而治的效果還不錯,但是這顯然也是一種“功在當代,債留子孫。”的做法。這或許就是大治之後,必定大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鬼影147951010


唐太宗為什麼要耗費大量的人財物力去遠征高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麗,發現高麗收留了很多隋朝的兵將。這個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已經萌生了征討高句麗的想法。

二、高麗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新羅一直臣服於大唐。說白了,新羅就是大唐的小弟,俗話說:打狗也要看主人,高麗攻打新羅,擺明了就是不給大唐的面子!然後李世民派玄奘前去調停,結果卻遭到高麗的拒絕。如果高麗攻打新羅,大唐這大哥不出面幫忙,以後就沒有人敢做大唐的小弟了。

三、高麗如果佔領了新羅,就基本控制了整個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那時實力強大了,向外擴張,一定會向唐朝發起挑戰。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的範圍內,絕不允許有這樣的勢力出現。

在出徵高麗前,唐太宗李世民對左右說:“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好一個“不遺後世憂也”!太宗這句話勘稱經典,道出了征伐高句麗最根本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權威,不惜御駕親征,雖未獲得重大勝利,未動搖高句麗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高句麗王朝的迅速強盛,也加速了高句麗王朝的沒落。並且在征討過程中,李世民沒有采取血腥的屠殺、滅亡政策,仍是用恩威並重的方式,並鞏固已得勢力,為下一步唐高宗徹底擊潰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大江侃歷史


唐太宗徵高句麗的背景和原因

高句麗是公元前37一668年建立在我國東北的以高句麗族(融合了穢貊、夫餘、高夷甚至炎帝部落)包括漢族、鮮卑、靺鞨、百濟、新羅等民族的地方少數民族政權,歷史上三遷其都,公元427年長壽王遷都於平壤,其民族文化開始納入朝鮮半島,高句麗建國之後多次與內地中央政權發生戰爭,討伐周邊小國,相當長時期也臣服於中央王朝納貢朝進。

公元589年隋文帝終於統一中國,與高句麗直接接壤,句麗驚,於是一方面增兵蓄糧、積極備戰;另一方面與突厥結盟對坑隋。同時,百濟與倭交替攻擊新羅,無奈之下新羅與隋結盟。

598年,高句麗挑起戰事,聯合靺鞨部攻打遼西。隋文帝大怒,從陸、水路發兵30萬征討,因洪水、暴風而折,為此高句麗嬰陽王(590一617年)遣使謝罪。612年隋煬帝以高句麗勾結突厥為名,親領百萬大軍徵高句麗水陸並進,由於配合失誤及後勤保障問題,還有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的善戰和應對得當,終隋軍大敗,死傷無數。隨後,煬帝又二次遠征均以失敗告終。二國暫且無事,高句麗雖然獲勝,但為了羞辱中原王朝把殺死的隋朝軍人屍體幾千個幾千個沿著隋軍進軍路線上推成丘狀,號曰"京觀",同時大肆表彰武將乙支文德來昭顯不可戰勝(每年的韓美軍事演習就有個××年乙支登陸演習,現在還在炫耀。)

618年隋亡唐立,高句麗嬰陽王去世,榮留王即位,他反對乙支等武臣的北進南守政策,採取與唐友好、與新羅、百濟對抗的國略。遣使入唐朝貢,與唐和親,遣返了萬名隋時中原戰俘;雙方關係較為和善。但這一政策遭到權臣蓋蘇文等人的反對,他們看來高句麗的大患是唐而非新羅和百濟,要求乘南部未有威脅,且唐初統一戰爭未結、民力未復之時,即刻對唐發起攻擊。642年,蓋蘇文發動政變殺死榮留王和對立派大臣,把榮留王弟寶藏立為王(642一668年)。蓋蘇文自立為莫離支(相當宰相之位),獨斷朝政,與百濟義慈王(641一663)結盟共同抗唐對抗新羅。以上是唐太宗徵高句麗的前因

那麼具體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1.收復遼東故土,使天下大定。

唐武德貞觀年間,天下一統,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成為東亞乃至世界上有影響的帝國。東北契丹、奚、靺鞨諸部已歸唐,本來高句麗榮留王吸取過去教訓,主動向唐稱臣,歲歲朝貢,使驛不絕。蓋蘇文殺王立新獨專國政,截斷新羅入唐交通,撓亂了朝鮮半島的穩定。

2.討蓋蘇文弒逆之罪

蓋蘇文殺了榮留王,立寶藏王,自任莫離支,專擅國政,虐待百姓,國人怨恨。643年寶藏曾派人入唐朝貢,唐太宗對大臣說:“蓋蘇文弒其君,而專國政,誠不可忍"!

