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期間,暫時“失業”的我們,要繼續繳納社保嗎?

現在的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工資以外的東西。幾乎所有的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一併關注一下企業的福利狀況,尤其是有關社保的方面。的確社保的存在,改變了很多。而在經過一次次的真實對比後,人們對於社保的“依賴”程度也是越來越高了。

但是,似乎很多人也因此有了一個誤區。社保,都是工作者們的專屬特權。沒有工作的那類人,是沒有資格的。那麼,如果我們真的沒有工作了,到底需不需要繳納社保呢?首先,我們要明白即便我們真的沒有工作了,也是需要繳納社會保險的。因為現在我們的社保系統已經比較的完善了,即便是沒有工作的那類人,也是可以正常參保的。並且,也會按照我們的繳費年限,來進行一樣的累計計算。所以,就算是我們沒有工作,也是應該進行社保的繳納的。

疫情期間,暫時“失業”的我們,要繼續繳納社保嗎?

要知道,我國目前關於社保,有一條規定,就是需要滿足15年的繳費年限。如果你曾經已經繳納過保險,並且沒有滿足繳滿15年的要求,是可以繼續繳納的。那麼肯定有人會問,我只是暫時的失業一段時間,並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存在一些經濟上的壓力,可以暫停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的,如果出現了短暫的經濟緊張,你完全可以暫停。因為按照相關的規定與要求,我們是累計繳滿15年即可。即便你因為經濟緊張的原因,暫停了當下社保的繳納,也並不代表你以後不能夠繼續了。

疫情期間,暫時“失業”的我們,要繼續繳納社保嗎?

其實簡而言之,這種暫停的行為,就只是中間中斷了一段時間而已。等到二次就業,或者經濟好轉以後,繼續繳納是完全可以的。而現在這樣的一個工作環境,繼續參保已經不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了。

而就算是不打算找工作,或者找不到新工作的,也不用擔心。因為我國還可以讓大家,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進行自己的社保相關事宜的繳納。

而且,有一點很值得強調。就是如果真的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實現再就業的,一定要將自己的社保關係,轉移成為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繼續參保。只有這麼做,才可以保證自己累計繳費年限的有效累計計算。

疫情期間,暫時“失業”的我們,要繼續繳納社保嗎?

只有這樣,等到我們再次就業的時候,也可以繼續將自己的社保關係,由當下的靈活就業的形式轉移到新的工作單位來,正常參保。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樣做的累計繳費年限依然是可以進行累計計算的。這樣做,可以形成一個連續的繳費年限。對於我們繳費者而言,絕對是一件好事情。為我們日後退休領取養老金等相關事宜,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綜上而言,即便是暫時的失業了,也不要輕易“斷絕”自己的社保。就目前而言,沒有哪一項福利,更加適合我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