3.救新羅,穩定半島形勢

貞觀初年,新羅、百濟使臣入唐,告高句麗閉塞交通,阻止他們入唐,又屢相侵掠。太宗朱於奢持節去高句麗調節,沒幾年高句麗又侵撓新羅。蓋蘇文專權後,加緊侵奪新羅,百濟也乘機合流。

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秋九月,新羅使入唐長安城向太宗告之:“高麗、百濟,侵凌臣國,累遭攻襲數十城。…願乞偏師,以存救援"。

(圖為高句麗王城,位於今天吉林省集安市)

以上就是唐太宗出征高句麗的三個主要原因,從公元644年,646年和648年唐太宗三徵高句麗,使其疆域從遼東退回至鴨綠江以南大同江以北,人口從150多萬,縮減至不足百萬,士兵不足糧食空虛,若不是太宗染疾,648年高句麗就已滅國。也不會延續到公元667年李勣、薛仁貴包圍平壤城,668年破城俘王(寶藏王)抓泉男建(蓋蘇文已死,此為其子)傳承600多年的高句麗遂亡,唐王朝遷其王於長安,只保留部分高句麗人留在當地,絕大部遷往中國東北,一少部分移民中原河洛民間與當地百姓雜居,也融合進了我華夏民族!


閒情小樣


在唐朝,當時朝鮮地區的主要政權是高句麗(其疆域主要在今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北部),是中國的地方割據政權(唐朝名將高仙芝就是朝鮮半島人),而且朝鮮半島上最初的政權是由商朝後裔在周朝初期建立的,而韓國一帶最初的政權是由中國湖北人(秦滅六國時敗逃的楚國人)在秦朝初期建立的,它們都源於中原文明,都和中國有關。

“箕子朝鮮”自周朝初期成立時就是屬於中國的地方政權,臣服於中國曆朝歷代的中央政權,到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擴張成為割據政權——高句麗,歸遼東侯公孫度管轄。朝鮮地區從此開始不服中央政權(高句麗在早期和中期的王城就在今天中國的吉林省集安市,中國將高句麗王城成功申遺,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隋朝時,高句麗仍然是不服中央政權的地方割據政權,隋文帝楊堅在彌留之際,對繼承人楊廣說:“為了江山穩固,一定要拿下高句麗,為子孫後代解決這個心腹大患。”楊廣立誓:“縱使國破也要踏平高句麗!”但可惜的是,楊廣三次征討高句麗也沒將其拿下,而且這還成了導致隋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唐朝唐太宗時,高句麗依舊不服中央政權,於是唐太宗李世民依薛仁貴的“瞞天過海”之計,東征高句麗。當時,能征善戰的唐朝開國將領幾乎全死了,沒死的也都老了,不能再出徵了,而年輕有為的將領首推薛仁貴。

瞞天過海: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薛仁貴隨駕前往。當時正值秋季,海上風浪很大。唐太宗心中不寧,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東征高句麗的大軍正乘風破浪,忽然,一條巨龍從海中躍出,噴出一股霧氣,將自己吹入大海之中。”雖然這只是個夢,但是唐太宗已經被嚇住了,他認為此夢是個凶兆,因此不打算髮兵攻打高句麗了。薛仁貴深知兵貴神速,生怕高句麗聞訊,早作準備,以致唐朝難以取得戰爭的勝利。為了消除太宗的顧慮,薛仁貴下令,將方圓數十里的造船工匠都請來,讓他們建造了一艘與宮殿一般無二的巨船,並派人連夜趕到長安,將宮中的歌女太監都接到巨船之中。一天夜晚,海面上大霧瀰漫,薛仁貴騙唐太宗說應起駕回京,唐太宗於是登上了特製的大船。船上的歌女太監紛紛前來見駕,太宗感覺彷彿回到了皇宮之中。薛仁貴陪同太宗飲酒作樂,一直喝到深夜。天亮後,太宗還酣睡在龍榻之上。薛仁貴叫醒了唐太宗,請皇上起駕上岸。原來,他們已經不知不覺過了大海。唐太宗李世民讚賞薛仁貴的良苦用心,並沒有因為他犯了“欺君之罪”而責罰他。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唐名將薛仁貴帶領唐朝軍隊終於平定了高句麗,但這裡的人反覆無常,此時看似歸順了,但後來又叛亂了。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再次平定高句麗後,在平壤(現在朝鮮的首都)設立了“安東都護府”,負責管轄高句麗。從此以後,中國一直是朝鮮的“監護人”,如果它不聽監護人的教育,那就只好讓別人來教育了。

 





請看創造宇宙說明書


儘管高麗已經向新成立的唐朝朝貢,但實際上還是對唐朝持有敵視的態度,唐太宗之所以要耗費大量的人財物力去遠征高麗,無非是要保住大唐的江山


高麗和古代中國的關係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好

其實在隋煬帝的時候,高麗的發展就已經很強大了,軍事力量不容小視,而且這個國家的統治者也是很有野心,倘若不採取相關的行動,恐怕會影響到當時中國東北地區


其實在隋煬帝時期的時候,隋煬帝就有出征過,楊廣帶兵去打了三次,結果三次都輸了,而且正是因為三次的出征,讓兩國的關係更是緊張


這層關係為什麼會被打破

到了唐朝的時候,儘管高麗向唐朝朝貢了,但它依舊在背後搞小動作


當時在朝鮮半島,還有百濟和新羅這兩個國家和高句麗一塊,高當時就慫恿百濟打新羅,新羅是唐朝的藩屬國,後來新羅被高和百濟欺負的不得了了,於是便向唐求助


唐收到求助信息後便派人去警告高了,說你要是再搞小動作,我大唐就要出兵了

唐太宗派兵出征

雖然唐已經找人警告過高了,但是高卻不聽勸,高不聽勸的消息被唐太宗知道後,很是生氣,於是在644年的時候,派了六萬大軍,找了胡人的僱傭軍,出征高麗


唐太宗這次真生氣了,高也沒想到唐居然會派這麼多人過來搞自己,先是遼東城陷落,後來到白巖城的時候高不戰而降,最後唐又衝到安市,誰知道高延壽跑來跪拜求饒,不過安市的城主楊萬春不斷抵抗,唐有點受挫了,後來因為糧食不足夠,天氣寒冷,唐的士兵有點適應不了寒冷,唐想來想去,為了避免像前朝攻打高失敗,就停止了這次的遠征

後來雖然停止了遠征,但是唐還是時不時地派兵去騷擾高,打持久戰,後來一直到唐高宗的時候,直接將高給滅了,完成了唐太宗沒有完成的大業


木瓜想講歷史


因為高麗是唐朝初期的一個極不穩定因素,為什麼這麼說呢?

唐朝成立初期,朝鮮半島有三國,百濟、新羅和高句麗,他們都是唐朝的附屬國,但唐朝中央政府和新羅的關係較好。這三國就像中國的三國時期,之間關係也並不和睦。

唐朝遠征高麗的直接原因是為了援助被高句麗和百濟圍困的新羅。初期,唐朝對這三國都採取和平政策,643年,新羅使臣入唐,請求唐朝出兵援助新羅,說百濟出兵攻下新羅四十餘城,並與高句麗聯合意圖阻斷新羅入唐之路,於是唐太宗遣使令高句麗和百濟停止對新羅的軍事行動。否則將出兵攻打他們。

但高句麗不但沒聽唐政府的話,與百濟合兵進攻新羅,還派使往漠北離間薛延陀汗國與唐的關係,於是唐朝決定出兵攻打高麗。

這就是唐遠征高麗的直接原因,那唐朝為何不惜跋山涉水跨也要徵高麗呢?根本原因是高麗此國實在是一大隱患,在中原強盛之時俯首稱臣,一旦中原不穩定便蠢蠢欲動,這也是唐之前隋煬帝不惜勞民傷財也要征服此地的原因,唐徵高麗的根源就是為了邊疆的安寧和統治的穩定。


長河漸落


征服高麗是唐太宗一直的心願,後來卻也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隋唐之際的高麗

隋唐之際,朝鮮半島處於三國鼎立的局面,高麗、百濟和新羅三國並存。三國之中以高麗勢力最為強大,三國矛盾重重,戰爭不斷。

朝鮮半島自漢朝起便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不斷向中原王朝納貢,接受冊封。在隋朝時期,高麗王朝處於鼎盛階段,疆域包括了今天的遼寧東部、吉林南部和朝鮮半島中北部。高麗不斷挑戰隋朝的宗主國地位,驅逐靺鞨、契丹,入侵遼西,南征百濟、新羅。

高麗的擴張政策引起了隋朝的強烈不滿,隋朝先後發動四次遠征以求懲戒征服高麗。結果,隋文帝和隋煬帝四次遠征都未能征服高麗,反而是損兵折將。隋朝國力耗盡,民怨沸騰,終致各地民變四起,最終葬送了隋王朝。

唐朝建立後,高麗與大唐曾有過短暫的蜜月期,雙方互換戰俘,高麗奉唐朝為正朔,接受唐朝冊封。但是好久不長,高麗就從陸路阻撓百濟和新羅的朝貢,還派兵入侵兩國。

唐太宗對高麗的政策

唐太宗即位之初,大唐久經戰亂百業待興,而且還直接面臨著北方突厥人的威脅。唐太宗對內實行休養生息,對外則是專心經略漠北和西域,暫時無暇顧及朝鮮半島。李世民只得採取外交手段對半島三國進行調解,高麗表面上做出謝罪與和解的姿態,暗地裡卻不斷厲兵秣馬、積極備戰。

但是唐太宗一直關注著東北地區高麗的情況,曾對朝臣說過:高麗本是漢朝四郡之地,只是後來國家不武,以致淪為異域。倘若我們發精兵數萬進攻遼東,高麗必以傾國之兵相救,到時候再派一支海軍從東萊直趨平壤,海陸夾擊,要攻取高麗並非難事。只是如今中原地區仍然凋敝,我不忍心發動戰爭,讓百姓受苦。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朝鮮半島局勢發生突變。先是高麗國內爆發政變,權臣淵蓋蘇文殺了國王高建武,擁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繼位,成了高麗王國的實際統治者。而後百濟與高麗結盟,向新羅大舉入侵。新羅被侵佔四十多座城池,危在旦夕,緊急向唐朝求救。

太宗親征高麗

貞觀十八年,李世民任命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戰船五百艘、海軍四萬三千人,從萊州(今山東萊州市)軍港起航,橫渡渤海,直趨遼東半島;任命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道宗為副大總管,率領步兵、騎兵共計六萬人,從陸路進擊遼東。

李世民對臣屬說到:“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耳!”

此次遠征大唐軍隊橫掃高麗軍隊,但是最終卻止步於安市城久攻不克,鑑於戰爭曠日持久、耗費巨大,太宗最終下達了撤兵的命令,未能達到一戰征服高麗的目的。

唐太宗再徵高麗的遺憾

太宗回國之後對高麗戰事進行了反思,認識到必須重視海軍的作用。海軍不僅可以減輕從陸路運輸糧草的壓力,還可以從腹地登陸配合陸軍的軍事行動。

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李世民下詔,命宋州刺史王波利等,在江南十二州建造大船數百艘,用以遠征高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上(李世民)以高麗困弊,議以明年發三十萬眾,一舉滅之。”

令人遺憾的是,在遠征萬事俱備之時,公元649年,唐太宗猝然駕崩。唐太宗雖未能實現他征服高麗的願望,但是他所做的準備為高宗徹底征服高麗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唐太宗遠征高麗既是要一雪隋朝四次遠征的恥辱,更是要恢復中原王朝對遼東地區的統治,確保大唐的宗主國地位。雖耗費巨大,卻也保證了東北地區邊境的長治久安。


時光山人


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更正一下提問中的一個誤區。唐太宗遠征的是高句(gōu)麗(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不是高麗(lí)(公元918年-公元1392年)。

那麼唐太宗為什麼要遠征高句麗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高句麗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高句麗極盛時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已跨過大同江,直抵漢江北岸;西部到達遼河流域(今遼陽-鐵嶺一線);北部到輝發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地理上通過一條狹窄的遼西走廊和中原聯通,周圍山河四塞,進可攻退可守,能自成氣候,具備逐鹿中原的潛力。

如果不滅掉高句麗,等它逐漸發展起來了,尤其是向西進入大興安嶺一代接觸遊牧民族獲得馬匹,變成農耕遊牧帝國,就可以與我們爭霸了。比如後來的契丹、女真、滿清,都是以東北為根據地,打的中原王朝抬不起頭,有的還入主中原。

因此,自古以來,不單隋唐。漢、魏、隋、唐、明、清、民國一直到現在,只要那塊地方有敵對中原政權的勢力,或者說有存在敵對中原政權的可能,就必定要滅掉那裡的政權。



貞觀十七年(643年),新羅(公元前57年~935年,朝鮮半島歷史上的國家之一)遣使入唐,說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拒絕,唐太宗於是決定發兵遠征高句麗。

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出兵開始遠征高句麗。

這一仗一打就是24年,一直到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朝才徹底蕩平高句麗,高句麗滅亡!

總結:唐太宗之所以遠征高句麗,是因為高句麗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有不足之處,歡迎指正,謝謝!


歷史囧話


高句麗,後漢書《後漢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漢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5世紀後期,高句麗改稱“高麗”,其君主也被中原王朝皇帝冊封為“高麗王”,但後來出現的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延續。(以下皆稱高句麗)

貞觀十九年(645年)開始,唐太宗親率大軍進攻高句麗,拔城遷民,殺傷甚眾,直到當地變冷、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糧食將盡才班師回朝。在這之後,唐太宗聽從朝臣建議,對高麗進行騷擾性攻擊,耽誤彼國農事,取得不俗戰果,嚴重削弱高麗國力。

唐太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遠征高麗,我認為原因如下:

中原故地

隋煬帝時,黃門侍郎裴矩上奏隋煬帝說:“高句麗之地以前是周朝分封給箕子的封地孤竹國,漢代分設有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郡,晉朝也統治著遼東。”箕子是商國貴族,帶領部分族人遷至半島北部,建立箕子朝鮮。箕子朝鮮被衛滿朝鮮所滅,而衛滿朝鮮建立者是燕國將領衛滿。漢朝滅亡衛滿朝鮮,設立四郡,樂浪郡的郡治所在就是後來高句麗的國都平壤,又名長安城。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戰,襲佔遼東西安平,截斷朝鮮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後在永嘉七年(313年)侵入樂浪郡,建興二年(314年)南侵帶方郡,最終於404年全部佔領玄菟、樂浪,將遼東大部分土地納入高句麗版圖。

反覆無常

隋初,高句麗就多次小規模襲擊隋朝邊境,隋文帝對此很不滿,並致書斥責高句麗王高湯,高湯只是表面上臣服。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王率領萬餘靺鞨騎兵進犯隋朝遼西地區,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隋文帝派三十萬大軍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陸路糧草不濟、士卒多病,水路遭遇大風,又逢高句麗王高元迫於隋軍壓力,遣使謝罪,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罷兵。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高句麗王揹著隋,暗中與突厥往來,試圖與突厥聯盟。隋煬帝察覺到此事,並沒有予以制裁,只是給以警告,讓高句麗盡臣禮,按時朝覲,高句麗王不從,“籓禮頗闕,帝將討之”。從大業八年(612年)到大業十年(614年),隋煬帝以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為由,三次親征高句麗。第一次親征,因為隋煬帝過多幹涉軍令,壓抑將領才能的發揮,隋軍損失慘重,遭遇慘敗。第二次親征,楊玄感趁隋煬帝率軍圍攻遼東城發動叛亂,隋煬帝被迫退兵平叛。大業十年(614年),隋煬帝發動第三次戰爭,高句麗王,高元害怕,遣使送回隋叛將斛斯政請降,隋煬帝撤軍。但是高句麗王高元不遵從隋煬帝的命令朝覲,也不放回俘獲的隋朝軍民,唐初出使高句麗時看到很多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唐朝初年,高句麗與唐朝保持了20餘年的和平友好關係,多次向唐朝進貢。但是,貞觀十六年(643年),高句麗與百濟聯兵進攻新羅,阻斷新羅朝貢唐朝的通道,還遣使前往漠北,唆使薛延陀汗國入侵唐朝。次年,唐太宗遣使命令高句麗退兵,否則就發兵攻打高句麗。高句麗不從。

高句麗地跨鴨綠江兩岸,又佔有遼東,經過不斷地學習中原文化以及集權化改革,儼然成為中原王朝東北方向的霸主,對中原王朝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唐太宗深謀遠慮,清楚高句麗是一顆定時炸彈,對其尤為重視,要將隱患扼殺在萌芽之中。“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其他次要原因,用唐太宗的話說就是:“遼東本中原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今朕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